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原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696发布日期:2019-04-24 00:3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原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原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性蛋白和营养元素来源之一,由于培养基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方法简单,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食用菌一般种植过程为选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草、秸秆、果树枝条以及农副产品下脚料等灭菌物作为基料,然后装袋接种菌丝,放入温室培养即可。

在生产中为了将基料搅拌均匀,往往使用食用菌搅拌机进行搅拌,

现有搅拌装置比较简单,需要人工来回搅拌,存在搅拌不均匀,搅拌效率低下,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原料搅拌装置,以解决原有搅拌装置搅拌不均匀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原料搅拌装置,包括料筒、输送带和拌料装置,所述输送带包括平直段和向上倾斜的倾斜段,所述平直段和倾斜段的连接处的上方设有压带辊轮,输送带底部设有输送带支架;所述料筒位于输送带平直段首端的正上方,料筒的底部设有下料口和料筒支架;所述拌料装置包括壳体和拌料支架,所述壳体固定于拌料支架上,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设有排料口,壳体内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转轴及叶片,所述转轴连接有电机;所述输送带倾斜段的尾端由进料口伸入至壳体内并位于搅拌器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排料口的上方设有向上倾斜的导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有挡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上设有等距布设的隔挡。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清料口,所述清料口处设有活动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料筒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基料扬幅较大,搅拌更均匀,采用料筒上料,上料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宜大规模生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带和压带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筒,2-料筒支架,3-下料口,4-输送带,5-平直段,6-倾斜段,7-输送带支架,8-压带辊轮,9-挡料板,10-拌料装置,11-壳体,12-进料口,13-排料口,14-导料板,15-清料口,16-活动挡板,17-转轴,18-叶片,19-搅拌支架,20-隔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原料搅拌装置,包括料筒1、输送带4和拌料装置10,所述输送带4包括平直段5和向上倾斜的倾斜段6,所述平直段4和倾斜段6连接的上方处设有压带辊轮8,输送带4上设有等距布设的隔挡20,输送带4底部设有输送带支架7,输送带4的两侧设有挡料板14。

所述料筒1为多个并位于输送带4平直段5首端的正上方,料筒1的底部设有下料口3和料筒支架2;所述拌料装置10包括壳体11和拌料支架19,所述壳体11固定在拌料支架19上,壳体1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2、另一侧设有排料口13,所述排料口13的上方设有向上倾斜的导料板14,壳体11的底部设有清料口15,所述清料口15处设有活动挡板16,壳体11内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转轴17及叶片18,所述转轴17连接有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输送带4倾斜段6的尾端由进料口12伸入至壳11体内并位于搅拌器的正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关闭活动挡板16,开启电机和输送带4,然后在不同料筒1内倒入需要搅拌的不同原料,如木屑、麸皮、玉米粉和蔗糖等,原料通过料筒1下方的下料口3落在输送带4平直段5上,输送带4将原料从拌料装置10的进料口12输送到搅拌器正上方,原料被高速旋转的叶片14搅拌并从排料口13高速甩出,使得不同原料充分混合,以达到拌料的目的,在完成拌料后,关闭输送带4和电机,打开活动挡板16,将壳体11内残余的原料从清料口15清出,防止原料在拌料装置10内发生堆积。

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4挡料板9设置在输送带4两侧,可避免原料在输送过程中发生侧漏,输送带4上的隔挡20可以防止原料在经过输送带倾斜段6时发生滑落,提高原料的输送效率;导料板14可以限制由排料口13甩出的原料的扬起高度,使原料落下时集中于一处,便于后期收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