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吸尘车清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5211发布日期:2019-01-18 19:4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式吸尘车清灰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车机械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吸尘车清灰机构。



背景技术:

吸尘车是采用专利技术研制的新产品,它改变了以往清扫车用盘刷滚动刷扫的传统方式,而全部采用气流来完成作业,利用气流运动方式将粉尘和垃圾收集储存起来,因此效率很高。吸尘车可有效减少粉尘污染,提高空气质量,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吸尘机构在工作的工程中,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口袋型滤袋,在通过滤袋的缝隙时,灰尘被捕集在滤袋上,并在网孔中产生“架桥现象”。随着含尘气流不断通过滤袋的纤维间隙,纤维间的“架桥现象”不断加强,一段时间后,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慢慢会造成滤袋间隙堵塞,目前滤袋上的灰尘是依靠车辆行走时振动除去的,车辆行驶的振动将力量传递给滤袋中间的帘弹簧,帘弹簧产生颤动,除掉滤袋附着的灰尘,灰尘的去除效果受道路平稳情况影响很大,目前实际中城市路况都十分平坦,而且作业行驶速度在5-15KM/小时,导致滤袋除尘效果很差,附着在滤袋上的灰尘增加,导致透气性变差,影响风机吸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吸尘车清灰机构,通过脉动冲击机构锤击传动杆,传动杆致使滤袋中的帘弹簧颤动,从而有效除去滤袋上附着的灰尘,不再只依靠客观因素决定,提高清灰效率,优化吸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式吸尘车清灰机构,包括支板、过滤单元、传动杆、振动器,所述支板设于过滤单元的上端两侧,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支撑杆、滤袋、帘弹簧,所述支撑杆设于两侧的支板之间,所述帘弹簧设于滤袋中间,所述滤袋的顶端固定于支撑杆上,所述滤袋的底端通过卡环与传动杆连接,相邻卡环之间设有套管;所述传动杆的一侧顶端设有端板,所述端板的外侧隔空设有脉动冲击机构,所述脉动冲击机构包括冲击锤、冲击杆、振动器,所述冲击锤固定于冲击杆上,所述冲击杆连接振动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传动杆之间竖向设有若干个滤袋,所述滤袋的底端端口呈圆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卡环镶嵌于滤袋底端后套放于传动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脉动冲击机构锤击传动杆,传动杆致使滤袋中的帘弹簧颤动,从而有效除去滤袋上附着的灰尘,不再只依靠客观因素决定,提高清灰效率,优化吸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式吸尘车清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板,2、支撑杆,3、过滤单元,4、滤袋,5、帘弹簧,6、卡环,7、套管,8、传动杆,9、冲击锤,10、振动器,11、端板,12、冲击杆,

13、脉动冲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干式吸尘车清灰机构,包括支板1、过滤单元3、传动杆8、振动器10,支板1设于过滤单元3的上端两侧,过滤单元3包括支撑杆2、滤袋4、帘弹簧5,支撑杆2设于两侧的支板1之间,帘弹簧5设于滤袋4中间,滤袋4的顶端固定于支撑杆2上,滤袋4的底端通过卡环6与传动杆8连接,相邻卡环6之间设有套管7,其中;传动杆8的一侧顶端设有端板11,端板11的外侧隔空设有脉动冲击机构13,脉动冲击机构13包括冲击锤9、冲击杆12、振动器10,冲击锤9固定于冲击杆12上,冲击杆12连接振动器10。

其中,支撑杆1与传动杆8之间竖向设有若干个滤袋4,滤袋4的底端端口呈圆锥形。

其中,卡环6镶嵌于滤袋4底端后套放于传动杆8上。

具体过程中,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口袋型滤袋4,在通过滤袋4的缝隙时,灰尘被捕集在滤袋4上,随着含尘气流不断通过滤袋4的纤维间隙,一段时间后,在滤袋4表面形成粉尘层,此时机械式的脉动冲击机构13以一定的频率脉动冲击于滤袋4连接的传动杆8,传动杆8致使帘弹簧5颤动,从而有效去除滤袋4上的灰尘,保证滤袋4的透气性,从而保证干式吸尘机的吸尘效果。

其中,套管7可以有效实现滤袋4之间的分割,保证滤袋4与滤袋4之间的有一定的间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性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