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湿法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2251发布日期:2018-12-05 19:3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湿法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湿法混合制粒机。



背景技术:

湿法混合制粒机能一次完成混合加湿、制粒等工序,适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具有高效、优质、低耗、无污染、安全等特点,实验室所用的湿法混合制粒机经常需要为了适应不同的物料种类和湿度而改变摩擦轮与摩擦圈的直径比,以达到最佳的制粒效果,以往的实验室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摩擦轮与摩擦圈的直径比一旦产生改变时,就必须调整主轴与减速电机转动轴的中心距,调节十分麻烦,而且必须拆卸下一部分组件,费时费力,适配性能较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摩擦轮与摩擦圈的直径比发生改变后快速将摩擦轮与摩擦圈之间的压力调整到传动的最佳位置,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适配性能的实验室湿法混合制粒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室湿法混合制粒机,包括底板、侧板、轴承盖、摩擦圈、混料筒、混料筒维修门、合页销、左合页、右合页、混料筒锥套、转盘轴承、减速机轴端板、摩擦轮、摩擦轮支撑法兰、摩擦轮活节螺栓支架、活节螺栓铰轴、活节螺栓、粗弹簧、第一弹簧座、减速电机座、减速电机摆动铰轴、减速电机摆动支架、密封条、密封板、筒盖、旋钮螺杆、挂板、连接板、螺母、第二弹簧座、减速电机、轴套、撑板和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锥套的上端固定在混料筒的外侧底面中心;所述混料筒的外侧底面中心还固定有轴承盖,所述轴承盖的内部中心嵌入固定有转盘轴承,所述转盘轴承套设在混料筒锥套的外侧;所述混料筒的外侧圆周面下端套设固定有摩擦圈;所述底板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且平行分布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平面上分别固定有摩擦轮活节螺栓支架和减速电机摆动支架。

优选地,所述混料筒的侧面开设有门孔,所述门孔中嵌入装设有混料筒维修门,所述混料筒维修门的一侧外表面边缘固定有两个右合页,两个所述右合页中均借助一个合页销并均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个左合页,两个所述左合页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混料筒的外侧圆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混料筒维修门的外侧表面的上下边缘均固定有一个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的内壁上端均固定有一个密封条,两个所述密封条的内侧表面均贴合在混料筒外侧圆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减速电机座的一端借助减速电机摆动铰轴并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减速电机摆动支架上,所述减速电机座的一端能围绕减速电机摆动铰轴与减速电机摆动支架实现相对转动;所述减速电机座的另一端固定有挂板,所述挂板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中穿插有活节螺栓,所述活节螺栓能与连接板实现相对伸缩移动;所述活节螺栓的一端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穿插连接有活节螺栓铰轴,所述活节螺栓铰轴的两端均插入连接在摩擦轮活节螺栓支架上,所述活节螺栓的一端能围绕活节螺栓铰轴与摩擦轮活节螺栓支架实现相对转动。

优选地,所述活节螺栓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弹簧座、粗弹簧和第一弹簧座并拧入到螺母中,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内端贴合在连接板的外侧平面上,所述粗弹簧的一端抵住第二弹簧座的外端,所述粗弹簧的另一端抵住第一弹簧座的内端,所述第一弹簧座的外端与螺母相互贴合,所述粗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

优选地,所述减速电机座的内侧装设有竖直分布的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并插入固定在轴套中,所述轴套的外侧套设固定有摩擦轮支撑法兰,所述摩擦轮支撑法兰的外侧平面固定在撑板的内侧平面中心,所述轴套的外端穿过撑板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撑板的外侧套设固定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的内侧贴合在摩擦圈的外侧圆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螺钉的螺纹端穿过减速机轴端板的中心并拧入到减速电机的转动轴外端中心内部,从而将所述减速机轴端板固定在减速电机的转动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在摩擦轮与摩擦圈的直径比发生改变后快速将摩擦轮与摩擦圈之间的压力调整到传动的最佳位置,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适配性能,进一步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实验室湿法混合制粒机,包括底板20、侧板24、轴承盖22、摩擦圈23、混料筒1、混料筒维修门2、合页销3、左合页4、右合页5、混料筒锥套6、转盘轴承7、减速机轴端板8、摩擦轮9、摩擦轮支撑法兰10、摩擦轮活节螺栓支架11、活节螺栓铰轴12、活节螺栓13、粗弹簧14、第一弹簧座15、减速电机座16、减速电机摆动铰轴17、减速电机摆动支架18、密封条19、密封板25、筒盖26、旋钮螺杆27、挂板28、连接板29、螺母30、第二弹簧座31、减速电机32、轴套33、撑板34和螺钉35;主轴21竖直穿过底板20,主轴21的上端插入固定在混料筒锥套6的下端内部中心,混料筒锥套6的上端固定在混料筒1的外侧底面中心;混料筒1的外侧底面中心还固定有轴承盖22,轴承盖22的内部中心嵌入固定有转盘轴承7,转盘轴承7套设在混料筒锥套6的外侧;混料筒1的外侧圆周面下端套设固定有摩擦圈23;混料筒1的上端开口处装设有筒盖26;混料筒1的侧面开设有门孔101,门孔101中嵌入装设有混料筒维修门2,混料筒维修门2的一侧外表面边缘固定有两个右合页5,两个右合页5中均借助一个合页销3并均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个左合页4,左合页4与右合页5能围绕合页销3实现相对转动;两个左合页4的另一端均固定在混料筒1的外侧圆周面上,从而实现了混料筒维修门2的摆动开合;混料筒维修门2的另一侧外表面边缘穿插连接有多个旋钮螺杆27,每个旋钮螺杆27均拧入到混料筒1外侧圆周面上的对应位置处的螺纹孔中,从而将混料筒维修门2固定在混料筒1上;混料筒维修门2的外侧表面的上下边缘均固定有一个密封板25,两个密封板25的内壁上端均固定有一个密封条19,两个密封条19的内侧表面均贴合在混料筒1外侧圆周面上,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底板20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且平行分布的侧板24,两个侧板24的内侧平面上分别固定有摩擦轮活节螺栓支架11和减速电机摆动支架18;减速电机座16的一端借助减速电机摆动铰轴17并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减速电机摆动支架18上,减速电机座16的一端能围绕减速电机摆动铰轴17与减速电机摆动支架18实现相对转动;减速电机座16的另一端固定有挂板28,挂板28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板29,连接板29中穿插有活节螺栓13,活节螺栓13能与连接板29实现相对伸缩移动;活节螺栓13的一端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穿插连接有活节螺栓铰轴12,活节螺栓铰轴12的两端均插入连接在摩擦轮活节螺栓支架11上,活节螺栓13的一端能围绕活节螺栓铰轴12与摩擦轮活节螺栓支架11实现相对转动;活节螺栓1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弹簧座31、粗弹簧14和第一弹簧座15并拧入到螺母30中,第二弹簧座31的内端贴合在连接板29的外侧平面上,粗弹簧14的一端抵住第二弹簧座31的外端,粗弹簧14的另一端抵住第一弹簧座15的内端,第一弹簧座15的外端与螺母30相互贴合,粗弹簧14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减速电机座16的内侧装设有竖直分布的减速电机32,减速电机32的转动轴竖直向上并插入固定在轴套33中,轴套33的外侧套设固定有摩擦轮支撑法兰10,摩擦轮支撑法兰10的外侧平面固定在撑板34的内侧平面中心,轴套33的外端穿过撑板34的中心,撑板34的外侧套设固定有摩擦轮9,摩擦轮9的内侧贴合在摩擦圈23的外侧圆周面上;螺钉35的螺纹端穿过减速机轴端板8的中心并拧入到减速电机32的转动轴外端中心内部,从而将减速机轴端板8固定在减速电机32的转动轴上,防止轴套33沿减速电机32的转动轴产生滑动;使用时,将混合物料倒入到混料筒1中,然后启动减速电机32,进而带动摩擦轮9转动,借助摩擦轮9与摩擦圈23之间的连接摩擦力,摩擦轮9的转动会带动摩擦圈23连同混料筒1一起围绕主轴21转动;混料筒1内部装设有配套的搅拌和制粒机构,能在混料筒1带动物料进行混合和搅拌的同时制得颗粒物料,制得后,打开筒盖26取出颗粒物料即完成了制粒;向内旋进螺母30,使得第一弹簧座15沿螺栓13向内移动,进而压迫粗弹簧14并向内推动第二弹簧座31,使得减速电机座16围绕减速电机摆动铰轴17向内摆动,最终使得摩擦轮9以合适的压力贴合在摩擦圈23上,反之,向外旋出螺母30则会减小摩擦轮9与摩擦圈23之间的压力,当混料筒1或摩擦轮9的外径改变时,则可以通过调节螺母30来使得摩擦轮9再次以合适的压力贴合在摩擦圈23上;混料筒1的内部机构出现故障时,可以卸下每个旋钮螺杆27并打开混料筒维修门2,就能让维修人员的双手伸入到混料筒1内部进行检修。

湿法混合制粒机能一次完成混合加湿、制粒等工序,适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具有高效、优质、低耗、无污染、安全等特点,实验室所用的湿法混合制粒机经常需要为了适应不同的物料种类和湿度而改变摩擦轮9与摩擦圈23的直径比,以达到最佳的制粒效果,以往的实验室湿法混合制粒机的摩擦轮9与摩擦圈23的直径比一旦产生改变时,就必须调整主轴21与减速电机32转动轴的中心距,调节十分麻烦,而且必须拆卸下一部分组件,费时费力,适配性能较差;本实用新型能在摩擦轮9与摩擦圈23的直径比发生改变后快速将摩擦轮9与摩擦圈23之间的压力调整到传动的最佳位置,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适配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