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0520发布日期:2019-02-26 18:0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属于浸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浸出装置主要用于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通过萃取剂对动植物有效成分进行萃取,为了提高有效成分的浸出速度,需要使粉碎后的物料与萃取剂充分混合,且避免萃取剂中的有效成分达到饱和状态。现有的浸出装置在萃取时,物料会沉积在浸出仓内,从而导致物料无法充分与萃取剂混合,即影响了动植物有效成分的出率,又影响了萃取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绞龙对底部的物料进行输送,避免物料沉积在浸出仓底部的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浸出仓以及绞龙,多个浸出仓的下部连通,绞龙设置在浸出仓下部并横跨所有浸出仓设置,绞龙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动力装置,每个浸出仓的上部均设置有溢流孔,每个溢流孔均通过溢流管连接有输送泵,输送泵的输出端通过逆流管与绞龙输送方向前侧的浸出仓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箱体,箱体的下部为中部外凸的半圆弧状,绞龙同轴安装在箱体下部,箱体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隔板并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多个浸出仓。

优选的,每块所述的隔板的下侧均为中部上凹的半圆形,隔板的下部与绞龙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绞龙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的绞龙外侧设置有刮板,刮板外侧与浸出仓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的输送泵的输出端还通过回流管与本级浸出仓相连通,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阀,逆流管上设置有逆流阀。

优选的,所述的动力装置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与绞龙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的绞龙设置在浸出仓底部,从而能够对浸出仓底部的物料进行输送,避免了物料沉积在浸出仓底部,物料与萃取剂混合均匀,提高了物料的浸出效率,也提高了物料的有效成分出率,通过输送泵实现了萃取剂与物料的逆向输送,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萃取剂对有效成分含量低的物料进行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的萃取剂对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物料进行萃取,进一步提高了物料有效成分出率,也提高了浸出速度,而且还能够保证输出的萃取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近乎饱和,方便后续有萃取剂与有效成分的分离。

2、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隔成多个浸出仓,方便了绞龙的安装。

3、隔板下侧为半圆形,能够与绞龙相配合,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浸出仓,避免相邻浸出仓内的萃取剂通过隔板下侧的间隙混合。

4、搅拌杆能够对物料进行搅拌,避免物料在浸出仓底部沉积,保证物料与萃取剂混合均匀,提高物料有效成分的出率,并提高萃取速度。

5、刮板既能够避免物料粘附在浸出仓底部,又能够对底部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物料有效成分的出率,并提高萃取速度。

6、回流管能够每个浸出仓内的萃取剂实现自循环,即对萃取剂进行搅拌,保证每个浸出仓内的萃取剂分布均匀,进而保证了浸出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的主视剖视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箱体 2、溢流孔 3、溢流管 4、溢流阀 5、输送泵 6、回流管 7、回流阀 8、逆流阀 9、逆流管 10、输入阀 11、输入管 12、输出阀 13、输出泵 14、隔板 15、浸出仓 16、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浸出仓15以及绞龙16,多个浸出仓15的下部连通,绞龙16设置在浸出仓15下部并横跨所有浸出仓15设置,绞龙16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动力装置,每个浸出仓15的上部均设置有溢流孔2,每个溢流孔2均通过溢流管3连接有输送泵5,输送泵5的输出端通过逆流管9与绞龙16输送方向前侧的浸出仓15连通。本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的绞龙16设置在浸出仓15底部,从而能够对浸出仓15底部的物料进行输送,避免了物料沉积在浸出仓15底部,物料与萃取剂混合均匀,提高了物料的浸出效率,也提高了物料的有效成分出率,通过输送泵5实现了萃取剂与物料的逆向输送,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萃取剂对有效成分含量低的物料进行提取,有效成分含量高的萃取剂对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物料进行萃取,进一步提高了物料有效成分出率,也提高了浸出速度,而且还能够保证输出的萃取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近乎饱和,方便后续有萃取剂与有效成分的分离。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具体的:如图1~3所示:该底部搅拌的浸出装置还包括箱体1,箱体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体,箱体1的下部为中部下凸的半圆柱状,箱体1内间隔设置有多块隔板14,隔板14竖向设置,隔板14的两侧与箱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从而将箱体1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浸出仓15。绞龙16同轴设置在箱体下侧,且绞龙16与箱体1下部同轴设置,绞龙16的直径等于或稍小与箱体1下部的内径,绞龙16的长度与箱体1的长度相等,从而将物料依次向下一级浸出仓15输送。动力装置为电机或内燃机,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绞龙16相连并带动绞龙16转动。

每块隔板14的下侧均为中部内凹的半圆形,且每块隔板14下侧的直径等于或稍小于绞龙16的直径,从而能够使隔板14与绞龙16相配合,使相邻的两个浸出仓15相对独立,避免相邻两个浸出仓15内的萃取剂通过隔板14与绞龙16的间隙混合。

绞龙1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水平的搅拌杆,搅拌杆与绞龙16固定连接,在绞龙16转动过程中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搅拌。绞龙16的外侧设置有刮板,刮板内侧与绞龙16固定连接并随绞龙16同步转动,刮板外侧与箱体1内壁相贴合,既能够对物料进行搅拌,又能够避免物料粘附在箱体1内壁上。搅拌杆与刮板相配合,使物料与萃取剂混合均匀,既能够提高物料有效成分的浸出速度,又能够提高物料有效成分出率。

每个浸出仓15的上部一侧均设置有溢流孔2,溢流管3的输入端与溢流孔2相连通,溢流管3的输出端与输送泵5的输入端相连通,输送泵5的输出端同时连接回流管6的输入端和逆流管9的输入端,回流管6的输出端与本级浸出仓15顶部连通,逆流管9的输出端与沿绞龙16输送方向前侧的浸出仓15相连通,从而使萃取剂实现了与物料的逆向流动,以及使浸出仓15内的萃取剂实现循环,保证浸出仓15内萃取剂分布均匀。

箱体1的上侧设置有盖板,使整个箱体1封闭设置,避免萃取剂挥发对环境造成损坏。

最右侧的浸出仓15的上侧连接有输入管11,输入管11上设置有输入阀10,输入管11用于向浸出仓15内添加新鲜的萃取剂。最左侧的浸出仓15的连接的输送泵5直接将溢流出的混合液送出并进行有效成分和萃取剂的分离,最左侧的浸出仓15的下部还设置有输出泵13,输出泵13的输入端与最左侧的浸出仓15下侧连通,输出泵13与浸出仓15之间设置有输出阀12,通过输出泵13能够将物料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