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反应釜的加料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3577发布日期:2019-03-19 22:02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树脂反应釜的加料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尤其是树脂反应釜的加料口。



背景技术:

树脂生产中,原料有液体也有部分固体,如多聚甲醛、苯酐、季戊四醇等,这些原料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生产过程,往往根据类型不同需要添加一些有机溶剂辅料,常规的方法为将树脂反应釜的加料口打开,加入辅料,这种方法需要把生产线上的反应釜停止后再进行添加,不但产生浪费,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易使得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降低。由于树脂反应釜工作一段时间后釜内温度较高,且存在一定的正压,如果直接打开加料口进行加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且树脂反应釜内部的有毒气体泄漏到车间损害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料安全可靠、且在密封环境中加料、无气体泄漏、不影响生产、工作效率高的树脂反应釜的加料口,具体技术方案为:

树脂反应釜的加料口,包括加料罐、加料管、加料阀、进料管、进料阀和搅拌装置;所述加料罐固定在树脂反应釜的顶部,加料罐的顶部装有排气阀和搅拌装置;加料罐的侧面倾斜装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位于加料罐的顶部,进料管上装有进料阀;加料罐的底部装有加料管,加料管上装有加料阀,加料管与树脂反应釜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进料阀,送料装置将辅料输送到进料管中,辅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到加料罐中,送料完成后关闭进料阀,然后打开加料阀,使辅料进入到树脂反应釜中。由于加料罐是密封的,极大的提高了加料时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空气进入到树脂反应釜中氧化树脂。

优选的,所述加料罐的侧面装有视液镜和/或加料罐的内部装有料位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视液镜可以观察加料罐内部的情况。料位计检测加料罐内部辅料的情况,控制辅料的添加量,实现精确添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杆;所述电机固定在加料罐的顶部,电机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上装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末端装有搅拌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防止辅料结块造成辅料添加失败。

优选的,所述加料罐的底部为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有利于辅料进入到加料管,减少加料罐底部的残留。

优选的,所述加料罐的底部装有振动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器使加料罐的锥形底部产生振动,振动将辅料抖到加料管中。

优选的,所述加料罐的顶部装有压力表,底部装有支架,支架固定在树脂反应釜的顶部。

工作时,打开进料阀,送料装置将辅料输送到进料管中,辅料通过进料管进入到加料罐中,送料完成后关闭进料阀。加料时,启动电机,搅拌杆和搅拌片搅拌辅料,然后打开加料阀,使辅料进入到树脂反应釜中,同时启动振动器;当加到要求量时关闭加料阀,由于加料罐是密封的,极大的提高了加料时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空气进入到树脂反应釜中氧化树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树脂反应釜的加料口加料安全可靠、且在密封环境中加料、无气体泄漏、不影响生产、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树脂反应釜的加料口,包括加料罐2、加料管41、加料阀42、进料管31、进料阀32和搅拌装置;所述加料罐2固定在树脂反应釜1的顶部,加料罐2的顶部装有排气阀21和搅拌装置;加料罐2的侧面倾斜装有进料管31,且进料管31位于加料罐2的顶部,进料管31上装有进料阀32;加料罐2的底部装有加料管41,加料管41上装有加料阀42,加料管41与树脂反应釜1相通。

加料罐2的侧面装有视液镜23,加料罐2的内部装有料位计。视液镜23可以观察加料罐2内部的情况,并可以根据树脂反应釜1内部的情况估算辅料的添加量。料位计检测加料罐2内部辅料的情况,控制辅料的添加量,实现精确添加。

加料罐2的底部为锥形。加料罐2的底部还装有振动器24。锥形有利于辅料进入到加料管41,减少加料罐2底部的残留。振动器24使加料罐2的锥形底部产生振动,振动将辅料抖到加料管41中。

加料罐2的顶部装有压力表22,底部装有支架,支架固定在树脂反应釜1 的顶部。

搅拌装置包括电机51、搅拌轴52和搅拌杆53;所述电机51固定在加料罐 2的顶部,电机51与搅拌轴52连接,搅拌轴52上装有搅拌杆53;搅拌杆53 的末端装有搅拌片54。通过搅拌防止辅料结块造成辅料添加失败。

工作时,打开进料阀32,送料装置将辅料输送到进料管31中,辅料通过进料管31进入到加料罐2中,送料完成后关闭进料阀32。加料时,启动电机51,搅拌杆53和搅拌片54搅拌辅料,然后打开加料阀42,使辅料进入到树脂反应釜1中,同时启动振动器24;当加到要求量时关闭加料阀42,由于加料罐2是密封的,极大的提高了加料时的安全性,同时避免空气进入到树脂反应釜1中氧化树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