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5420发布日期:2019-01-18 19:5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净化塔。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有些需要车削或打磨的车间难免会产生许多携带碎屑的废气,这些废气如果不能够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还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地危害人的健康。

现有的废气净化塔中,净化塔和污水处理装置通常是封闭一体式的,废气净化后所产生的污染沉淀物容易聚积在净化塔的底部,当污染沉淀物达到一定量时,需要工作人员打开检修门并进入净化塔内部进行清洁处理。因净化塔内环境恶劣,长时间在净化塔内部逗留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现有净化塔的污水处理装置通常较为简陋,只有单层的隔渣网,过滤后的废水如果直接用于二次喷淋,容易造成水泵损坏或水管的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塔,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气净化塔,包括塔体、用于支撑所述塔体的支撑座和污水净化装置,所述塔体的侧壁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抽风机。所述塔体内部在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设有气体过滤装置,所述塔体底部设有集水漏斗,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设置在集水漏斗的下方。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固体颗粒物过滤槽、粉尘吸附槽、水质除臭槽和清水槽,所述清水槽通过管道连接至水泵。所述集水漏斗的底部连接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延伸至固体颗粒物过滤槽底部,所述水质除臭槽的上部开设有供水流入清水槽的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体颗粒物过滤槽包括粗石砾槽和细石砾槽,所述的粗石砾槽和细石砾槽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的导水管延伸至所述粗石砾槽的底部。所述的隔板上部设有用于连通粗石砾槽和细石砾槽的第一引水管,所述的第一引水管延伸至细石砾槽的底部。所述细石砾槽的上部设有一用于连通细石砾槽和粉尘吸附槽的第二引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粉尘吸附槽中部位置固设有一支架,所述的支架上方固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形状、尺寸与粉尘吸附槽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二引水管延伸至所述海绵层的上方,所述粉尘吸附槽的底部设有用于将粉尘吸附槽过滤后的水引入水质除臭槽的第三引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海绵层为聚氨酯过滤海绵层,孔径为15 PPI。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质除臭槽内固设有蜂窝活性炭,所述的第三引水管延伸至所述水质除臭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过滤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漩流板、过滤层和除水层,所述漩流板和过滤层之间设有第一喷淋管,所述的过滤层和除水层之间设有第二喷淋管。所述的第一喷淋管通过第一支管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的第二喷淋管通过第二支管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分别设有手动阀。

优选地,所述第二喷淋管的喷头为雾化喷头。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一些易燃易爆气体在压力过大时产生爆炸,所述塔体的中部侧壁上设有泄曝片。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水泵为耐腐蚀循环水泵。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维修人员对净化塔内部进行观察和检修,所述塔体上开设有活动式检修门和透明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传统一体式的净化塔,本实用新型将净化塔和污水净化装置分开,更便于清理污水净化后所产生的沉淀物;2、通过设置多层净化槽,能够对净化塔所产生的污水进行除屑、除尘和除臭,净化后的水可以直接循环至喷淋管重复使用,不会造成水泵的损坏或管路的堵塞;3、将污水净化装置分为固体颗粒物过滤槽、粉尘吸附槽和水质除臭槽,当某一个槽内的过滤件需要更换时,无需复杂的程序,只需要进行单独更换即可,大大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体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污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塔体;10、支撑座;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气体过滤装置;131、漩流板;132、过滤层;133、除水层;134、第一喷淋管;1341、第一支管;135、第二喷淋管;1351、第二支管;14、集水漏斗;141、导水管;15、泄曝片;16、透明观察窗;17、活动式检修门;2、污水净化装置;201、第一引水管;202、第二引水管;203、第三引水管;21、固体颗粒物过滤槽;210、隔板;211、粗石砾槽;212、细石砾槽;22、粉尘吸附槽;220、支架;221、聚氨酯海绵层;23、水质除臭槽;231、蜂窝活性炭;232、溢流口;24、清水池;3、耐腐蚀循环水泵;4、手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废气净化塔,包括塔体1、用于支撑塔体1的支撑座10和污水净化装置2,塔体1的侧壁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塔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泄曝片15和透明观察窗16,塔体1侧壁上和靠近出气口12的位置上分别设有活动式检修门17。出气口12通过管道连接至抽风机。塔体1内部在进气口11的上方设有气体过滤装置13,塔体1底部设有集水漏斗14,污水净化装置2设置在集水漏斗14的下方。污水净化装置2包括顺次连接的固体颗粒物过滤槽21、粉尘吸附槽22、水质除臭槽23和清水槽24,清水槽24通过管道连接至耐腐蚀循环水泵3。集水漏斗14的底部连接导水管141。

固体颗粒物过滤槽21包括粗石砾槽211和细石砾槽212,粗石砾槽211和细石砾槽212之间通过隔板210隔开,导水管141延伸至粗石砾槽211的底部。隔板210上部设有用于连通粗石砾槽211和细石砾槽212的第一引水管201,第一引水管201延伸至细石砾槽212的底部。细石砾槽212的上部设有一用于连通细石砾槽212和粉尘吸附槽22的第二引水管202。

粉尘吸附槽22中部位置固设有一支架220,支架220上方固设有孔径为15PPI的聚氨酯海绵层221,聚氨酯海绵层221的形状、尺寸与粉尘吸附槽22的形状、尺寸相同。第二引水管202延伸至聚氨酯海绵层221的上方,粉尘吸附槽2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粉尘吸附槽22过滤后的水引入水质除臭槽23的第三引水管203。水质除臭槽23内固设有蜂窝活性炭231,第三引水管203延伸至水质除臭槽23的底部,水质除臭槽23的上部开设有供水流入清水槽24的溢流口232。

气体过滤装置1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漩流板131、过滤层132和除水层133,漩流板131和过滤层132之间设有第一喷淋管134,过滤层132和除水层133之间设有第二喷淋管135,第二喷淋管135的喷头为雾化喷头。第一喷淋管134通过第一支管1341与耐腐蚀循环水泵3连接,第二喷淋管135通过第二支管1351与耐腐蚀循环水泵3连接,第一支管1341和第二支管1351上分别设有手动阀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废气由进气口11进入塔体1内,废气依次经过气体过滤装置13的漩流板131、第一喷淋管134、过滤池132、第二喷淋管135和除水层133,处理完成的废气经出气口12排出并由管道排至15m的高空烟囱中。

塔体1内携带碎屑的污水经集水漏斗14和导水管141进入固体颗粒物过滤槽21中,粗石砾槽211对污水的固体颗粒物进行过滤。经粗石砾槽过滤后的水由第一引水管201进入细石砾槽212中,经细石砾槽212过滤后由第二引水管202进入粉尘吸附槽22中。聚氨酯海绵层221对污水进行除尘过滤,过滤后的水由第三引水管203进入水质除臭槽23中。水质除臭槽23内的蜂窝活性炭231对水体进行除臭,除臭后的水体经溢流口232流入清水槽24内,耐腐蚀循环水泵3将清水槽24内的水抽入第一喷淋管134和第二喷淋管135中进行循环使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