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料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443发布日期:2018-09-21 22:36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物料混合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投料釜。



背景技术:

投料釜是将树脂、H系列环氧底漆、助剂和粉料等进行搅拌混合。通过投料釜的高温搅拌实现物料的预分散。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0439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TGIC新型连续环化投料釜,其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搅拌体。通过搅拌体的转动加速了筒体内部的物料的混合,并且提高了物料混合的效果。

但是,在将一些粉末状的物料加入投料釜内部时,粉尘颗粒会向周围扩散,造成投料口处粉尘的浓度较高,从而对操作者的呼吸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料釜,其具有减轻对操作者呼吸道损伤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投料釜,包括釜体和设置在釜体上方的釜盖,釜盖上开设有投料口,所述釜盖位于投料口的上方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侧壁开设有方便上料的开口,所述密封罩位于开口处铰接有挡板;所述密封罩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出杆向下运动;所述密封罩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靠近釜盖的内部设置有切割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粉料倒入H系列环氧底漆内部时,先将粉料的包装袋放入密封罩内部,然后将包装袋的一端放入投料口内后将密封罩的挡板关闭。然后启动第一气缸工作,第一气缸的伸出杆向下伸出,并将粉料的包装袋压住。然后启动第二气缸工作,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从第二气缸内部伸出,带动固定在端部的切割刀不断靠近包装袋。然后随着活塞杆的不断伸出,切割刀将包装袋割破,物料从包装袋内滑落进釜体内部。利用保护罩将粉料隔离,从而减轻了投料口周围的粉尘的浓度,从而减轻了对操作者呼吸道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伸出杆靠近釜盖的内部设置有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可以增大伸出杆和包装袋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伸出杆和包装袋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增大包装袋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远离伸出杆的端面设置有锯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锯钩可以刺入包装袋内部,从而增加了包装袋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远离伸出杆的端面设置有摩擦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垫可以增大压板和包装袋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包装袋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罩内顶壁设置有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可以增大投料口处的空气流动,增加了粉尘的扩散速度;从而加速了粉尘进入釜体内部的速度,减少了密封罩内部的粉尘的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罩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观察窗方操作者观察包装袋内物料的剩余量,进而将密封罩内部的包装袋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上设置把手,方便挡板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可以增大手掌和把手之间的静摩擦力,方便操作者将挡板打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密封罩、第一气缸、伸出杆、压板、锯钩和摩擦垫,将物料的包装袋固定在密封罩内部,减轻了粉尘对操作者健康的影响;

2、通过设置第二气缸、活塞杆和切割刀,将密封罩内部的包装袋割破,避免了人为割破包装袋时对操作者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投料釜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投料釜的爆炸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釜体;2、釜盖;21、投料口;3、密封罩;31、风扇;32、开口;33、透明观察窗;4、第一气缸;41、伸出杆;42、压板;421、锯钩;422、摩擦垫;5、第二气缸;51、活塞杆;52、切割刀;6、挡板;61、把手;611、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投料釜,参照图1,其包括釜体1和设置在釜体1上方的釜盖2。

参照图3,釜盖2上开设有方便上料的投料口21,且釜盖2上设置有盖设投料口21的密封罩3,本实施例中密封罩3和釜盖2焊接固定。

参照图2和图3,密封罩3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开口32,密封罩3铰接有盖设开口32的挡板6。挡板6的侧边和密封罩3的侧壁合页固定,挡板6的另一侧边和密封罩3通过羊角螺栓固定连接。

参照图3,挡板6上设置有方便转动的把手61,把手61上套设有增大摩擦力的防滑套611,本实施例中防滑套611优选橡胶套。

参照图3,密封罩3的上方正对投料口21的上方嵌设有风扇31,其能够加速投料口21处空气的流动。

参照图3,密封罩3的侧壁设置有透明观察窗33,方便操作者观察包装内部的物料的剩余量。

参照图3和图4,密封罩3的内顶壁固定有第一气缸4,且插设在第一气缸4内部的伸出杆41向下运动。伸出杆41的端部焊接固定有压板42,压板42的下端面凸出设置有若干锯钩421。且压板42的下端面胶结有摩擦垫422,本实施例中摩擦垫422优选橡胶垫。

参照图3和图5,密封罩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有第二气缸5,插设在第二气缸5内部的活塞杆51向密封罩3的内部运动。活塞杆51的端部焊接固定有切割刀52。

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物料放入密封罩3内部,并将包装袋的一端放入投料口21内部。然后启动第一气缸4工作,插设在第一气缸4内部的伸出杆41向下运动直至压板42和包装袋接触。

然后关闭挡板6并使用羊角螺栓将挡板6和密封罩3固定。然后启动第二气缸5工作,活塞杆51从第二气缸5的内部伸出,同时设置在活塞杆51端部的切割刀52将包装袋割破,从而使得包装袋内部的物料落入釜体1内部。

随着包装袋内部的物料落入釜体1内部,伸出杆41和压板42一起向下运动,始终保持压板42和包装袋贴紧。

当包装袋内部的物料全部落入釜体1内部后,将挡板6和密封罩3之间的固定解除,然后转动挡板6并用手固定包装袋。然后启动第一气缸4收回,从而带动压板42远离包装袋,然后将包装袋取出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