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3106发布日期:2018-10-26 19:3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硫磺制酸系统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为使排放的气体中的硫含量达到国家标准,必须进行脱硫。传统的脱硫装置,其效果都不太理想,比如水洗活性炭脱硫,但活性炭的成比,以及每次水洗时,造成的副加产品都不好处理。

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湿法脱硫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根据化学反应原理,采用石灰石浆对废气中的SO2、SO3和H2S等进行接触反应。但是在现有的湿法脱硫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装置中,常常采用多层小孔隔板进行气液混合,但是,石灰石浆容易沉降,隔板孔径过小或者隔板距离过近,石灰石浆容易在隔板上沉降,时间久了隔板容易堵塞,时常需要人们进行拆卸、清洗和安装,费时费力。反之,当隔板距离过大时,或者隔板孔径过小,造成气液接触时间少,脱硫效果差。并且石灰石浆容易沉降还容易在石灰石浆槽内沉降,在引流至脱硫腔室内的过程中,容易堵塞管道。

故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脱硫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利用瓷球对废气进行阻挡作用,使延长气液接触时间,提高脱硫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包括石灰石料浆槽和脱硫腔,在所述脱硫腔侧壁上设置废气输入口,在所述脱硫腔侧壁顶部设置有废气输出口,在所述脱硫腔侧壁底部设置浆液输出口,其关键在于:

在所述石灰石料浆槽的中部连接有石灰石浆输送管道,所述石灰石浆输送管道的输出口伸入至所述脱硫腔顶部且正对所述脱硫腔的气液脱硫板;

所述气液脱硫板水平安装在所述脱硫腔的中部,该气液脱硫板位于所述废气输入口的上端,在所述气液脱硫板上开设有气液过孔阵列,所述气液脱硫板上设有至少一层瓷球阵列,最底层所述瓷球阵列固设在所述气液脱硫板上,且该最底层瓷球阵列中的所有瓷球与所述气液过孔阵列中的气液过孔交错设置。

通过上述设计,将石灰石浆输送管道设置在石灰石料浆槽的中部,即使石灰石料沉降一部分,也不会影响输出的料浆。并且通过在脱硫腔内设置瓷球阵列,使石灰石料浆从上流到瓷球上,废气从底部向上流经瓷球。瓷球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有效提高脱硫效率。并且由于瓷球为瓷器材料,料浆沉淀不易附着,并且采用球体形状,不易堆积沉淀。有效防止料浆沉积堵塞。

瓷球球径大于气液过孔,且交错设置有效避免瓷球堵塞气液过孔。瓷球固定设置防止瓷球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石灰石浆输送管道包括至少一个输出支管,每个所述输出支管的输出口均与一个脱硫腔连接,所有所述脱硫腔经废气输送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废气输送管道(6)入气端设置在前一串接脱硫腔(2)的顶部,所述废气输送管道(6)出气端伸入到下一串接脱硫腔(2)的废气输入口。

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多级除硫,降低排出气体硫含量,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再进一步描述,在所述脱硫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气液脱硫板下部的脱硫腔侧壁上。

液位传感器用于对流入脱硫腔的石灰石浆进行液位检测或者对脱硫腔底部的沉淀进行检测。

再进一步描述,所述浆液输出管的输出口上设置有淋喷头,所述淋喷头的喷淋方向正对所述气液脱硫板。采用淋喷头,增大喷淋面积。

再进一步描述,为了实现多级智能控制,在所述浆液输出管和所有所述废气输送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再进一步描述,为了检测尾气含硫量,在所述废气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硫含量传感器。

再进一步描述,为了使石灰石浆向下流,形成流道,防止堵塞,所述气液过孔阵列的气液过孔呈倒圆台形。

再进一步描述,为了搅拌料浆,防止沉降,在所述石灰石料浆槽内设置有搅拌耙,所述搅拌耙连接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多级除硫,效果好,排出尾气达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瓷器不易附着料浆沉淀,并且球体形状增大了气液接触面积。除硫效果好,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脱硫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从图1可以看出,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包括石灰石料浆槽1和脱硫腔2,在所述脱硫腔2侧壁上设置废气输入口,在所述脱硫腔2侧壁顶部设置有废气输出口,在所述脱硫腔2侧壁底部设置浆液输出口。

在本实施例中,废气输入口高于浆液输出口20cm。

在所述石灰石料浆槽1的中部连接有石灰石浆输送管道4,所述石灰石浆输送管道4的输出口伸入至所述脱硫腔2顶部且正对所述脱硫腔2的气液脱硫板5;所述气液脱硫板5水平安装在所述脱硫腔2的中部,该气液脱硫板5位于所述废气输入口的上端,在所述气液脱硫板5上开设有气液过孔阵列,所述气液脱硫板5上设有2层瓷球阵列,最底层所述瓷球阵列固设在所述气液脱硫板5上,且该最底层瓷球阵列中的所有瓷球与所述气液过孔阵列中的气液过孔交错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石灰石浆输送管道4包括3个输出支管,3个所述输出支管的输出口均与一个脱硫腔2连接,所有所述脱硫腔2经两根废气输送管道6 依次连接,所述废气输送管道6入气端设置在前一串接脱硫腔2的顶部,所述废气输送管道6出气端伸入到下一串接脱硫腔2的废气输入口。

从图1和图2均可以看出,在所述脱硫腔2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7,所述液位传感器7设置在气液脱硫板5下部的脱硫腔2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7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从图1和图2均可以看出,在所述石灰石浆输送管道4的输出口上设置有淋喷头8,所述淋喷头8的喷淋方向正对所述气液脱硫板5。

从图1可以看出,在所述石灰石浆输送管道4和所有所述废气输送管道6 上均设置有电磁阀9。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所述废气输送管道6上设置有硫含量传感器10。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所述气液过孔阵列的气液过孔呈倒圆台形。

从图1还可以看出,在所述石灰石料浆槽1内设置有搅拌耙11,所述搅拌耙11连接在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石灰石料浆槽1中的料浆经石灰石浆输送管道4输送到脱硫腔2,并经淋喷头8进行喷淋至双层瓷球阵列上,料浆顺着瓷球表面顺流而下,并经气液脱硫板5上的气液过孔流下。

待处理的废气经废气输入口进入脱硫腔2,并顺着气流方向,向上流动。废气中SO2和SO3与瓷球阵列上流经的料浆发生接触并反映。处理后的气体经废气输出口排出。

若排出的废气含硫量过高,可多设置几级脱硫腔,通过开关电磁阀9进行智能控制。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性、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