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槽浆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8330发布日期:2019-03-02 02:0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浆槽浆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浆槽浆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浆纱工序被视为织造生产中最关键的一道加工工程,主要通过浆液在经纱表面披覆和向经纱内部浸透形成浆膜,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作用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但是,日常使用时,浆槽中往往残存有浆块、浆皮以及纱线毛羽,这些沉淀物容易附着在浆纱上,影响浆纱质量,使得纱线极易在织造时断头。通过在浆槽中设置过滤装置清除杂质,可有效降低浆斑疵布的产生,提高织造效率和面料质量。虽然现有部分浆纱机中已经增添了浆液过滤装置,但过滤效果有限,杂质易堵塞滤网影响浆液的循环供给,且滤网的拆卸清洗只能停机进行,极大影响了浆纱效率和质量。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浆槽浆液过滤装置,保证过滤效果的同时可以实现滤网的自动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浆槽浆液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能将浆液中的毛羽、浆皮等杂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浆槽浆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设置在浆槽内的过滤滚筒和驱动过滤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过滤滚筒部分浸入浆液内,过滤滚筒内部空心,筒壁上分布有滤孔,过滤滚筒的筒壁上连接有一根送浆管道,该送浆管道的一端穿过筒壁插入过滤滚筒内的浆液液面下,另一端伸出过滤滚筒后延伸到浆槽内,送浆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浆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滚筒为水平设置的圆柱形筒体,过滤滚筒两端密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与过滤滚筒同轴设置,其中至少一根主轴内部轴向设置有通孔,该设置有通孔的主轴另一端穿过浆槽侧壁伸出浆槽外与设置在浆槽外的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另一根主轴转动连接在浆槽内壁上,所述送浆管道穿过通孔插入过滤滚筒内,送浆管道与通孔之间旋转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槽内设置有滚筒支架,所述过滤滚筒为水平设置的圆柱形筒体,过滤滚筒两端密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与过滤滚筒同轴设置,两主轴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滚筒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在浆槽外侧壁上,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伸入浆槽内,与主轴传动连接,其中至少一根主轴内部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送浆管道穿过通孔插入过滤滚筒内,送浆管道与通孔之间旋转密封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滚筒侧面外部覆盖有过滤网,该过滤网由两个半圆形金属网对合紧扣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滚筒上方设置有一块弧形板,弧形板上密布有大量吸毛孔,弧形板朝向过滤滚筒的一面设置有毛刷,毛刷从过滤滚筒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毛刷下端与浆液上方的过滤滚筒外壁抵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板上表面上连接有一个吸气罩,该吸气罩成倒置的斗形,下端各边缘与弧形板的四周边缘密封连接,吸气罩顶端开口通过管道与一个集尘桶连通,管道连接在集尘桶中部,集尘桶内位于管道口上方的内壁上连接有一块挡板,该挡板的上方设置有排风扇,集尘桶顶部开设有排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槽内设置有一块隔板,隔板将浆槽分隔成相互隔绝的主浆槽和辅助浆槽,所述过滤滚筒设置在辅助浆槽内,所述送浆管道一端位于过滤滚筒内部浆液液面下,另一端位于主浆槽远离隔板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垂直于浆槽两侧壁,隔板下端铰接在浆槽底面上,两侧与浆槽侧壁密封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浆槽内设置可转动的过滤滚筒,使进入过滤滚筒内部的浆液得到过滤,毛羽和浆皮被阻挡在过滤滚筒外壁上,被转动的过滤滚筒带出浆液液面后被清除,然后通过循环浆泵将过滤后的浆液泵回到浆槽内,使浆槽内的浆液得到过滤,滤除浆液中的毛羽、浆皮等杂质。

由于过滤滚筒侧面外部覆盖有过滤网,该过滤网由两个半圆形金属网对合紧扣而成,因此便于拆卸和清理。

由于在过滤滚筒上方设置弧形板和毛刷,过滤滚筒在转动过程中,毛双将过滤滚筒外壁上的毛羽刷掉,使过滤滚筒具有自动清洁能力。

由于在弧形板上表面上连接有一个吸气罩,通过排风扇排风使吸气罩内形成负压,使毛刷上的毛羽、浆皮、其他杂质通过吸毛孔进入吸气罩并进一步通过管道吸入集尘桶内,使毛刷具有自动清洁能力。

由于集尘桶内位于管道口上方的内壁上连接有一块挡板,致使毛羽、浆皮等杂质不能受排风扇吸引而直接向上喷出排气孔,而是受到挡板阻拦最后下落到集尘桶底部,从而确保集尘桶排出的气体中不含毛羽和浆皮,避免污染环境。

由于浆槽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浆槽分割成主浆槽和辅助浆槽,而过滤滚筒则设置在辅助浆槽内,经过滤的浆液泵入主浆槽内,主浆槽用于浆纱,这样就可避免过滤滚筒外壁上的杂质再次污染干净的浆液。

由于隔板垂直于浆槽两侧壁,隔板下端铰接在浆槽底面上,两侧与浆槽侧壁密封滑动连接,可摆动隔板以改变主浆槽和辅助浆槽的液面高度,保证过滤滚筒始终有一部分位于浆液液面之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过滤滚筒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结构图;

图4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1~图4中:1、浆槽,1-1、主浆槽,1-2、辅助浆槽,2、过滤滚筒,3、驱动机构,4、滤孔,5、送浆管道,6、循环浆泵,7、主轴,8、通孔,9、过滤网,10、弧形板,11、细毛孔,12、毛刷,13、吸气罩,14、管道,15、集尘桶,16、挡板,17、排风扇,18、排气孔,19、隔板,20、滚筒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浆槽浆液过滤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浆槽1内的过滤滚筒2和驱动过滤滚筒2转动的驱动机构3,过滤滚筒2部分浸入浆液内,过滤滚筒2内部空心,筒壁上分布有滤孔4,过滤滚筒2的筒壁上连接有一根送浆管道5,该送浆管道5的一端穿过筒壁插入过滤滚筒2内的浆液液面下,另一端伸出过滤滚筒2后延伸到浆槽1内远离过滤滚筒2的位置,送浆管道5上设置有循环浆泵6,所述滤孔4的大小能够拦截浆槽1内浆液中的毛羽和浆皮。

所述过滤滚筒2为水平设置的圆柱形筒体,过滤滚筒2两端密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主轴7,主轴7与过滤滚筒2同轴设置,其中至少一根主轴7内部轴向设置有通孔8,该设置有通孔8的主轴7另一端穿过浆槽1侧壁伸出浆槽1外与设置在浆槽1外的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另一根主轴7转动连接在浆槽1内壁上,所述送浆管道5穿过通孔8插入过滤滚筒2内,送浆管道5与通孔8之间旋转密封连接。

所述过滤滚筒2侧面外部覆盖有过滤网9,该过滤网9由两个半圆形金属网对合紧扣而成。

所述过滤滚筒2上方设置有一块弧形板10,弧形板10上密布有大量吸毛孔11,弧形板10朝向过滤滚筒2的一面设置有毛刷12,毛刷12从过滤滚筒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毛刷12下端与浆液上方的过滤滚筒2外壁抵接。

所述弧形板10上表面上连接有一个吸气罩13,该吸气罩13成倒置的斗形,下端各边缘与弧形板10的四周边缘密封连接,吸气罩13顶端开口通过管道14与一个集尘桶15连通,管道14连接在集尘桶15中部,集尘桶15内位于管道口上方的内壁上连接有一块挡板16,该挡板16的上方设置有排风扇17,集尘桶15顶部开设有排气孔18。

所述浆槽1内设置有一块隔板19,隔板19将浆槽1分隔成相互隔绝的主浆槽1-1和辅助浆槽1-2,所述过滤滚筒2设置在辅助浆槽1-2内,所述送浆管道5一端位于过滤滚筒2内部浆液液面下,另一端位于主浆槽1-1远离隔板19的一端。

所述隔板19垂直于浆槽1两侧壁,隔板19下端铰接在浆槽1底面上,两侧与浆槽1侧壁密封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主浆槽1-1内的浆液在浆纱过程中逐渐被污染,浆液中的杂质含量逐渐上升,为了保持主浆槽1-1内浆液液面高度,循环浆泵6将辅助浆槽1-2内的浆液持续泵入主浆槽1-1内,将主浆槽1-1内具有杂质的浆液溢流到辅助浆槽1-2内,在启动循环浆泵6的时候,同时启动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带动过滤滚筒2转动,由于循环浆泵6通过送浆管道5从过滤滚筒2内部吸取浆液,因此,过滤滚筒2内部形成负压,致使过滤滚筒2外部浆液不断挤入过滤滚筒2内部,而浆液中的毛羽、浆皮等杂质则被拦截在过滤滚筒2上的过滤网9外侧面,这些被拦截在过滤网9外侧面的杂质由于浆液的流动而无法主动脱离,因此被转动的过滤滚筒2带出浆液液面,被毛刷12刷下。

杂质被毛刷刷下之后,过滤网9外侧面得到了清洁,可持续进行过滤,而毛刷上的杂质,则通过启动排风扇17吸风,使吸气罩13内形成负压,负压将毛刷12上的毛羽、浆皮等杂质从细毛孔11吸入吸气罩13,再顺着气流沿管道14进入集尘桶15,杂质在挡板16的阻挡下跌落到集尘桶15底部,气体从排气孔18处排出。

当辅助浆槽1-2内的浆液液面过高时,可摆动隔板19以提高主浆槽1-1内的浆液液面,这样就相当于提高了主浆槽1-1内的容积,从而可降低辅助浆槽1-2内的浆液液面,确保过滤滚筒2部分露出于浆液液面之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过滤滚筒2的具体安装方式,本实施例中,浆槽1内设置有滚筒支架20,所述过滤滚筒2为水平设置的圆柱形筒体,过滤滚筒2两端密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主轴7,主轴7与过滤滚筒2同轴设置,两主轴7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滚筒支架20上,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在浆槽1外侧壁上,驱动机构3的输出轴伸入浆槽1内,与主轴7传动连接,其中至少一根主轴7内部轴向设置有通孔8,所述送浆管道5穿过通孔8插入过滤滚筒2内,送浆管道5与通孔8之间旋转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