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7173发布日期:2019-02-22 22:3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过滤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中国台湾证书号M353773的背景技术),现有一种用来处理化学废液的过滤机,包含有一个滤桶4、一个安装于该滤桶4内部的滤芯式过滤单元5,以及一个安装于该滤桶4顶部的上盖6。该滤桶4具有一个底座1及一个利用螺丝锁固在该底座1上的桶身2,该底座1具有一个供该过滤单元5安装定位的承座401、一个设于该承座401外侧且供导入废液的引入孔402、一个设置在该承座401内部且供导出过滤后液体的排出孔403,以及一个设于该承座401外侧且与该引入孔402错开设置的泄放孔404,该泄放孔404用来排放清洗滤桶4及过滤单元5后的液体。该过滤单元5具有一个定位于该承座401的底盘501、数个安装于该底盘501的内管502,以及数个套设于该内管502外部的滤芯管503。所述内管502具有数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通孔504。

当化学废液自该引入孔402引进于该桶身2内部,且由外朝内穿过所述滤芯管503以进行过滤作业,过滤后的废液再经由该排出孔403排出。

这种化学过滤机虽然能达到化学废液的过滤目的,但是,所述内管502所设置的通孔504数量若太少,则过滤效果会不佳,相反地,为了提升过滤效果,若增加所述内管502的通孔504数量,则会影响所述内管502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兼具过滤效果与结构强度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过滤机还包含滤桶单元,及数个安装于所述滤桶单元内部的滤芯管,所述滤桶单元包括能界定出呈单向开放的容纳空间的桶身,以及能封闭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放端的上盖,所述桶身具有能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入液室及出液室的隔板,所述隔板具有数个穿孔,所述滤芯管安装于所述入液室中,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穿孔并定位于所述隔板,所述滤芯管各具有能界定出连通于所述穿孔的内孔的内周面,及相反于所述内周面的外周面,所述入液室的化学废液通过所述滤芯管的过滤,能使过滤后的净液由所述内孔引流至所述出液室,所述定位装置供其中一个滤芯管定位于所述隔板上,所述定位装置包含下定位件、上定位件及支撑件,所述下定位件对应于其中一个穿孔且安装于所对应的滤芯管的内孔中,所述下定位件沿一条轴线延伸,并具有定位于所述隔板且呈中空筒状的下定位座、沿所述轴线与所述下定位座间隔设置的下底座,以及数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定位座与所述下底座之间的下导通部,所述下定位座具有围绕所述轴线且能界定出下通孔的下环壁,所述下通孔连通于所述出液室与所对应的内孔之间,所述下导通部与所述下通孔、所对应的内孔相连通,所述上定位件沿所述轴线与所述下定位件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沿所述轴线延伸,且安装于所对应的内孔中,所述支撑件具有连接于所述下底座的下端部、连接于所述上定位件的上端部,以及由所述下端部延伸至所述上端部的外环面,所述外环面与所对应的滤芯管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围绕所述轴线的环状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下定位件还具有数个围绕所述轴线且连接于所述下定位座与所述下底座之间的下支撑肋,所述下导通部分别设置于每两个下支撑肋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上定位件具有上定位座、沿所述轴线与所述上定位座间隔设置的上底座、数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定位座与所述上底座之间的上导通部,以及数个围绕所述轴线且连接于所述上定位座与所述上底座之间的上支撑肋,所述上定位座具有围绕所述轴线且能界定出上通孔的上环壁,所述上导通部分别设置于每两个上支撑肋之间,且所述上导通部与所述上通孔、所对应的内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上定位件的上定位座呈中空筒状,且所述上定位座具有围绕所述轴线且能界定出上通孔的上环壁,所述上支撑肋分别连接于所述上环壁与所述上底座之间,所述定位装置还包含固定于所述上定位座的上环壁顶部的上端盖,所述上端盖封闭于所述上通孔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上定位件的上定位座还具有设置于所述上环壁的上外螺纹部,所述上端盖具有供所述下定位座螺锁且呈螺孔状的上凹孔。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下定位件的下底座具有下螺孔,所述上定位件的上底座具有上螺孔,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具有螺锁于所述下螺孔中的下螺纹部,所述上端部具有螺锁于所述上螺孔中的上螺纹部。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下定位件的下环壁的外径大于所述下底座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上定位件的上环壁的外径大于所述上底座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所述滤桶单元的隔板的穿孔呈螺孔状,所述下定位件的下定位座还具有设置于所述下环壁的下外螺纹部,所述下定位座螺锁于所述隔板的穿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下定位件的下定位座定位于所述隔板,以及利用所述下导通部的设置、所述外环面与所对应的滤芯管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有所述环状间距,则使得所述定位装置能产生较佳的过滤效果,以及较佳的结构强度,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滤芯式化学过滤机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安装暨分解图;

图3是该实施例与一支滤芯管的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一个不完整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一个不完整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100的一个实施例,该过滤机还包含一个滤桶单元7,以及数个安装于该滤桶单元7内部的滤芯管8。

该滤桶单元7包括一个能界定出一个呈单向开放的容纳空间71的桶身72,以及一个能封闭于该容纳空间71的开放端的上盖73,该桶身72具有一个能将该容纳空间71分隔成一个入液室711及一个出液室712的隔板721、一个连通于该入液室711的入液口722,以及一个连通于该出液室712的排液口723,该隔板721具有数个呈螺孔状的穿孔724(配合参图5)。

每一个定位装置100能供一个滤芯管8固定于隔板721上,定位装置100的数量与滤芯管8的数量相配合,所述滤芯管8安装于该入液室711中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穿孔724,并通过该定位装置100定位于该隔板721,所述滤芯管8各具有一个能界定出一个连通于所述穿孔724的内孔81的内周面82,以及一个相反于该内周面82的外周面83。

每一个定位装置100供其中一个滤芯管8定位于该隔板721上,每一个定位装置100包含一个下定位件10、一个上定位件20、一个支撑件30,以及一个上端盖40。

配合参图5,该下定位件10对应于其中一个穿孔724且安装于其中一个滤芯管8的内孔81底部,该下定位件10沿一条轴线L延伸,并具有一个定位于该隔板721且呈中空筒状的下定位座11、一个沿该轴线L与该下定位座11间隔设置的下底座12、数个围绕该轴线L且连接于该下定位座11与该下底座12之间的下支撑肋13,以及数个分别设置于该下定位座11与该下底座12之间的下导通部14。该下定位座11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L且能界定出一个下通孔111的下环壁112,以及一个设置于该下环壁112的下外螺纹部113,该下定位座11通过该下外螺纹部113螺锁于所对应的穿孔724。该下通孔111通过所对应的穿孔724而连通于该出液室712,该下环壁112的外径大于该下底座12的外径。该下底座12具有一个下螺孔121。所述下导通部14分别设置于每两个下支撑肋13之间,且所述下导通部14与所对应的下通孔111、内孔81相连通。

配合参图6,本实施例的上定位件20的形状、结构与该下定位件10完全相同,只是设置的方向与该下定位件10呈上下翻转180度。该上定位件20沿该轴线L与该下定位件10间隔设置。该上定位件20各具有一个上定位座21、一个沿该轴线L与该上定位座21间隔设置的上底座22、数个围绕该轴线L且连接于该上定位座21与该上底座22之间的上支撑肋23,以及数个分别设置于该上定位座21与该上底座22之间的上导通部24。该上定位座21具有一个围绕该轴线L且能界定出一个上通孔211的上环壁212,以及一个设置于该上环壁212的上外螺纹部213。该上环壁212的外径大于该上底座22的外径。该上底座22具有一个朝向该下螺孔121的上螺孔221。所述上导通部24分别设置于每两个上支撑肋23之间,且所述上导通部24与所对应的内孔81相连通。

配合参图5与图6,该支撑件30沿该轴线L延伸,且安装于所对应的滤芯管8的内孔81中,该支撑件30呈长杆状,并具有一个连接于该下底座12的下端部31、一个连接于该上底座22的上端部32,以及一个由该下端部31延伸至该上端部32的外环面33,该外环面33与所对应的滤芯管的内周面82之间产生一个围绕该轴线L的环状间距34。该下端部31具有一个螺锁于所对应的下螺孔121中的下螺纹部311,该上端部32具有一个螺锁于所对应的上螺孔221中的上螺纹部321。

配合参图6,该上端盖40固定于该上定位座21的上环壁212顶部,并具有一个供该上外螺纹部213螺锁且呈螺孔状的上凹孔41。该上端盖40封闭于该上通孔211的顶部。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各组件配合所产生的作用、运用技术手段,以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再说明如下叙述,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再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100已安装定位于该滤桶单元7中,且供其中一个滤芯管8相对于该滤桶单元7产生定位时,利用该下定位座11的下外螺纹部113螺锁于所对应的穿孔724,能使该下定位件10稳固定位于该隔板721,也利用该下定位座11的上半段穿设于其中一个滤芯管8的内孔81中,以及该上定位件20的上定位座21的下半段穿设于该滤芯管8的内孔81中,以及该支撑件30连接于该下定位件10与该上定位件20之间,该定位装置100能提供该滤芯管8相对于该滤桶单元7产生稳固定位。

且当化学废液经由该入液口722导入至该入液室711时,化学废液通过所述滤芯管8的过滤,能使过滤后的净液渗入至所述内孔81中,由于该支撑件30的外环面33与所对应的滤芯管8的内周面82之间产生有围绕该轴线L的环状间距34,所以能使所述滤芯管8产生较佳的过滤效果,且已存在于内孔81中的过滤后的净液,可以再通过所述下导通部14而朝且该下通孔111、穿孔724,以及该出液室712导流,过滤后的净液最后由该排液口723朝该滤桶单元7外部排出并收集。

且在上述过滤作业中,利用该下环壁112的外径大于该下底座12的外径的作用,可以让所述下导通部14产生更大的流通截面积,可以产生较佳的过滤效果。且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100由该下定位件10、该上定位件20与该支撑件30组成,整体的结构强度佳,并能提供所述滤芯管8产生较佳的支撑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100上述实施例中,该下定位件10与该上定位件20的形状、结构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减少零件制备数量,在制造组配上也较为容易,可以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过滤机滤芯管定位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造组配容易,且能产生较佳的过滤效率并兼具结构强化特性,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