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2835发布日期:2019-08-20 20:31阅读:1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主要的脱盐技术,它具有脱盐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现已在高污染废水回用、循环水回用、地表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水净化技术中一个非常经济有效的处理单元。反渗透技术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无机盐和微生物等,而这些被截留在膜的浓水一侧的污染物长时间不清洗会造成无机盐结垢、有机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等膜污染,而其中微生物污染对膜的破坏性最为严重且最难控制。

原水中的微生物往往附着在悬浮颗粒上,反渗透装置经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预处理系统去除悬浮物、降低原水中的浊度,同时也去除了大部分的微生物。然而,仍有少量微生物滞留在原水中,滤后水经过反渗透装置时,被反渗透膜截留下来的微生物会粘附在膜表面,一旦形成生物黏膜,它将变成一种具有自我支撑的复杂结构体并吸附水中有机物和无机杂质,为其生长繁殖提供养料。受生物黏泥污染的膜系统产水量会下降,运行压力会增加,脱盐率会降低,甚至不得不频繁停机清洗。

在反渗透预处理过程中,常用氧化性杀菌剂,包括氯气、次氯酸钠、双氧水、臭氧等,其中氯气、次氯酸钠因价格便宜、杀菌效果显著而使用最为广泛。然而,反渗透膜元件聚酞胺分离层不具有抗氧化性,因此需在进入反渗透单元前对氧化性杀菌剂进行中和,减少余氯对膜的氧化,这也抑制了前端氧化性杀菌剂的投加浓度,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也会产生影响。在反渗透膜出现生物污染时若只采用酸洗、碱洗则难以降低生物污染出现的频次,清洗周期会越来越短。另外,长期使用某一种杀菌剂,微生物也会产生抗药性,为了达到预期杀菌效果,往往需要加大药剂使用量。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08737b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步骤1,确定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步骤2,选用一种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一轮杀菌;步骤3,选用与第一轮杀菌不同的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二轮杀菌;步骤4,重复步骤2、3。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明确的给出了反渗透膜定期冲击性杀菌的周期,能将微生物在反渗透膜上大量附着生长以前及时杀死,提高杀菌效率和效果;

步骤1,确定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以污水回用系统中的反渗透浓水作为培养水源培养细菌,细菌培养温度为15~40℃,或根据污水回用系统实际运行温度设定,培养时间为2~15天,采用标准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得到细菌生长曲线后,以细菌生长曲线中对数增长期所对应的时间作为反渗透膜的杀菌周期。

步骤2,选用一种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一轮杀菌:以步骤1确定的杀菌周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反渗透膜进行1~10次杀菌操作,每次杀菌操作均包括注入、循环、浸泡、再循环四个步骤,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

步骤3,选用与第一轮杀菌不同的非氧化型杀菌剂配置成清洗液后进行第二轮杀菌:以步骤1确定的杀菌周期,对反渗透系统内的反渗透膜进行1~10次杀菌操作,每次杀菌操作均包括注入、循环、浸泡、再循环四个步骤,杀菌后用反渗透产水冲洗反渗透膜。

步骤4,重复步骤2、3,由此可见,所述反渗透膜在线杀菌抑菌方法存在以下问题:长期使用某一种杀菌剂,微生物也会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长期使用某一种杀菌剂,微生物也会产生抗药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羟乙基六氢均三嗪30%-45%、异噻唑啉酮5%-10%、戊二醛4%-10%、异丙醇20-30%,余量为去离子水;羟乙基六氢均三嗪:活性物含量98%的工业级,淡黄色粘稠剂,相对密度(25℃)1.15-1.17g/cm3,异噻唑啉酮:活性物含量为14%-15%的工业级,ph=2.0-4.0,棕黄色透明液体,戊二醛:50%工业级,ph=3.1-4.5,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异丙醇:99.7%工业级,外观澄清透明。进一步地,羟乙基六氢均三嗪30%、异噻唑啉酮6%、戊二醛10%、异丙醇28%和去离子水21%。

进一步地,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搅拌罐冲洗干净,关闭放料阀,搅拌过程中加入所述异丙醇、所述羟乙基六氢均三嗪、所述异噻唑啉酮、所述戊二醛和所述去离子水;第二步,搅拌器转速为50-80r/min;

第三步,原料全部加入后,搅拌20-30min即得所述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反渗透膜的在线及离线碱洗后用本发明杀菌剂可大幅度提高杀菌效果,杀菌剂还具有对反渗透膜上生物黏泥的剥离作用,在线清洗最后加入少量本发明杀菌剂可在反渗透膜上维持较久的杀菌作用,以减少生物污染出现的频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搅拌罐冲洗干净,关闭放料阀,搅拌过程中加入所述异丙醇20%、羟乙基六氢均三嗪30%、异噻唑啉酮5%、戊二醛4%和所述去离子水41%;

2.搅拌器转速为50r/min;

3.原料全部加入后,搅拌20min即得所述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实施例2

1.将搅拌罐冲洗干净,关闭放料阀,搅拌过程中加入所述异丙醇30%、羟乙基六氢均三嗪45%、异噻唑啉酮10%、戊二醛10%和所述去离子水5%;

2.搅拌器转速为80r/min;

3.原料全部加入后,搅拌30min即得所述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实施例3

1.将搅拌罐冲洗干净,关闭放料阀,搅拌过程中加入所述异丙醇26%、羟乙基六氢均三嗪38%、异噻唑啉酮6%、戊二醛10%和所述去离子水20%;

2.搅拌器转速为60r/min;

3.原料全部加入后,搅拌25min即得所述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

实施例4

1.将搅拌罐冲洗干净,关闭放料阀,搅拌过程中加入所述异丙醇28%、羟乙基六氢均三嗪40%、异噻唑啉酮5%、戊二醛6%和所述去离子水21%;

2.搅拌器转速为60r/min;

3.原料全部加入后,搅拌25min即得所述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

实施例5

1.将搅拌罐冲洗干净,关闭放料阀,搅拌过程中加入所述异丙醇30%、羟乙基六氢均三嗪45%、异噻唑啉酮5%、戊二醛5%和所述去离子水15%;

2.搅拌器转速为60r/min;

3.原料全部加入后,搅拌25min即得所述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

表1实施例1-5的杀菌效果评价表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反渗透膜清洗用杀菌剂的杀菌率达到99%以上,杀菌率的效果良好,比其他产品有更显著的提升。

至此,已经结合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