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8435发布日期:2019-01-15 23:1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常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在排入大气前应采取净化措施处理,使之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这一过程称为废气净化。常用的废气净化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四种。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系统,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盛放吸附液的第一外壳、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外壳内的转动装置,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外壳内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转动轴、多个沿转动轴间隔设置的叶片、用于驱动所述的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一外壳内壁还设置有多个密封件,所述的叶片的位于第一液位以上部分通过所述的密封件与所述的第一外壳内壁相密封,且所述的叶片与所述的密封件能够相对滑动,多个所述的密封件将所述的第一外壳间隔为多个沿X轴方向排布的腔体,所述的第一外壳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废气入口及一第一废气出口,废气从第一废气入口进入后依次穿过多个叶片后从第一废气出口排出,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的第二外壳设置有供被净化气体进入的第二废气入口、供被净化气体排出的第二废气出口,所述的第二外壳内设置有多层层叠设置的碳吸附层,相邻的碳吸附层之间具有一空隙,多层碳吸附层通过多个阻挡板首尾连接形成用于净化气体的吸附面,所述的第二废气入口和第二废气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的吸附面的两侧,位于最上端和最下端的碳吸附层通过阻挡板与第二外壳的内壁相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二废气入口与所述的第一废气出口相连通,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二外壳相连通的干燥箱,所述的干燥箱内设置有干燥层,所述的干燥箱的气体入口位于所述的干燥层的下侧,所述的干燥箱的干燥气体出口位于所述的干燥层的上侧。

优选地,多层所述的碳吸附层为层叠设置的第一碳吸附层、第二碳吸附层、第三碳吸附层和第四碳吸附层,多个阻挡层包括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第三阻挡板、第四阻挡板、第五阻挡板,所述的第一碳吸附层的一端部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阻挡板,所述的第一阻挡板将第一碳吸附层与第二外壳的内壁相封闭,所述的第一碳吸附层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二阻挡板与所述的第二碳吸附层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碳吸附层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三阻挡板与所述的第三碳吸附层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三碳吸附层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四阻挡板与所述的第四碳吸附层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碳吸附层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五阻挡板与所述的第二外壳的内壁相封闭连接,所述的第一碳吸附层、第二碳吸附层、第三碳吸附层和第四碳吸附层沿水平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叶片为透气的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的叶片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外壳内壁之间具有供吸附液通过的间隙,所述的叶片呈圆形,所述的叶片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废气出口处设置有一除雾回流装置,所述的除雾回流装置用于阻挡废气中分吸附液,并将阻挡的吸附液回流至所述的第一外壳内,所述的第一外壳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吸附液添加口及位于所述的第一外壳底部的第一吸附液排出口,所述的第一吸附液排出口设置有第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外壳内壁上端的多个用于向下喷洒吸附液的喷头,所述的喷头位于所述的碳吸附层的上侧,所述的喷淋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吸附液的管道,所述的喷头与所述的管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外壳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吸附液排出的第二吸附液排出,所述的第二吸附液排出位于多个所述的碳吸附层的下侧,所述的第二吸附液排出口与所述的管道通过一第一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上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的第二外壳内的吸附液循环输送至所述的管道内的第一水泵。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箱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干燥箱底部的液体出口,所述的液体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外壳内还设置有液位计。

本申请的一种废气处理系统,转动的叶片吸附有吸附液,对废气进行吸收处理,叶片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吸附第一外壳内的吸附液,防止叶片上的吸附液过多吸收废气而出现饱和的现象,废气依次通过多个叶片,进行充分吸收后再排出,从第一废气出口排出的废气经过第二壳体内的碳吸附层进一步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过干燥箱进一步干燥,将气体中的液体进一步排出,得到干净且干燥的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外壳;11、第一废气入口;12、第一废气出口;13、第一吸附液添加口;14、第一吸附液排出口;141、第一阀门;21、转动轴;22、叶片; 23、驱动电机;24、密封件;3、除雾回流装置;4、第二外壳;41、第二废气入口;42、第二废气出口;43、第二吸附液排出口;61、碳吸附层;62、阻挡板;5、管道;51、喷头;7、第一连接管道;71、第一水泵;8、干燥箱;81、干燥气体出口;82、液体出口;83、干燥层;9、第二连接管道;91、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如图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系统,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盛放吸附液的第一外壳1、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外壳1内的转动装置,所述的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外壳1内的沿X轴方向设置的转动轴21、多个沿转动轴21间隔设置的叶片22、用于驱动所述的转动轴21转动的驱动电机23,所述的第一外壳1内壁还设置有多个密封件24,所述的叶片22的位于第一液位以上部分通过所述的密封件24与所述的第一外壳1内壁相密封,且所述的叶片 22与所述的密封件24能够相对滑动,多个所述的密封件24将所述的第一外壳 1间隔为多个沿X轴方向排布的腔体,所述的第一外壳1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废气入口11及一第一废气出口12,废气从第一废气入口11进入后依次穿过多个叶片22后从第一废气出口12排出,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外壳4,所述的第二外壳4设置有供被净化气体进入的第二废气入口41、供被净化气体排出的第二废气出口42,所述的第二外壳4内设置有多层层叠设置的碳吸附层 61,相邻的碳吸附层之间具有一空隙,多层碳吸附层61通过多个阻挡板62首尾连接形成用于净化气体的吸附面,所述的第二废气入口41和第二废气出口 42分别位于所述的吸附面的两侧,位于最上端和最下端的碳吸附层61通过阻挡板62与第二外壳4的内壁相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二废气入口41与所述的第一废气出口12相连通,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的第二外壳4相连通的干燥箱8,所述的干燥箱8内设置有干燥层83,所述的干燥箱8的气体入口位于所述的干燥层83的下侧,所述的干燥箱8的干燥气体出口81位于所述的干燥层83的上侧。多层所述的碳吸附层61为层叠设置的第一碳吸附层、第二碳吸附层、第三碳吸附层和第四碳吸附层,多个阻挡层包括第一阻挡板、第二阻挡板、第三阻挡板、第四阻挡板、第五阻挡板,所述的第一碳吸附层的一端部设置有所述的第一阻挡板,所述的第一阻挡板将第一碳吸附层与第二外壳4 的内壁相封闭,所述的第一碳吸附层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二阻挡板与所述的第二碳吸附层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碳吸附层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三阻挡板与所述的第三碳吸附层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三碳吸附层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四阻挡板与所述的第四碳吸附层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碳吸附层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的第五阻挡板与所述的第二外壳4的内壁相封闭连接,所述的第一碳吸附层、第二碳吸附层、第三碳吸附层和第四碳吸附层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的叶片22为透气的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的叶片22 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外壳1内壁之间具有供吸附液通过的间隙,所述的叶片 22呈圆形,所述的叶片22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所述的第一废气出口12处设置有一除雾回流装置3,所述的除雾回流装置3用于阻挡废气中分吸附液,并将阻挡的吸附液回流至所述的第一外壳1内,所述的第一外壳1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吸附液添加口13及位于所述的第一外壳1底部的第一吸附液排出口14,所述的第一吸附液排出口14设置有第一阀门141。所述的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外壳4内壁上端的多个用于向下喷洒吸附液的喷头51,所述的喷头51位于所述的碳吸附层61的上侧,所述的喷淋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吸附液的管道5,所述的喷头51与所述的管道5 相连通。所述的第二外壳4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吸附液排出的第二吸附液排出,所述的第二吸附液排出位于多个所述的碳吸附层61的下侧,所述的第二吸附液排出口43与所述的管道5通过一第一连接管道7相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7上设置有一用于将所述的第二外壳4内的吸附液循环输送至所述的管道5内的第一水泵71。所述的干燥箱8还包括位于所述的干燥箱8底部的液体出口82,所述的液体出口82通过第二连接管道9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7相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管道9上设置有第二水泵91。所述的第一外壳1内还设置有液位计。

本申请的一种废气处理系统,转动的叶片22吸附有吸附液,对废气进行吸收处理,叶片2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吸附第一外壳1内的吸附液,防止叶片22上的吸附液过多吸收废气而出现饱和的现象,废气依次通过多个叶片 22,进行充分吸收后再排出,从第一废气出口12排出的废气经过第二壳体内的碳吸附层61进一步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过干燥箱8进一步干燥,将气体中的液体进一步排出,得到干净且干燥的气体。本申请所述的第一液位是指第一外壳1内的盛放吸附液的最低的液面高度,该第一液位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划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