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445发布日期:2018-12-18 21:2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污染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



背景技术:

当核电站及生化工厂、生化仓库、生化运载工具等发生突发事故时,可产生固体、液体、气体三种污染物。其中,固态、液态污染物外泄迁移距离低,影响范围有限,以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控制这两种类型的污染。但气态污染物外泄、扩散迁移距离远,危害范围大,对周边及波及的大范围环境造成无法控制的影响,对此类空气污染的灾难事故,国内外均没有有效的防御与处理技术,只能在地面上对事故源头进行扑救,而无法阻止持续泄漏的污染气体在空气中扩散。截止目前,所有核生化事故产生的危害主要是扩散后的气态污染。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这两起灾难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大规模危害与恐慌主要是核污染烟云扩散所致。本实用新型所述过滤吸收防护伞首次提出了在空中拦截并净化污染气体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对突发大规模气态污染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结构简单,将上升的污染烟云捕集、拦截并进行过滤、吸附、催化、净化处理,去除上升空气流中的大部分污染成分,大量减少气态污染物扩散,避免或减轻核生化气体对周边与更远波及区域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包括由悬空烟囱与烟囱悬浮气球、过滤吸收网、防雨伞与雨伞悬浮气球及附件相互连接组成。

所述的悬空烟囱与下系留绳连接,悬空烟囱内部沿气流通道安装数层过滤吸收网,烟囱悬浮气球与悬空烟囱相连并位于悬空烟囱外部,防雨伞与上系留绳连接,雨伞悬浮气球吊挂防雨伞并位于悬空烟囱出口顶端,污染物浓度监测传感器位于悬空烟囱出口,下系留绳与上系留绳通过桥接索连接。

所述的悬空烟囱底部气流入口面积可以覆盖事故源水平投影面积。

所述的防雨伞可以覆盖悬空烟囱出口、烟囱悬浮气球水平投影面积,防止雨水在使用环境下落入或被风吹入过滤吸收网。

所述的烟囱悬浮气球产生的空气浮力大于悬空烟囱及其附件的总质量,可以将悬空烟囱悬吊于事故源上空。

所述的雨伞悬浮气球产生的空气浮力大于防雨伞及其附件的总质量,可以将防雨伞悬吊于悬空烟囱出口上方。

一种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包括由悬空烟囱与烟囱悬浮气球、过滤吸收网、防雨伞与雨伞悬浮气球及附件相互连接组成。结构简单,通过悬空烟囱产生烟囱抽吸效应,过滤吸收网过滤、吸附污染气体成份,防雨伞防雨、防雪,烟囱悬浮气球支撑悬空烟囱浮动在空中,雨伞悬浮气球提供向上的升力,具有去除上升空气流中的大部分污染成分,大量减少气态污染物扩散,避免或减轻核生化气体对周边与更远波及区域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在优选的方案中,悬空烟囱与下系留绳连接,悬空烟囱内部沿气流通道安装数层过滤吸收网,烟囱悬浮气球与悬空烟囱相连并位于悬空烟囱外部,防雨伞与上系留绳连接,雨伞悬浮气球吊挂防雨伞并位于悬空烟囱出口顶端,污染物浓度监测传感器位于悬空烟囱出口,下系留绳与上系留绳通过桥接索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通过雨伞悬浮气球和烟囱悬浮气球提供向上的升力悬浮相互连接的空气污染处理系统与污染源的上空,具有拦截和处理事故现场的上升的污染源。

在优选的方案中,悬空烟囱底部气流入口面积可以覆盖事故源水平投影面积。悬空烟囱产生的抽吸效应将底部的污染气体抽向空中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底部开口面积越大,抽吸效果越好,罩住整个污染源上空可防止污染空气外溢。

在优选的方案中,防雨伞可以覆盖悬空烟囱出口、烟囱悬浮气球水平投影面积,防止雨水在使用环境下落入或被风吹入过滤吸收网。结构简单,防止下雨过程的雨水从悬空烟囱顶部进入到污染源,避免污染源与雨水接触发生再次反应。

在优选的方案中,烟囱悬浮气球产生的空气浮力大于悬空烟囱及其附件的总质量,可以将悬空烟囱悬吊于事故源上空。结构简单,通过浮力大于悬空烟囱及其附件的烟囱悬浮气球可拉紧整个系统垂直于污染源的上空不倾斜,有效保证悬空烟囱的抽吸效应,处理过程更稳定。

在优选的方案中,雨伞悬浮气球产生的空气浮力大于防雨伞及其附件的总质量,可以将防雨伞悬吊于悬空烟囱出口上方。结构简单,通过浮力大于防雨伞及其附件的雨伞悬浮气球,可进一步稳定整个系统的垂直状态,使悬空烟囱的抽吸效应最大化,处理效果更好。

一种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由悬空烟囱与烟囱悬浮气球、过滤吸收网、防雨伞与雨伞悬浮气球及附件相互连接组成,通过悬空烟囱产生烟囱抽吸效应,过滤吸收网过滤、吸附污染气体成份,防雨伞防雨、防雪,烟囱悬浮气球支撑悬空烟囱浮动在空中,雨伞悬浮气球提供向上的升力。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空气污染源上升的污染物无法处理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去除上升空气流中的大部分污染成分,大量减少气态污染物扩散,避免或减轻核生化气体对周边与更远波及区域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系留绳1,上系留绳2,悬空烟囱3,过滤吸收网4,烟囱悬浮气球5,桥接索6,防雨伞7,雨伞悬浮气球8,污染物浓度监测传感器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一种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包括由悬空烟囱3与烟囱悬浮气球5、过滤吸收网4、防雨伞7与雨伞悬浮气球8及附件相互连接组成。结构简单,通过悬空烟囱3产生烟囱抽吸效应,过滤吸收网4过滤、吸附污染气体成份,防雨伞7防雨、防雪,烟囱悬浮气球5支撑悬空烟囱3浮动在空中,雨伞悬浮气球8提供向上的升力,具有去除上升空气流中的大部分污染成分,大量减少气态污染物扩散,避免或减轻核生化气体对周边与更远波及区域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悬空烟囱3与下系留绳1连接,悬空烟囱3内部沿气流通道安装数层过滤吸收网4,烟囱悬浮气球5与悬空烟囱3相连并位于悬空烟囱3外部,防雨伞7与上系留绳2连接,雨伞悬浮气球8吊挂防雨伞7并位于悬空烟囱3出口顶端,污染物浓度监测传感器9位于悬空烟囱3出口,下系留绳1与上系留绳2通过桥接索6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通过雨伞悬浮气球8和烟囱悬浮气球5提供向上的升力悬浮相互连接的空气污染处理系统与污染源的上空,具有拦截和处理事故现场的上升的污染源。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悬空烟囱3底部气流入口面积可以覆盖事故源水平投影面积。悬空烟囱3产生的抽吸效应将底部的污染气体抽向空中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底部开口面积越大,抽吸效果越好,罩住整个污染源上空可防止污染空气外溢。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防雨伞7可以覆盖悬空烟囱3出口、烟囱悬浮气球5水平投影面积,防止雨水在使用环境下落入或被风吹入过滤吸收网4。结构简单,防止下雨过程的雨水从悬空烟囱3顶部进入到污染源,避免污染源与雨水接触发生再次反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烟囱悬浮气球5产生的空气浮力大于悬空烟囱3及其附件的总质量,可以将悬空烟囱3悬吊于事故源上空。结构简单,通过浮力大于悬空烟囱3及其附件的烟囱悬浮气球5可拉紧整个系统垂直于污染源的上空不倾斜,有效保证悬空烟囱3的抽吸效应,处理过程更稳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雨伞悬浮气球8产生的空气浮力大于防雨伞7及其附件的总质量,可以将防雨伞7悬吊于悬空烟囱3出口上方。结构简单,通过浮力大于防雨伞7及其附件的雨伞悬浮气球8,可进一步稳定整个系统的垂直状态,使悬空烟囱3的抽吸效应最大化,处理效果更好。

如上所述的处理空气污染的悬空式过滤吸收防护伞,其作用是,针对核生化事故产生的污染气体,通过过滤吸收防护伞在空中捕集、拦截并净化泄漏的污染气体,切断核生化污染物向空中释放的通道,阻止其大范围扩散,避免或减轻核生化气体对周边与更远波及区域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悬空烟囱3产生烟囱效应,在下方形成抽吸负压,将下方事故源的气态污染物捕获、输送到过滤吸收网4,减少未经过滤处理的气态污染物向外部溢流。过滤吸收网4具有过滤、吸附功能,去除上升气流中的污染气体成份。防雨伞7主要承担防雨、雪的功能,保障过滤吸收网4在雨雪天正常使用。烟囱悬浮气球5为悬空烟囱3及其附件提供向上的拉力,将悬空烟囱3悬吊于事故源上空。雨伞悬浮气球8为防雨伞7及其附件提供向上的拉力,将防雨伞7悬吊于悬空烟囱3出口上方。污染物浓度监测传感器8实时监测透过过滤吸收网3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当该处污染物浓度超过设定值时,表明过滤吸收网4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具有过滤吸附效能,应及时更换过滤吸收网4。

其原理是:当核电站及生化工厂、生化仓库、生化运载工具等发生突发事故后,有危害性气体泄漏、扩散到空中时,将本过滤吸收防护伞展开并移至于事故源上方,捕集、拦截从事故源泄露、上升的气体。这些气体在向上透过过滤吸收防护伞的过滤、吸附材料层的过程中,其污染成分被过滤、吸附、催化处理。经过过滤吸收防护伞的净化处理,排放到外部空气中的气体被去除大部分污染成分,大量减少气态污染物扩散。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