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吹清灰装置及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8458发布日期:2018-12-18 21:24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反吹清灰装置及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反吹清灰装置及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布袋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其采用由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的滤袋,利用纤维织物孔隙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当含尘气体进入布袋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集灰仓,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袋时粉尘被阻留,无法通过滤袋,从而使过滤后的气体得到净化。现有技术提供的布袋除尘器通常具有一个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水平布置的多孔板,多孔板将壳体上部分隔成净气室和过滤室。过滤室内设置多数个垂直连接在多孔板上的滤袋,在壳体底部设置集灰仓,提供含尘气体的进气管连接在集灰仓侧壁上,含尘气体从集灰仓上升到滤袋位置,过滤后从滤袋内部经净气室排出。滤袋底部紧邻集灰仓,在过滤时通过集灰仓收集从滤袋外侧下落的粉尘或尘饼。在滤袋的袋口上方对应设置有清灰装置,清灰装置包括设置在滤袋上方的多支喷吹管,每支喷吹管上设有若干个喷吹孔,每个喷吹孔对准一个滤袋口。清灰时,从脉冲阀喷出的脉冲气流通过喷吹孔的喷射作用射入滤袋,并引入周围的气体,使滤袋产生振动,加上逆气流的作用使滤袋上的粉尘脱落下来,从而完成清灰过程。现有技术中的清灰装置通常是喷吹管单独安装,彼此独立,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不便于拆卸和整体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布袋除尘器清灰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不利于整体管理和拆卸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反吹清灰装置及布袋除尘器,能够实现喷吹管整体拆卸和组装、安装方便且定位准确、密封性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吹清灰装置,所述反吹清灰装置设置在布袋除尘器的净气室侧壁上并延伸到净气室内部,其主体为由若干支平行设置的喷吹支管组成的组合式喷吹管,喷吹支管位于净气室内部且一端正交排布在法兰片上,喷吹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喷吹支管排布在法兰片上的一端通过电磁脉冲阀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连通,另一端封闭,安装时固定在净气室内部的支架上。

法兰片上的喷吹支管通过净气室侧壁上的接口伸入到净气室内,法兰片位于接口外部且与接口处的固定法兰座联接。

所述喷吹支管一端分散排布在法兰片上并构成一条水平线,相邻喷吹支管之间的距离相等。

一种布袋除尘器,至少含有一个过滤单元,过滤单元的壳体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净气室、过滤室及集灰仓;在净气室和过滤室之间设置用于分隔的多孔板,多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气嘴,排气嘴对应对接滤袋的袋口,滤袋的内部与净气室连通,滤袋的外部为过滤室,在每个过滤单元的净气室内设置反吹清灰装置,其主体为由若干支平行设置的喷吹支管组成的组合式喷吹管,喷吹支管位于净气室内部且一端正交排布在法兰片上,喷吹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喷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喷吹支管上的喷咀与排气嘴对应设置,安装时喷咀的轴线对准滤袋中心。

净气室通过提升阀连通出风总管,出风总管连接到风机;在集灰仓侧壁上的进风口连接进气分管,进气分管上安装有进气阀,然后与进气总管连通。

过滤单元的数量为六个,按照两排三列集装在一起,出风总管和进气总管均设置在两排过滤单元之间。

在出风总管和进气总管上安装有差压变送器。

所述布袋除尘器还包括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与每个过滤单元的反吹清灰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喷吹支管集成在一个法兰片上组成组合式喷吹管,实现喷吹支管一体化结构,法兰片上的喷吹支管通过布袋除尘器本体上的接口伸入到净气室内,法兰片与接口处的固定法兰座联接,使组合式喷吹管的组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只需安装法兰片即可完成,减少工作量,而且通过一个法兰片与固定法兰座的配合能够提高密封效果,设备维护更加方便。有利于保证喷吹支管的水平状态和间隔距离,使每支喷吹支管上的喷咀与滤袋口的位置准确对应,喷咀的轴线对准滤袋中心,提高喷咀气流反吹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袋除尘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单个过滤单元的放大图。

图5为反吹清灰装置安装时的示意图。

图6为组合式喷吹管的俯视图。

图7为法兰片的示意图。

图中:1、过滤单元;2、净气室;3、过滤室;4、集灰仓;5、固定法兰座;6、提升阀;7、出风总管;8、多孔板;9、排气嘴;10、滤袋;11、进气总管;12、进气阀;13、喷吹支管;14、法兰片;15、电磁脉冲阀;16、喷咀;17、进气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布袋除尘器由六个过滤单元1组成,按照两排三列集装在一起,布袋除尘器的底部设置脚柱。每个过滤单元1具有独立的壳体,壳体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净气室2、过滤室3及集灰仓4。净气室2位于壳体内的顶部,通过提升阀6连通出风总管7,出风总管7通过风机排出净化后的气体。净气室2和过滤室3之间设置水平布置的多孔板8,多孔板8上设置有若干个成排布置的排气嘴9,排气嘴9对应对接滤袋10的袋口。滤袋10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状袋体,滤袋10的内部与净气室2连通,滤袋10的外部为过滤室3。集灰仓4位于壳体内的底部,呈漏斗形状,在集灰仓4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连接进气分管17,进气分管17上安装有进气阀12,然后与进气总管11连通。在集灰仓4的底部设有出灰口,出灰口对应安装有开关门。出风总管7和进气总管11均设置在两排过滤单元1之间,在出风总管7和进气总管11上安装有差压变送器(图中未示出),差压变送器用于测量出风总管7和进气总管11内气体的压力差。

如图4-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反吹清灰装置设置在每个过滤单元1的净气室2内,所述反吹清灰装置的主体为由若干支平行设置的喷吹支管13组成的组合式喷吹管,每个组合式喷吹管的喷吹支管13的数量为八支。喷吹支管13的一端正交排布在法兰片14上并通过电磁脉冲阀15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连通,另一端封闭,安装时固定在净气室2内部的支架上。法兰片14上的喷吹支管13通过净气室2侧壁上的接口伸入到净气室2内,法兰片14位于接口外部且与接口处的固定法兰座5联接。每支喷吹支管13上设置若干个与排气嘴9对应的喷咀16,喷咀16位于滤袋口上方且喷咀16的轴线对准滤袋10中心。所述布袋除尘器还包括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与出风总管7和进气总管11上的差压变送器及反吹清灰装置连接,可以选择压差控制模式或定时控制模式进行反吹清灰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过滤含尘气体的过程为:将含尘气体由进气总管11经进气阀12通入到过滤单元1的集灰仓4内,含尘气体由集灰仓4向上流动到达过滤室3,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到达过滤室3的滤袋10外部,粉尘被阻留在滤袋10外侧,净化后的气体穿过滤袋10从滤袋10内进入净气室2,再通过提升阀6汇聚到出风总管7,然后通过风机排入大气。

反吹清灰操作的过程为:布袋除尘器的PLC控制系统对一个过滤单元1发出反吹清灰控制信号,反吹清灰装置开始工作。首先关闭提升阀6,切断过滤气流,依次打开电磁脉冲阀15,空气压缩机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喷吹支管13和喷咀16向滤袋口喷入空气,净气室2内大量净化气体在高速压缩空气的引导下形成二次风吹入滤袋10内部,滤袋10由上至下发生膨胀,形成高频振动,附着在滤袋10外侧的粉尘和尘饼发生脱落,沉降一段时间后落到集灰仓4内,该过滤单元1的反吹清灰操作完成。然后关闭该过滤单元1的电磁脉冲阀15,打开提升阀6,继续启动该过滤单元1的过滤操作。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对各个过滤单元1进行反吹清灰操作。

所述布袋除尘器采用的PLC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烟尘处理工艺的不同,选择差压控制模式或定时控制模式来进行反吹清灰。压差控制模式是PLC控制系统根据布袋除尘器的运行阻力发出周期性的反吹清灰信号,布袋除尘器的运行阻力通过出风总管7和进气总管11上差压变送器测得的压力差来表征。随着过滤过程的延续,滤袋10外侧的粉尘不断累积,过滤阻力不断增加,当布袋除尘器的运行阻力达到预设值时,PLC控制系统发出周期性的反吹清灰信号,对过滤单元1逐个执行“反吹清灰——沉降——过滤”的循环操作,直至布袋除尘器的运行阻力低于设定的下限值。如预设值为1200-1500Pa,下限值为1000Pa。压差控制模式可以使布袋除尘器的运行阻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布袋除尘器保持最佳的除尘效率和最低的运行能耗。定时控制模式是PLC控制系统根据经验数值控制布袋除尘器定时实施反吹清灰,一般应用于工况比较稳定的系统中。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