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4025发布日期:2019-02-12 23:0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2020年化工企业必须达到超低排放标准:nox≤50nmg/m3、so2≤35nmg/m3、粉尘≤10nmg/m3,为此部分公司采用氨法脱硫的方式进行烟气脱硫,虽然通过增加氨水及脱硫液循环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但由于氨水增加导致逃逸氨含量增加,并产生气溶胶,导致烟气拖尾较严重,粉尘在几台除尘器布袋更换后,由于烟气洗涤效果不好,且除雾效率低,导致烟气带液严重,经常存在“烟气下白雨”的现象,从而形成了很大的环保风险。另外在环保比对监测中,因为采用滤筒取样称重方法,经常测得烟气排放数据粉尘含量达到100mg/nm3左右,对烟气达标排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同时,现有的烟气脱硫产物硫酸铵溶液的处置方法为:送入氨碱蒸吸工段,在蒸吸预灰桶内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和硫酸钙,气氨经精制盐水吸收后变成氨盐水,然后送联碱系统制碱,硫酸钙送水采工段压滤注井。但由于为彻底消除“碱渣无法处理”的环保隐患,需要将“盐碱氨肥钙”装置停运,“盐碱氨肥钙”装置停运后,硫酸铵溶液将无法处理,热电锅炉烟气脱硫因此无法正常运行。且现有技术中,脱硫塔检修时,需停运对应锅炉,对生产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脱硫后烟气排放指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重要污染物均满足排放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自下而上分为浓缩分段、吸收分段和洗涤净化分段,所述洗涤净化分段设有补水装置,新鲜水补入所述洗涤净化分段后,由浓度低的分段向浓度高的分段补,形成梯级循环和梯级补水,所述吸收分段设有3~4层喷淋层,所述吸收分段下部设有两个喷淋循环泵,所述喷淋循环泵的进口设有加氨点。

优选地,所述脱硫塔塔底设有防积料装置,所述防积料装置为塔底扰动泵、空气扰动装置或机械搅拌装置,防止积料。

优选地,所述脱硫塔各分段的积液盘均设有定期冲洗装置,防止所述积液盘堵塞增加所述脱硫塔的阻力。

优选地,所述脱硫塔各分段的出口均设有除雾器和冲洗装置,防止浆液互串。

优选地,所述吸收分段下部1~2层喷淋层从设在所述吸收分段的氧化槽上部取出,所述吸收分段上部1~2层喷淋层从所述氧化槽底部取出。

优选地,所述洗涤净化分段包括两段净化洗涤装置,两段所述净化洗涤装置之间梯级循环补水。

优选地,所述喷淋循环泵的进口设有滤网,防止杂物堵塞喷头。

优选地,烟气流速为2.5m/s至3m/s,液气比≮6l/m3,提高脱硫效果和效率,且增加了年运行时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在脱硫塔内形成梯级循环和梯级补水,使脱硫后烟气排放指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重要污染物均满足排放指标,且减少了积料,更好地处理了硫酸铵溶液,另外系统年运行时间长,减少了检修停运时间,减少了对生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浓缩分段1、吸收分段2、洗涤净化分段3、补水装置4、喷淋层5、喷淋循环泵6、防积料装置7、氧化槽8、净化洗涤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硫塔自下而上分为浓缩分段1、吸收分段2和洗涤净化分段3,洗涤净化分段3设有补水装置4,新鲜水补入洗涤净化分段3后,由浓度低的分段向浓度高的分段补,形成梯级循环和梯级补水,吸收分段2设有四层喷淋层5,吸收分段2下部设有两个喷淋循环泵6,喷淋循环泵6的进口设有加氨点。

另外,脱硫塔塔底设有防积料装置7,防积料装置7为塔底扰动泵、空气扰动装置或机械搅拌装置,防止积料,脱硫塔各分段的积液盘均设有定期冲洗装置,防止积液盘堵塞增加脱硫塔的阻力,脱硫塔各分段的出口均设有除雾器和冲洗装置,防止浆液互串。

本实施例中,吸收分段2下部两层喷淋层5从设在吸收分段2的氧化槽上部取出,吸收分段2上部两层喷淋层5从氧化槽底部取出,洗涤净化分段3包括两段净化洗涤装置8,两段净化洗涤装置8之间梯级循环补水,喷淋循环泵6的进口设有滤网,防止杂物堵塞喷头。

本实施例在运行时,烟气流速为2.5m/s至3m/s,液气比≮6l/m3,提高脱硫效果和效率,且能够有效年运行时间。

本实施例使用时,烟气进入脱硫塔后,烟气在浓缩分段1迅速降温增湿,随后烟气逆流而上,在吸收分段2进行脱硫并形成硫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在浓缩分段1结晶生成固态硫酸铵,脱硫后的烟气继续上行至洗涤净化分段3进行水洗除尘,达到排放标准后从吸收塔顶部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在脱硫塔内形成梯级循环和梯级补水,使脱硫后烟气排放指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重要污染物排放满足如下指标:

so2≤35mg/nm3

粉尘≤5mg/nm3

氨逃逸≤8mg/nm3

且减少了积料,更好地处理了硫酸铵溶液,另外系统年运行时间长,减少了检修停运时间,减少了对生产的影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烟气净化领域,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脱硫塔自下而上分为浓缩分段、吸收分段和洗涤净化分段,洗涤净化分段设有补水装置,新鲜水补入洗涤净化分段后,由浓度低的分段向浓度高的分段补,形成梯级循环和梯级补水,吸收分段设有3~4层喷淋层,吸收分段下部设有两个喷淋循环泵,喷淋循环泵的进口设有加氨点。本发明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系统,脱硫后烟气排放指标达到超低排放要求,重要污染物均满足排放指标。

技术研发人员:汪万新;张立武;黄志亮;鲁强;钟思伟;余火安;林少云;邱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5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