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乳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8106发布日期:2019-04-20 03:3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旋转乳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乳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旋转机构及固定机构的旋转乳化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旋转乳化装置使多种不互溶的物料进行乳化可以实现连续生产的目的,且所使用的设备便宜。

参阅图1,一种现有能使多种物料乳化的旋转乳化装置1,包含一个外壳11、一个旋转机构12、一个固定机构13及三个导管14。该外壳11包括一个出液口111。该旋转机构12包括一个能受外部驱动而旋转的中心转轴121,及一个分散单元122。该分散单元122具有一个连接该中心转轴121的分散基壁1221,及两个与该中心转轴121共轴设置且高度相同的旋转环壁1222。该固定机构13包括一个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旋转环壁1222间且与该中心转轴121共轴设置的固定环壁131。该位于最内侧的旋转环壁1222与该分散基壁1221界定出一个容液空间15。所述导管14从该外壳11外部延伸至该容液空间15。当使用者欲乳化多种物料时,会先使该中心转轴121进行旋转,同时从所述导管14通入欲乳化的多种物料至该容液空间15中进行混合而形成混合流体后,于该容液空间15内的混合流体会随着离心力的驱动,由内到外依序在该位于最内侧的旋转环壁1222、该固定环壁131及该位于最外侧的旋转环壁1222上进行乳化而得到乳化液体,最后该乳化液体可由该出液口111排出。

虽然现有的旋转乳化装置1能使多种物料乳化,然而,乳化过程中,由于其越靠近内侧(中心转轴)的部分离心力越弱,而使混合流体会在位于最内侧的该旋转环壁1222的内壁面与该分散基壁1221邻近该位于最内侧的旋转环壁1222的壁面上累积形成较厚的混合流体层后,才能向外越过所述旋转环壁1222,造成微观混合的程度偏低,此外,在乳化装置操作完成后,该容液空间15内容易残留部分混合流体,进而使原料耗损的成本增加,且会增加在后续操作程序中乳化液体被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乳化过程中产生微观混合的程度较高,且于乳化装置操作完成后,其容液空间内不易残留混合流体的旋转乳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包含外壳、旋转机构、固定机构及至少一导管。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个在其轴向上延伸出所述外壳的中心转轴,及一个位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相间隔的分散单元,该分散单元具有一个连接该中心转轴的分散基壁,及数个彼此相间隔且与该中心转轴共轴设置并分别由该分散基壁朝上延伸的旋转环壁,每一个旋转环壁顶端低于相邻且位于其外侧的另一个旋转环壁顶端,该位于最内侧的旋转环壁与该分散基壁界定出一个容液空间。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由所述外壳朝下延伸的内固定环壁,该至少一个内固定环壁围绕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旋转环壁间,并延伸超过相邻且位于其内侧的旋转环壁顶端。

该至少一个导管从所述外壳外部延伸至该容液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每两个旋转环壁间皆仅设置有一个内固定环壁。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一个由所述外壳朝下延伸的外固定环壁,该外固定环壁围绕设置于该位于最外侧的旋转环壁外,并延伸超过该位于最外侧的旋转环壁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该至少一个内固定环壁与该外固定环壁的延伸长度是由内向外逐渐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所述外壳包括一个位在其底部并连通其内部与外部的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该分散基壁是在该中心转轴的径向上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每一个旋转环壁是在该中心转轴的轴向上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包含数个彼此相间隔的导管,以分别导入多种物料至该容液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离心力越靠近内侧(中心转轴)的部分越弱,所以本实用新型设计为每一旋转环壁顶端低于相邻且位于其外侧的另一旋转环壁顶端,因而乳化过程中,位于该容液空间内的混合流体只会在所述旋转环壁之内壁面上形成较薄的混合流体膜,所以产生微观混合的程度较高,且于乳化装置操作完成后,混合流体也不易残留在该容液空间内,故能减少原料耗损的成本且同时能降低后续操作程序中乳化液体被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个现有旋转乳化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乳化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乳化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就以下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旋转乳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于乳化装置操作完成后,混合流体不易残留在其容液空间内。该旋转乳化装置包含一个外壳2、一个旋转机构3、一个固定机构4及三个导管5。

该外壳2包括一个位在其底部并连通其内部与外部的出液口21。

该旋转机构3包括一个在其轴向上延伸出该外壳2且能受外部驱动而旋转的中心转轴31,及一个位在该外壳2内且与该外壳2相间隔的分散单元32。该分散单元32具有一个连接该中心转轴31且是在该中心转轴31的径向上延伸的分散基壁321,及两个彼此相间隔且与该中心转轴31共轴设置并分别由该分散基壁321朝上延伸的旋转环壁322,该两个旋转环壁322依据设置关系由内向外分别依序为一个第一旋转环壁3221及一个第二旋转环壁3222。该第一旋转环壁3221顶端低于相邻且位于其外侧的第二旋转环壁3222顶端,并该第一与第二旋转环壁3221,3222皆是在该中心转轴31的轴向上延伸。该位于最内侧的旋转环壁322(即第一旋转环壁3221)与该分散基壁321界定出一个容液空间6。

该固定机构4包括一个内固定环壁41及一个外固定环壁42。该内固定环壁41与该外固定环壁42分别是由该外壳2的顶部朝下延伸并与该中心转轴31共轴设置,且分别与该外壳2顶部垂直。该内固定环壁41的延伸长度大于该外固定环壁42的延伸长度。该内固定环壁41是围绕设置于相邻的该第一旋转环壁3221与该第二旋转环壁3222间,并延伸超过相邻且位于其内侧的第一旋转环壁3221顶端。该外固定环壁42是围绕设置于该外壳2与该位于最外侧的旋转环壁322(即第二旋转环壁3222)间,并延伸超过该第二旋转环壁3222顶端。

所述导管5彼此相间隔,且是从该外壳2外部延伸至该容液空间6,以分别导入多种物料至该容液空间6。

利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旋转乳化装置乳化多种物料时,会先驱动该中心转轴31进行旋转,以使该分散单元32的该分散基壁321与所述旋转环壁322相对于该外壳2旋转。于旋转同时,从所述导管5通入欲乳化的多种物料至该容液空间6中进行混合而形成混合流体。此时,于该容液空间6内的混合流体即会因旋转所造成之离心力的驱动,由内到外依序与该第一旋转环壁3221、该内固定环壁41、该第二旋转环壁3222及该外固定环壁42接触,并于接触同时进行乳化而得到乳化液体。最后,该乳化液体再借由该出液口21排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旋转乳化装置,其该第一旋转环壁3221顶端较低,因而乳化过程中,位于该容液空间6内的混合流体容易随着离心力向外越过所述第一旋转环壁3221,而只会在所述旋转环壁322的内壁面上形成较薄的混合流体膜,所以产生微观混合的程度较高,且于完成前述的乳化装置操作后,混合流体也不易残留在该容液空间6内,又其第二旋转环壁3222由该分散基壁321朝上延伸的长度较长,也会产生较好的乳化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旋转乳化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的旋转乳化装置存在的问题,包含乳化过程中产生微观混合的程度偏低,以及于乳化装置操作完成后,容液空间内仍会残留混合流体。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旋转乳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相似,其差别在于,本第二实施例的旋转机构3包括三个旋转环壁322,且该固定机构4包括两个内固定环壁41。所述旋转环壁322依据设置关系由内向外分别依序为一个第一旋转环壁3221、一个第二旋转环壁3222及一个第三旋转环壁3223。所述内固定环壁41依据设置关系由内向外分别依序为一个第一内固定环壁411及一个第二内固定环壁412。该第一内固定环壁411、该第二内固定环壁412与该外固定环壁42的延伸长度是由内向外逐渐减少。

该第一旋转环壁3221顶端低于相邻且位于其外侧的第二旋转环壁3222顶端,该第二旋转环壁3222顶端低于相邻且位于其外侧的第三旋转环壁3223顶端,并该第一、第二与第三旋转环壁3221,3222,3223皆是在该中心转轴31的轴向上延伸。该第一内固定环壁411是围绕设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旋转环壁3221与第二旋转环壁3222间,并延伸超过相邻且位于其内侧的第一旋转环壁3221顶端。该第二内固定环壁412是围绕设置于两个相邻的第二旋转环壁3222与第三旋转环壁3223间,并延伸超过相邻且位于其内侧的第二旋转环壁3222顶端。该外固定环壁42是围绕设置于该外壳2与该最外侧的第三旋转环壁3223间。

利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旋转乳化装置乳化多种物料与利用该第一实施例的旋转乳化装置乳化多种物料的操作差异在于,本第二实施例于该容液空间6内的混合流体会因旋转所造成之离心力的驱动由内到外依序与该第一旋转环壁3221、该第一内固定环壁411、该第二旋转环壁3222、该第二内固定环壁412、该第三旋转环壁3223及该外固定环壁42接触,并于接触同时进行乳化。

需再补充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旋转乳化装置的旋转环壁322与内固定环壁41的数量不局限于该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所示例的数量,其可依据需求再增加其旋转环壁322与内固定环壁41的数量。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旋转乳化装置的旋转环壁322的数量可增加为四个,其内固定环壁41的数量同时可增加为三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乳化装置由于每一个旋转环壁322顶端低于相邻且位于其外侧的另一个旋转环壁322顶端,因而乳化过程中,位于该容液空间内的混合流体随着离心力向外越过所述旋转环壁,而会在所述旋转环壁的内壁面上形成较薄的混合流体膜,所以产生微观混合的程度较高,且于乳化装置操作完成后,混合流体也较不易残留在该容液空间6内,所以除了能减少原料耗损的成本外,也能降低后续操作程序中乳化液体被污染的风险。因此,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