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击打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380发布日期:2019-01-29 18:2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滤芯击打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除尘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滤芯击打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中有较多的粉尘,气体中的粉尘如果不经过滤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现在的布袋式、旋风分离式、静电除尘等除尘设备在过滤气体粉尘的过程中,其过滤设备都是静态过滤,粉尘附着在过滤器的滤芯上,实现对气体中粉尘的过滤。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造成滤芯堵塞,进而影响气体过滤的效果,因此需要定期清理滤芯。

传统的清理方式,由于过滤器在工作过程中不能清理滤芯上的粉尘,因此在清理滤芯是必须停止工作,将整个过滤器拆卸,再利用空气喷枪或毛刷清楚滤芯上附着的粉尘,甚至需要更换滤芯,此清理方式不仅造成人工、时间及材料的浪费,并且在多次拆装滤芯之后会影响过滤器的密闭性,缩短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滤芯击打除尘装置,达到在需要对滤芯进行清洁时,不需要拆卸过滤器,就能清除滤芯上吸附的灰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滤芯击打除尘装置,包括外壳和吊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滤芯,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击打除尘装置,所述击打除尘装置包括击打杆、拨动杆、动力源和弹簧,所述击打杆能够绕其中部摆动,所述拨动杆由所述动力源驱动旋转,所述弹簧一端设于所述外壳,另一端连接所述击打杆的受力端,所述拨动杆在旋转时做“拨动杆旋转至和击打杆的受力端接触-拨动杆带动击打杆摆动-击打杆拉伸弹簧-拨动杆瞬间离开击打杆-弹簧回位收缩带动击打杆瞬间复位进而敲击滤芯”的周期性循环运动。

优选的,所述击打杆敲击所述滤芯的一端设有击打锤。

优选的,所述击打锤与所述击打杆垂直,且击打锤位于击打杆的摆动方向的切线上。

优选的,所述击打锤为橡胶软垫或所述击打锤外包裹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滤芯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有泡沫棉。

优选的,所述泡沫棉通过钣金件压紧。

优选的,所述钣金件包括第一钣金和与其固接的第二钣金,所述第一钣金固定于所述滤芯,所述第二钣金固定于所述外壳,所述滤芯通过所述第一钣金和所述第二钣金悬吊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泡沫棉夹持于所述第一钣金和所述第二钣金之间。

优选的,所述击打除尘装置还包括旋转座,所述击打杆中部设有与所述击打杆垂直的轴,该轴并与所述旋转座插接,所述击打杆绕该轴摆动。

优选的,所述击打除尘装置设于所述外壳内部靠近所述滤芯下端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击打除尘装置,拨动杆在旋转时做“拨动杆旋转至和击打杆的受力端接触-拨动杆带动击打杆摆动-击打杆拉伸弹簧-拨动杆瞬间离开击打杆-弹簧回位收缩带动击打杆瞬间复位进而敲击滤芯”的周期性循环运动,实现自动周期性循环敲击滤芯除尘,实现不需要拆卸过滤器,就能清除滤芯上吸附的灰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击打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击打除尘装置去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拨动杆刚接触击打杆时的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拨动杆推动击打杆转动时的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拨动杆脱离击打杆时的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滤芯击打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1、外壳;2、滤芯;31、旋转座;32、击打杆;33、拨动杆;34、弹簧;35、弹簧固定片;36、击打锤;41、第一钣金;42、第二钣金;5、泡沫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滤芯2击打除尘装置,包括外壳1和吊装于外壳1内部的滤芯2,滤芯2用于过滤气体中的粉尘,外壳1用于达到密闭的功能,尽可能使得灰尘不会向外界飘散。外壳1内部设有击打除尘装置,优选的,击打除尘装置设置在外壳1内部靠近滤芯2下端的地方,需过滤的气体从下往上经过滤芯2,滤芯2下端的粉尘最多,击打除尘装置设置在靠近滤芯2下端的地方,能够更好地提高除尘效果。击打除尘装置包括旋转座31、击打杆32、拨动杆33、动力源和弹簧34,旋转座31设于外壳1内部。击打杆32中部设有于击打杆32垂直的轴并与旋转座31插接,击打杆32可围绕轴在旋转座31上做摆动。拨动杆33由动力源驱动进行缓慢的旋转。动力源优选为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动力源也可为其他可驱动拨动杆33旋转的装置。外壳1内侧设有弹簧34固定片,弹簧34一端连接弹簧34固定片,弹簧34另一端连接击打杆32的受力端。

如图4至图6所示,当拨动杆33旋转至与击打杆32接触时,拨动杆33拨动击打杆32的受力端且拨动杆33继续旋转,击打杆32被拨动杆33带动围绕轴在旋转座31上旋转,击打杆32旋转使得弹簧34被拉伸。在拨动杆33旋转过程中,拨动杆33的拨动端会逐渐推动击打杆32的摆动,在这个过程中,弹簧34将被持续拉伸至最长,此时,击打杆32的摆动角度达到最大临界值,随后拨动杆33的拨动端瞬间离开击打杆32的受力端,击打杆32受弹簧34被拉伸产生的回弹力的驱动,击打杆32的打击端以较快的速度复位且有力地敲击滤芯2,达到振动滤芯2进行除尘地目的。拨动杆33在继续旋转至和击打杆32地受力端再一次接触时,将会产生下一个“拨动杆33带动击打杆32摆动-击打杆32拉伸弹簧34-拨动杆33脱瞬间离开击打杆32-弹簧34回位收缩带动击打杆32瞬间复位进而敲击滤芯2”的敲击过程,从而实现周期性循环的敲击除尘。

作为优选的,击打杆32敲击滤芯2的击打端设有击打锤36,击打锤36与击打杆32垂直设置,且击打锤36位于击打杆32摆动方向的切线上。击打锤36能够有效增强击打杆32的击打力度,提升除尘效果。击打锤36为橡胶软垫,或击打锤36外包裹有橡胶软垫,这都可可以减少击打杆32和滤芯2之间的相互磨损,以及有效地减小敲击产生地噪音。

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为了实现防尘密封,滤芯2与外壳1地连接处设有第一钣金41、第二钣金42和若干处泡沫棉5,第一钣金41与滤芯2固定,第二钣金42与外壳1固定。滤芯2通过第一钣金41和第二钣金42悬吊与外壳1内,若干处泡沫棉5被夹持于第一钣金41于第二钣金42之间,实现对滤芯2的安装及密封。此外,由于泡沫棉5是软性的,从而在对滤芯2进行敲击时也能实现有效的密封。并且泡沫棉5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吸振的效果,从而减小敲击产生的噪音。

工作原理:含有灰尘的气体从外壳1下端吸入外壳1内部,经滤芯2过滤后,干净气体从外壳1上部排出,灰尘吸附在滤芯2外侧,通过击打杆32对滤芯2的敲击,灰尘被震落且聚集在外壳1下部,可以定期进行清理或回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