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8296发布日期:2019-03-02 02:0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矿反冲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煤矿液压支架系统所用的工作介质是乳化液,由于煤矿井下条件较恶劣,不可避免存在杂质,如果不能将杂质及时清除出去,在系统正常运行中,杂质会污染其它液压元件,从而造成液压系统零件操作不灵、失控,甚至损坏。

目前,在杂质反冲洗过程中主要采用电磁先导阀或手动操作换向阀来实现进液口、出液口和反冲口的开启或关闭,在反冲洗时,要求进液口和出液口关闭,排污口开启;当杂质从排污口排出后,再关闭排污口,开启进液口和出液口。但是,采用电磁先导阀的缺陷在于:为了采煤安全,电磁先导阀需要配套本安电路和本安电源,投入成本较大,且电磁先导阀自身抗污染能力较低,在普通综采工作面使用有较大的局限性;而采用手动操作换向阀,操作工人需要借助手柄来进行换向阀的切换,操作步骤繁琐,工作效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2258898b公开了一种自动反冲洗回液过滤器,包括进液口、出液口、排污口、滤芯、反冲阀和排污阀,反冲阀包括反冲短管、反冲室、喷嘴、反冲件、堵板;在反冲洗时,反冲液通过反冲短管进入进入反冲室,由喷嘴推动反冲件,使得两堵板分别堵住进液口和出液口;同时,反冲液由反冲室经过反冲导管进入过滤室中的反冲管,然后由反冲管管壁上的多个反冲孔高压喷向滤芯,并推动滤芯高速旋转,由于滤芯的高速旋转,使滤芯网孔中的杂物被彻底抛甩出来;此外,在高压的作用下自动开启排污阀,将过滤出来的杂质全部从排污阀的排污孔中排出,当排污完成后,两堵板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同时自动开启进液口和出液口,且排污阀自动关闭排污口。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手动换向阀操作繁琐和电磁先导阀投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但是仍存在如下缺陷:进液口和排污口分别是通过反冲阀和排污阀控制其开启或关闭,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排污阀是在高压的反冲液作用下才会开启排污口,而如果在正常供液时误操作也采取高压供液,排污阀也会开启,液体会从排污口排出,导致不能正常回液,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反冲洗回液过滤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靠性高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器本体上的依次连通的进液口、安装有排污接头的反冲腔、安装有滤网组件的滤网腔、出液口,所述排污接头包括:

排污阀体,具有中通的第一阀腔,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腔两端的进液口和排污口,所述排污阀体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阀腔和所述滤网腔连通的过滤口;

排污阀芯,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阀腔中,具有在进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向所述排污口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排污口且使所述滤网腔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位置,以及在反冲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向所述进液口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进液口且使所述滤网腔与所述排污口连通的排污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污阀芯朝向所述进液口的一侧成型有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进液腔,所述进液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排污阀芯在所述进液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过滤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进液口和所述滤网腔连通;

所述排污阀芯在排污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过滤口断开,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滤网腔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污阀芯具有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阀腔的第一段,以及伸出所述第一阀腔设置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直径,以形成向外凸出的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述排污阀体伸入所述反冲腔的端部相对设置;

所述排污阀芯在进液位置时,所述台阶与所述排污阀体伸入所述反冲腔的端部、所述反冲腔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一段的外壁三者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通过第二反冲通道与反冲口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污阀芯与所述过滤器本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偏压件,所述第一偏压件用于向所述排污阀芯施加使其向所述排污口方向移动的偏压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与所述反冲口、出液口、滤网腔连通的交替腔,所述交替腔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反冲口和所述出液口开闭状态的交替接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交替接头包括:

交替阀体,具有中通的第二阀腔,所述第二阀腔的上端通过第一反冲通道连接所述反冲口,下端连接出液口,且其侧方与所述滤网腔连通;

交替阀芯,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阀腔中,其远离所述反冲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偏压件,所述交替阀芯具有在所述第二偏压件的作用力下与座套抵接、以关闭所述反冲口且使所述滤网腔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进液位置,以及在在反冲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向所述出液口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出液口且使所述滤网腔与所述反冲口连通的排污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交替阀芯朝向所述反冲口的端部呈圆台型设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在正常供液时,排污阀芯能够在进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关闭排污口,并使滤网腔与进液口连通,在反冲洗杂质时,排污阀芯在反冲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关闭进液口,并使滤网腔与排污口连通,通过设置一个排污接头,即能实现对进液口和排污口的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上述排污接头的结构设置使得即使在误操作高压供液的情况下,排污口也不会开启,可靠性更高。

2.本发明提供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排污阀芯朝向进液口的一侧成型有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腔,进液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排污阀芯在进液位置时,第一通孔与过滤口相连通以使进液口和滤网腔连通;排污阀芯在排污位置时,第一通孔与过滤口断开,排污口与滤网腔连通,通过排污阀芯的左右移动实现第一通孔与过滤口的连通与断开,上述排污阀芯具于结构简单的优点。

3.本发明提供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排污阀芯在进液位置时,台阶与排污阀体伸入反冲腔的端部、反冲腔的内壁以及第一段的外壁三者围合形成容置腔,容置腔通过第二反冲通道与反冲口连通;在反冲洗时,反冲液通过第二反冲通道进入容置腔,反冲液通过驱动台阶,进而使排污阀芯移动至排污位置,关闭进液口,上述排污阀芯、容置腔和第二反冲通道的结构设置简单,生产成本低。

4.本发明提供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排污阀芯与过滤器本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偏压件,第一偏压件用于向排污阀芯施加使其向排污口方向移动的偏压力,反冲洗时,高压反冲液驱动排污阀芯向进液口方向快速移动,而第一偏压件能够缓冲排污阀芯与过滤器本体之间的撞击力,延长了排污阀芯的使用寿命。

5.本发明提供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交替阀芯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二阀腔中,其远离反冲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偏压件,交替阀芯具有在第二偏压件的作用力下与座套抵接、以关闭反冲口且使滤网腔与出液口连通的进液位置,以及在在反冲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向出液口方向移动、以关闭出液口且使滤网腔与反冲口连通的排污位置。通过交替阀芯的上下移动,实现控制反冲口与出液口的开闭状态相反,交替阀芯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6.本发明提供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交替阀芯朝向反冲口的端部呈圆台型设置,从而有利于反冲液沿着交替阀芯前端的斜面进入滤网腔,减缓高压反冲液对交替阀芯的冲击力,延长了交替阀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在正常供液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在反冲洗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过滤器本体;11、进液口;12、反冲腔;13、滤网腔;14、交替腔;15、出液口;16、反冲口;161、第一反冲通道;162、第二反冲通道;17、排污口;2、排污阀体;21、第一阀腔;22、容置腔;23、过滤口;3、排污阀芯;31、第一段;32、第二段;321、台阶;33、进液腔;34、第一通孔;35、第一偏压件;4、交替阀体;41、第二阀腔;42、交替阀芯;43、第二偏压件;44、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如图1和4所示,包括过滤器本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过滤器本体1上的依次连通的进液口11、安装有排污接头的反冲腔12、安装有滤网组件的滤网腔13、出液口15,所述排污接头包括:排污阀体2,具有中通的第一阀腔2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腔21两端的进液口11和排污口17,所述排污阀体2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阀腔21和所述滤网腔13连通的过滤口23;排污阀芯3,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阀腔21中,具有在进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向所述排污口17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排污口17且使所述滤网腔13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进液位置,以及在反冲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向所述进液口11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进液口11且使所述滤网腔13与所述排污口17连通的排污位置。本实施例的气水双路液控反冲过滤器,通过设置一个排污接头,即能实现对进液口11和排污口17的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上述排污接头的结构设置使得即使在误操作高压供液的情况下,排污口17也不会开启,可靠性更高。

所述排污阀芯3朝向所述进液口11的一侧成型有与所述进液口11连通的进液腔33,所述进液腔3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34;所述排污阀芯3在所述图2所示的进液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34与所述过滤口23相连通以使所述进液口11和所述滤网腔13连通;所述排污阀芯3在图4所示的排污位置时,所述第一通孔34与所述过滤口23断开,所述排污口17与所述滤网腔13连通。通过排污阀芯3的移动实现第一通孔34与过滤口23的连通与断开,上述排污阀芯具于结构简单的优点。

如图2和5所示,所述排污阀芯3具有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阀腔21的第一段31,以及伸出所述第一阀腔21设置的第二段32,所述第二段3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段31的直径,以形成向外凸出的台阶321,所述台阶321与所述述排污阀体2伸入所述反冲腔12的端部相对设置;所述排污阀芯3在进液位置时,所述台阶321与所述排污阀体2伸入所述反冲腔12的端部、所述反冲腔12的内壁以及所述第一段31的外壁三者围合形成容置腔22,所述容置腔22通过第二反冲通道162与反冲口16连通。在反冲洗时,反冲液通过第二反冲通道162进入容置腔22,反冲液通过驱动台阶321,进而使排污阀芯3移动至排污位置,关闭进液口11,上述排污阀芯3、容置腔22和第二反冲通道162的结构设置简单,生产成本低。

所述排污阀芯3与所述过滤器本体1之间还设置有作为第一偏压件35的弹簧,所述第一偏压件35用于向所述排污阀芯3施加使其向所述排污口17方向移动的偏压力。所述第一偏压件35在所述排污阀芯3从所述进液位置移动至所述排污位置时积蓄能量,在所述排污阀芯3从所述排污位置移动至所述进液位置时释放能量,反冲洗时,高压反冲液驱动排污阀芯3向进液口11方向快速移动,而第一偏压件35能够缓冲排污阀芯3与过滤器本体1之间的撞击力,延长了排污阀芯3的使用寿命。

还包括与所述反冲口16、出液口15、滤网腔13连通的交替腔14,所述交替腔14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反冲口16和所述出液口15开闭状态的交替接头。

如图3和6所示,所述交替接头包括:交替阀体4,具有中通的第二阀腔41,所述第二阀腔41的上端通过第一反冲通道161连接所述反冲口16,下端连接出液口15,且其侧方与所述滤网腔13连通;交替阀芯42,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阀腔41中,其远离所述反冲口16的一端设置有作为第二偏压件43的弹簧,所述交替阀芯42具有在所述第二偏压件43的作用力下与座套44抵接、以关闭所述反冲口16且使所述滤网腔13与所述出液口15连通的进液位置,以及在在反冲液作用力的驱动下向所述出液口15方向移动、以关闭所述出液口15且使所述滤网腔13与所述反冲口16连通的排污位置。通过交替阀芯42的上下移动,实现控制反冲口16与出液口15的开闭状态相反,交替阀芯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所述交替阀芯42朝向所述反冲口16的端部呈圆台型设置,从而有利于反冲液沿着交替阀芯42前端的斜面进入滤网腔13,减缓高压反冲液对交替阀芯42的冲击力,延长了交替阀芯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进液口11、反冲腔12、滤网腔13、交替腔14、出液口15均有两个,进液口11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当两个进液口11的介质分别是气体和液体时,从两个出液口15流出的气体和液体经混合形成喷雾。

当然,本发明申请对第一偏压件35和第二偏压件43的具体形式不做具体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偏压件35和第二偏压件43还可以是防水橡胶件等储能部件。

本实施例的气水双路反冲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供液时:

排污阀芯3在进液作用力下运动至图2所示的进液位置,交替阀芯42在第二偏压件43的作用力位于图3所示的进液位置,液体经进液口11经排污阀芯3的进液腔33、第一通孔34、过滤口23后进入滤网腔13,然后经滤网组件过滤后,经交替阀体4、从出液口15流出。

反冲洗时:

反冲液经反冲口16分别流入第二反冲通道162和第一反冲通道161,第二反冲通道162中的反冲液流入容置腔22后,反冲液克服第一偏压件35的作用力驱动排污阀芯3移动至图5所示的排污位置,关闭进液口11,并使滤网腔13与排污口17连通;第一反冲通道161中的反冲液克服第二偏压件43的作用力驱动交替阀芯42移动至图6所示的排污位置,关闭出液口15,并使滤网腔13与反冲口16连通,反冲液从滤网腔13的下端进入,反冲滤网组件中的杂质后,从滤网腔13的上端,再经排污口17排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