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7802发布日期:2019-01-15 23:1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泥机,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适用于给排水工程中水厂或污水处理厂的辐流式(圆形)沉淀池的污泥刮集和排除的设备,主要有周边传动刮泥机和中心传动刮泥机等。

周边传动刮泥机是把传动装置布置在沉淀池的边缘上,一般采用对称布置,特点是运行平稳,稳定性好,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较为严格,需要两套驱动装置同步运行,中心须有一个电刷完成交流电的传导工作,传动效率低,保养要求高。如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双轨式刮泥机,公告号:CN204745761U,公告日:2015年11月11日。

中心传动刮泥机把传动装置设在中部,设备直接由减速电机驱动,特点是传动环节少,机械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维护管理方便,运行平稳,缺点是中心传动受力集中,易出现过载现象,泥量过多或异物卡塞会导致传动过扭,刮板、刮臂变形。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刮泥机,公告号:CN207169128U,公告日:2018年04月03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改进现有中心传动刮泥机的结构,使其处理效果好,维护管理方便,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包括工作桥、中心导流筒、搅拌轴、刮臂和刮泥板,所述工作桥下端与工作桥加强桁架相连;所述中心导流筒下端外侧通过导流筒固定管与工作桥加强桁架相连;所述搅拌轴为空心管,其下端置于底座中,底座下端经底座支撑与沉淀池池底相连;沿着刮臂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着多块彼此独立的刮泥板,每一块刮泥板下端通过螺栓与刮泥橡胶板相连;所述刮臂与搅拌轴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管状件,其下端为安装法兰面。

优选地,所述底座支撑为管状件,其上端为安装圆盘面,且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腔与底座支撑内腔连通,底座支撑侧壁上开有排泥孔。

优选地,所述刮臂长度方向与刮泥板平面有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刮泥橡胶板下端距离沉淀池池底50mm,所述刮泥板下端距离沉淀池池底距离大于等于180mm。

优选地,所述刮臂与搅拌轴之间有多根钢丝绳,每根钢丝绳上设置有钢丝绳张紧装置。

优选地,所述刮臂数量大于等于两套,且沿搅拌轴周向等夹角分布。

优选地,不同的所述刮臂之间设置有刮臂固定桁架。

优选地,驱动搅拌轴的电机与过扭保护装置相连,确保设备过载时发出警报。

优选地,搅拌轴与提升装置连接,便于搅拌轴卡塞时维修清理。

优选地,底座支撑外壁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一端与底座支撑焊接,另一端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池体上,起到固定底座及底座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泥量过多时处理效果依然稳定。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池体大小及水中污泥含量改变刮臂的数量,例如刮臂可设置2、3或5套;

(2)维护管理方便,运行平稳。由于池底泥沙极多,环境极差,本实用新型的主轴(即搅拌轴)采用钢度大的管式构造,池底不设轴承,采用底座及底座支撑来固定搅拌轴下部,但底座轴向不受力,底座具有排泥功能,避免泥沙堆积影响运行。因底部泥沙过多,泥沙进入底座里面可能会影响搅拌轴运行,因此采用底座内腔和底座支撑内腔连通的方式,同时在底座支撑侧壁开通排泥孔,确保泥沙有排出通道。例如在底座和底座支撑中心连接处开一通孔,作为排泥孔,泥就会掉进底座支撑管里,再通过底座支撑侧壁上的排泥孔排出。

(3)工作安全可靠。刮泥橡胶板用螺栓连接在刮泥板上,使刮泥设备与池底软连接,不会出现托底现象,造成设备变形或损坏;设备设有过扭保护装置,当过扭值超限时能自动停机报警;设备设有提耙功能,当底部有异物卡塞时可将整个设备往上提升,使设备工作安全可靠;

(4)设备刚度高。工作桥下增设加强桁架,刮臂与搅拌轴之间增加了钢丝绳,刮臂与刮臂之间增加了刮臂固定桁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为图2中的A-A剖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未画出刮臂);

图3为图1中B-B截面的示意图(包括刮臂、刮泥板、刮臂固定桁架);

图4为刮臂固定桁架示意图;

图5为底座和底座支撑剖面局部示意图;

图中:1-中心导流筒;2-钢丝绳;3-钢丝绳张紧装置;4-刮泥板;5-刮臂;6-底座支撑;7-底座;8-搅拌轴;9-护栏;10-工作桥加强桁架;11-减速电机;12-导流筒固定管;13-进水管;14-工作桥;15-刮臂固定桁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包括工作桥14,工作桥14上设置有护栏9,工作桥14上还布置有减速电机11,减速电机11与搅拌轴8的上端相连,搅拌轴8穿过中心导流筒1,中心导流筒1的侧面与进水管13连通,其中a为进水口。中心导流筒1下方且与搅拌轴8相连着5套刮臂5,刮臂5沿搅拌轴8周向等夹角分布,刮臂5由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下两根钢管构成,两根钢管的一端经法兰与搅拌轴8相连,另一端经角钢或槽钢固定。如图4所示,不同的所述刮臂5之间设置有刮臂固定桁架15。沿着刮臂5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着的多块彼此独立的刮泥板4,刮泥板4经两根角钢连接至刮臂5的上、下两根钢管的外侧,每一块刮泥板4下端通过螺栓与刮泥橡胶板相连,其中,工作桥14下端与工作桥加强桁架10相连;中心导流筒1下端外侧通过导流筒固定管12与工作桥加强桁架10相连;搅拌轴8为空心管,其下端置于底座7中,底座7下端经底座支撑6与沉淀池池底(集泥槽底)相连。

如图1所示,刮臂5与搅拌轴8之间通过钢丝绳2相连,具体来说,刮臂5与搅拌轴8之间有2根钢丝绳2,每根钢丝绳2上设置有钢丝绳张紧装置3。刮泥橡胶板下端距离沉淀池池底50mm,刮泥板4下端距离沉淀池池底距离大于等于180mm。刮泥板4外沿线速度要求为2-3m/min,刮泥板4重叠宽度要求为100mm。

如图5所示,底座7为管状件,其下端为安装法兰面。底座支撑6为管状件,其上端为安装圆盘面,且通过螺栓与底座7相连。进一步,底座7下端面中心开孔,底座支撑6上端面开有与该孔同轴孔,确保底座7内腔和底座支撑6内腔连通,底座支撑6侧壁上开有排泥孔,且底座支撑6侧壁经固定管与沉淀池底连接。

如图3所示,刮臂5长度方向与刮泥板4平面有一夹角。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处理流程为:污水通过进水管13流入中心导流筒1后流向周边溢水槽,随着流速的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被分离而沉淀于池底,减速电机11工作带动刮泥机旋转,底部的刮泥板4将沉降的污泥刮集到集泥槽后,靠静水压力将其从预埋在池底的3根污泥管b中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