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洗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1986发布日期:2019-04-17 03:3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自清洗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滤器,特别涉及一种自清洗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采用氨蒸法生产草酸二甲酯加氢催化剂的生产过程中,脱盐水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生产部件。而在脱盐水站的组成中,自清洗过滤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公开号为cn10809689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吸吮式多滤元自清洗过滤器。该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筒体,该筒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左滤区、连接区和右滤区,滤芯设于左滤区和右滤区内,筒体朝向地面的一侧设有与封头隔离的挡板,挡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穿透挡板分别与滤芯和封头连通,封头上开设有自动排污管,封头内设有与自动排污管连通的排污组件。排污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封头内的转动管,转动管上设有与通孔对应连通的排放管。排放管开口处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贴合挡板设置。转动管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动管绕自身中心轴旋转的电机减速器。

当需要过滤污水时,排放管和通孔错位,污水从通孔进入滤芯进行过滤。当需要清洗滤芯时,电机减速器带动转动管转动,实现排放管和通孔对齐,滤芯清洗后产生的污物从自动排污管排出。一般情况下,电机减速器的转动方向固定。因此,在转动管转动过程中,密封圈与挡板会发生较长时间的摩擦,增加密封圈的磨损,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清洗过滤器。该自清洗过滤器能够减少密封圈磨损,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筒体、分别法兰连接于筒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两侧分别与筒体和上封头抵接的上挡板、两侧分别与筒体和下封头抵接的下挡板,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滤芯,所述下挡板设置有与滤芯对齐的通孔,所述下封头内设置有与通孔对齐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靠近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排放管远离通孔的一端连通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下挡板、筒体、上挡板和上封头后连接有固定在上封头的驱动电机,其特征是:所述下挡板位于下封头内的一侧设置有沿着密封圈转动轨迹分布且与通孔分离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设置有表面与下挡板齐平且直径大于密封圈的过滤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管转动时,排放管随着转动管发生转动,密封圈随着排放管发生转动。当进行污水过滤时,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管转动至密封圈与过滤部抵接,此时污水可以经通孔从下封头进入滤芯。当进行滤芯清洗时,驱动电机驱动转动管进一步转动至密封圈与通孔对齐,则滤芯的污物可以经排放管进入转动管中。而在密封圈转动过程中,环形槽的存在避免密封圈与下挡板接触,从而减少密封圈的磨损,同时也能够减少转动管转动所产生的阻力,减少驱动电机做功,节约资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槽的宽度大于密封圈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与环形槽的内壁的接触得以减少,从而减少密封圈的磨损,减少驱动电机做功,节约资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圈与环形槽的槽底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与环形槽的槽底的接触得以减少,从而减少密封圈的磨损,减少驱动电机做功,节约资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槽的槽底为弧形,所述环形槽槽底的弧面方向朝向下封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环形槽槽底为平面的情况,环形槽的槽底为弧形能够增加下挡板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两个滤芯,所述下挡板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滤芯对齐的通孔,所述下封头内设置有分别与两个通孔对齐的排放管,两根所述排放管均与转动管连接且关于转动管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滤芯能够增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而两个排放管的对称设置能够减少转动管的转动幅度,使转动管只需转动180°即可实现通孔在封闭、开启、再封闭的状态切换,从而减少驱动电机做功,节约资源。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能够便于精准控制转动管的转动角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芯内设置有清洗轴,所述清洗轴固设有贴合滤芯内壁的清洗叶,所述清洗轴穿过上挡板后连接有固定在上挡板的清洗电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自清洗过滤器能够减少密封圈磨损,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管和排放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下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筒体;2、上封头;3、下封头;4、支撑腿;5、上挡板;6、下挡板;7、压力表接口;8、放气管;9、滤芯;10、清洗电机;11、清洗轴;12、清洗叶;13、通孔;14、出液管;15、进污管;16、手动排污管;17、自动排污管;18、转动管;19、排放管;20、密封圈;21、驱动轴;22、驱动电机;23、环形槽;24、过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3,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包括筒体1、分别法兰连接于筒体1两端的上封头2和下封头3、位于筒体1顶部以支撑筒体1的支撑腿4、两侧分别与筒体1和上封头2抵接的上挡板5、两侧分别与筒体1和下封头3抵接的下挡板6。

上封头2设置有压力表接口7和放气管8,用于检测上封头2内气压以及放空上封头2内气体。

筒体1内设置有两个滤芯9,从而能够增强过滤器的过滤效率。上挡板5安装有与两个滤芯9一一对应的两个清洗电机10。每个清洗电机10连接有位于滤芯9内部的清洗轴11,清洗轴11固设有贴合滤芯9内壁的清洗叶12。下挡板6设置有与两个滤芯9一一对齐的通孔13,便于污水从下封头3经过通孔13进入滤芯9进行过滤。筒体1侧壁开设有出液管14,用于将经滤芯9过滤后得到清水排出。

下封头3设置有与下封头3连通的进污管15、手动排污管16和自动排污管17。进污管15用于待过滤的污水进入下封头3。手动排污管16用于残留在下封头3中的污水排出。自动排污管17中设置有位于下封头3内部的转动管18。转动管18可绕着转动管18的轴心线转动。转动管18的侧面对称连接有两根排放管19,两根排放管19与两个通孔13一一对应。两个排放管19的对称设置能够减少转动管18的转动幅度,使转动管18只需转动180°即可实现通孔13在封闭、开启、再封闭的状态切换,从而减少驱动电机22做功,节约资源。排放管19靠近通孔13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20。

转动管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21,驱动轴21依次穿过下挡板6、筒体1、上挡板5和上封头2后连接有固定在上封头2的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采用伺服电机,从而便于精准控制转动管18的转动角度。

下挡板6位于下封头3内的一侧设置有沿着密封圈20转动轨迹分布且与通孔13分离的环形槽23。环形槽23中设置有表面与下挡板6齐平且直径大于密封圈20的过滤部24。当驱动电机22驱动转动管18转动时,排放管19随着转动管18发生转动,密封圈20随着排放管19发生转动。当进行污水过滤时,驱动电机22驱动转动管18转动至密封圈20与过滤部24抵接,此时污水可以经通孔13从下封头3进入滤芯9。当进行滤芯9清洗时,驱动电机22驱动转动管18进一步转动至密封圈20与通孔13对齐,则滤芯9的污物可以经排放管19进入转动管18中。而在密封圈20转动过程中,环形槽23的存在避免密封圈20与下挡板6接触,从而减少密封圈20的磨损,同时也能够减少转动管18转动所产生的阻力,减少驱动电机22做功,节约资源。环形槽23的宽度大于密封圈20的直径,环形槽23的槽底为弧形且与密封圈20分离。环形槽23槽底的弧面方向朝向下封头3。密封圈20与环形槽23的内壁和槽底的接触得以减少,从而减少密封圈20的磨损,减少驱动电机22做功,节约资源。相比于环形槽23槽底为平面的情况,环形槽23的槽底为弧形能够增加下挡板6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