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加料的V型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0365发布日期:2019-03-14 00: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时加料的V型混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实时加料的V型混合机。



背景技术:

V型混合机系列产品为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它适用于化工、食品、医药、饲料、陶瓷、冶金等行业的粉料或颗料状物料的混合。该机结构合理、简单、操作密闭,进出料方便,料筒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便于清洗,是企业的基础设备之一。目前,该设备需要在生产前进行物料添加,且大多数只能实现固态物料混合,对于固液混合及生产过程中补充物料等方式还无法实现,无法满足先后加料的工艺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可实时加料的V型混合机,以实现固液混合及先后加料等工艺,满足生产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实时加料的V型混合机,主要包括机座、V型料筒,V型料筒上部设有进料端,下部设有出料端,所述V型料筒一侧通过齿轮与驱动组件连接,另一侧与轴承座连接,所述机座中设有由平移机构驱动的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穿过齿轮中间进出于V型料筒,机座中还设有喷淋管,且喷淋管穿过轴承座中心并插入V型料筒内部。

上述方案中,驱动组件由第一电机及皮带组成,齿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电机联动。

进一步的,搅拌装置由第二电机与搅拌器组成,且搅拌器上具有若干软毛刷。

进一步的,平移机构为气缸,且平移机构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喷淋管进料端通过导管与料箱连接。

进一步的,机座上设有出料台,且出料台下方对接出料通道。

进一步的,机座一侧设有与出料通道对接的出料口,且出料口处设置电磁阀门。

进一步的,出料通道中至少设有一段溢流管,且溢流管出口位于机座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针对工艺需求,可操作搅拌装置进出,具有搅拌、碎料功能;

2.设置喷淋管,可进行料液补充,实现固液混合及先后进料;

3.底座中具有出料通道,通过所设置的阀门及溢流管,可方便更换储料桶,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实时加料的V型混合机,主要包括机座1、V型料筒2,V型料筒2上部设有进料端,下部设有出料端,所述V型料筒2一侧通过齿轮21与驱动组件连接,齿轮21为空心齿轮,其通过连接轴与V型料筒连接,同时,连接轴外表面设置轴承于机座1中,驱动组件由第一电机51及皮带52组成,齿轮21通过皮带52与第一电机51联动,从而带动V型料筒2旋转;机座1另一侧与轴承座22连接,所述机座1中设有由平移机构3驱动的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穿过齿轮21中间进出于V型料筒2,机座1中还设有喷淋管4,且喷淋管4穿过轴承座22中心并插入V型料筒2内部,喷淋管4进料端通过导管71与料箱7连接,料箱7中装有抽液泵,通过抽液泵将料液抽取至喷淋管4进行喷淋,可实现料液补充。

上述搅拌装置由第二电机61与搅拌器62组成,且搅拌器62上具有若干软毛刷,搅拌装置62由第二电机61带动旋转,实现搅拌及碎料功能。另外,平移机构3为气缸,且平移机构3与第二电机61固定连接,可通过平移机构3驱动搅拌器62活动于连接轴中间,且进出于V型料筒2,满足不同的工艺需求。

上述机座1上设有出料台8,且出料台8下方对接出料通道80,机座1一侧设有与出料通道80对接的出料口81,且出料口81处设置电磁阀门9,而出料通道80中至少设有一段溢流管801,且溢流管801出口位于机座1侧面,当第一个储料桶装满时,可关闭电磁阀门9,迅速更换新的储料桶,再打开电磁阀门9继续盛装物料,电磁阀门9关闭的过程中,物料可通过溢流管801流出,避免散溢在设备上造成,优选的,可在溢流管801的出口放置另一个储料桶,专门收集溢流的物料即可。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