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7474发布日期:2018-11-16 21:52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废料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快速发展,施工过程中产生必然会产生许多建筑废料,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建筑废料就会污染环境,浪费宝贵资源,现在对建筑废料处理方法大多是直接丢弃,这样做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现有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大多将粗料、细料混合处理,不能合理安排装置内部结构,处理建筑废料效率不高,且大多无法对建筑废料进行充分的破碎,因而发明一种新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能够将建筑废料进行分类处理,有效提升废料处理效率与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腔分为粗料粉碎仓和细料粉碎仓,粗料粉碎仓和细料粉碎仓之间设有电机仓,粗料粉碎仓和细料粉碎仓通过电机仓分隔开;

所述的粗料粉碎仓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粉碎辊、粉碎刀柱和过滤网,粉碎辊设置在粉碎刀柱上方,过滤网设置在粉碎刀柱下方;

所述的细料粉碎仓上方的壳体内部设有多个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的转子,多个转子上均设有锤头;

所述的转子上方设有细料筛网,细料筛网上方的壳体顶面一端上设有进料口,细料筛网倾斜设置,细料筛网的较高端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细料筛网的较低端与设置在电机仓顶部的第二传送带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延伸至粗料粉碎仓上方,且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水平高度高于粉碎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粗料粉碎仓内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的细料粉碎仓内设有第三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输出端分别穿过壳体侧壁并延伸至壳体外。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顶面上设有蓄水箱,蓄水箱上通过管道连接设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分别穿过壳体顶面并伸入壳体内腔中,且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分别设置于粗料粉碎仓和细料粉碎仓正上方。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脚轮和液压支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三传送带的输出端下方设有细料回收盒,细料回收盒固定设置在壳体侧壁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机仓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电机仓分隔为上下两个空腔,支撑板下方的空腔内设有第一电机组,支撑板上方的空腔内设有第二电机组,所述的第一电机组驱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的第二电机组驱动粉碎辊、粉碎刀柱、转子和第二传送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外侧壁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设置在电机仓内的第一电机组、第二电机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将建筑废料中的粗料、细料进行分类并实现针对性的破碎处理,从而保证废料破碎效率;

(2)实现了整个破碎作业的自动化进行,只需要人工像进料口输入废料即可,节约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蓄水箱1,第一喷头2,控制器3,粉碎辊4,粉碎刀柱5,过滤网6,第一传送带7,粗料粉碎仓8,脚轮9,细料粉碎仓10,液压支脚11,细料回收盒12,第三传送带13,转子14,细料筛网15,第二传送带16,进料口17,第二喷头18,壳体19,支撑板20,电机仓21,第一电机组22,第二电机组23,锤头2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一种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9,壳体19内腔分为粗料粉碎仓8和细料粉碎仓10,粗料粉碎仓8和细料粉碎仓10之间设有电机仓21,粗料粉碎仓8和细料粉碎仓10通过电机仓21分隔开;

所述的粗料粉碎仓8上方的壳体19内部设有粉碎辊4、粉碎刀柱5和过滤网6,粉碎辊4设置在粉碎刀柱5上方,过滤网6设置在粉碎刀柱5下方;

所述的细料粉碎仓10上方的壳体19内部设有多个设置在同一竖直面上的转子14,多个转子14上均设有锤头24;

所述的转子14上方设有细料筛网15,细料筛网15上方的壳体19顶面一端上设有进料口17,细料筛网15倾斜设置,细料筛网15的较高端固定在壳体19内壁上,细料筛网15的较低端与设置在电机仓21顶部的第二传送带1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传送带16的输出端延伸至粗料粉碎仓8上方,且第二传送带16的输出端水平高度高于粉碎辊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粗料粉碎仓8内设有第一传送带7,所述的细料粉碎仓10内设有第三传送带13,第一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13的输出端分别穿过壳体19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9外。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19顶面上设有蓄水箱1,蓄水箱1上通过管道连接设有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18,所述的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18分别穿过壳体19顶面并伸入壳体19内腔中,且第一喷头2和第二喷头18分别设置于粗料粉碎仓8和细料粉碎仓10正上方。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19底部设有脚轮9和液压支脚11。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三传送带13的输出端下方设有细料回收盒12,细料回收盒12固定设置在壳体19侧壁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电机仓21内设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将电机仓21分隔为上下两个空腔,支撑板20下方的空腔内设有第一电机组22,支撑板20上方的空腔内设有第二电机组23,所述的第一电机组22驱动第一传送带7和第三传送带13,所述的第二电机组23驱动粉碎辊4、粉碎刀柱5、转子14和第二传送带16。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19外侧壁上设有控制器3,控制器3与设置在电机仓21内的第一电机组22、第二电机组23连接。

本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将建筑废料由进料口17投入,物料经细料筛网15筛分后,细料穿过细料筛网15进入细料粉碎仓10中,在转子14上锤头24的震击下完成粉碎作业,然后粉碎后的细料经第三传送带13传输至细料回收盒12,实现细料的回收,粗料在经过细料筛网15之后,经第二传送带16传输至粗料粉碎仓8中,在粉碎辊4的挤压下实现初步的粉碎作业,粉碎后的肥料经过粉碎刀柱5的二次切割,最终穿过过滤网6,落在第一传送带7上,由第一传送带7传输至壳体外,整个废料粉碎作业完成。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建筑废料中的粗料、细料进行分类并实现针对性的破碎处理,从而保证废料破碎效率;实现了整个破碎作业的自动化进行,只需要人工像进料口输入废料即可,节约了劳动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