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炭辅助切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168发布日期:2019-01-15 23:2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制炭辅助切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制炭辅助切断机构。



背景技术:

机制炭又名人造炭、再生炭、无烟清洁炭,是以木质碎料挤压加工成的炭质棒状物。棒炭原料来源广泛,稻壳、花生壳、棉壳、玉米芯、玉米杆、高粱杆等皆可用作原料生产棒炭,以锯末、刨花、竹屑为最佳。它密度大,热值高,无烟、无味、无污染、不爆炸、易燃,是国际上公认的绿色环保产品。

机制炭的生产过程是先将木质碎料挤压加工成的棒状物(半成品),然后在到炭化炉中进行炭化,最终形成机制炭成品。在挤出机上,出料口上连续不断挤出物料。而如何对挤出机上挤出的连续物料进行切断形成长度一致、断面平整的棒状物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方式是在挤出机出料口的延伸方向前方设置一个弧形导料槽,由于挤出机上挤出的连续物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脆性,在弧形导料槽的弯折作用下,容易被折断,但折断的断面不规则,而且被折断的长度不一致,导致机制炭产品的一致性差,卖相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制炭辅助切断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制炭辅助切断机构,包括一圆形壳体、一扣合于所述壳体前端上的端盖以及一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及端盖中部各设有一供机制炭薪棒通过的通孔,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一对导向滚轮,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的内径和所述通孔的直径相一致形成机制炭薪棒通道,所述内环和外环上还设有多对相互对应的连接孔,每对所述连接孔上插接有一切断钉,所述切断钉中部设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侧为弧形并抵接于所述外环内侧,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内环外侧之间的切断钉上还套置有一弹簧,所述壳体和外环之间还设有一弹性拉片,所述弹性拉片环绕外环外侧一周且其两端都经所述导向滚轮延伸出所述开口,各所述切断钉的外端都与所述弹性拉片的内侧相抵接,所述弹性拉片的两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壳体后端还设有一用于和机制炭挤出机构挤出口相连接的连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环、外环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拉片为弹性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所述弹性拉片的两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辅助弧形导料槽对机制炭进行切断,保证了机制炭产品长度的一致性,且断口较为齐整,卖相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机制炭辅助切断机构,包括一圆形壳体1、一扣合于所述壳体1前端上的端盖2以及一驱动机构,所述壳体1及端盖2中部各设有一供机制炭薪棒通过的通孔3,所述壳体1的一侧还设有一开口4,所述开口4上设有一对导向滚轮5,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通孔3同轴设置的内环6和外环7,所述内环6的内径和所述通孔3的直径相一致形成机制炭薪棒通道,所述内环6和外环7上还设有多对相互对应的连接孔,每对所述连接孔上插接有一切断钉8,所述切断钉8中部设有一限位部9,所述限位部9的外侧为弧形并抵接于所述外环7内侧,所述限位部9和所述内环6外侧之间的切断钉8上还套置有一弹簧10,所述壳体1和外环7之间还设有一弹性拉片11,所述弹性拉片11环绕外环7外侧一周且其两端都经所述导向滚轮5延伸出所述开口4,各所述切断钉8的外端都与所述弹性拉片11的内侧相抵接,所述弹性拉片11的两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壳体1后端还设有一用于和机制炭挤出机构挤出口相连接的连接端12。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内环6、外环7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拉片11为弹性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所述弹性拉片11的两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1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端固定于机制炭挤出机构的挤出口上,工作时,气缸间歇启动拉动弹性拉片,弹性拉片收缩并压迫切断钉向内环内侧延伸,在机制炭薪棒上刺出一圈小孔,穿刺完成后活塞杆复位,切断钉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弹性拉片在活塞杆和切断钉共同作用下也复位,等待下一次穿刺;由于机制炭薪棒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脆性,机制炭薪棒直接被切断或在弧形导料槽作用下由该圈小孔处被折断,保证了机制炭产品长度的一致性,且断口较为齐整,卖相佳。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