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1692发布日期:2019-02-26 18:2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研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由连结料(树脂)、颜料、填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及电子线路板材等各种印刷。油墨砂磨机是油墨制造行业的高效率湿法超微研磨分散机械,然而在使用砂磨机研磨油墨时,油墨与研磨介质不断发生摩擦碰撞,机械能转换为热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研磨机内部的温度升高,油墨和研磨介质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温度过高会影响油墨成品的质量,同时还会降低研磨的效率,因此需要设置冷却系统以降低砂磨机的温度。但是现有的油墨砂磨机一般在研磨筒外部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包括研磨装置、进料装置和冷却系统;所述研磨装置包括转动滚轴和研磨筒;所述转动滚轴贯穿所述研磨筒;所述转动滚轴的一端设有出料管;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研磨筒相连通;位于所述研磨筒内部的所述转动滚轴上设有若干分散盘;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第二冷却管道、冷却液进料管、冷却液出料管、进液泵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却管道设于所述转动滚轴内部;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于所述研磨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进水口均通过所述冷却液进料管与所述进液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液泵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管道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冷却液出料管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道通过冷却液交换装置与所述冷却液进料管和冷却液出料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交换装置的内壁与所述转动滚轴紧密接触,所述冷却液交换装置的内壁上设有进水沟槽和出水沟槽,所述进水沟槽和所述出水沟槽分别与所述转动滚轴内部的第一冷却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料管与所述进水沟槽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料管出料管与所述出水沟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筒的外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冷却管道设于所述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滚轴通过传动皮带与电动机相连接并由所述电动机带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原料罐和进料泵;所述原料罐通过所述进料泵与所述研磨筒远离所述出料管的一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泵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还设有第一冷却液缓冲罐,所述冷却液出料管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还设有第二冷却液缓冲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通过在转动滚轴和研磨筒上分别设置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同时从转动滚轴的内部和研磨筒的外部进行冷却,极大地提高了砂磨机的冷却效率,利于提高砂磨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冷却液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转动滚轴 11 出料管 12 分散盘

20 研磨筒 31 第一冷却管道 32 第二冷却管道

33 冷却液进料管 34 冷却液出料管 40 进液泵

50 冷凝器 60 冷却液交换装置 61 进水沟槽

62 出水沟槽 71 原料罐 72 进料泵

81 第一冷却液缓冲罐 82 第二冷却液缓冲罐 90 电动机

91 传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包括研磨装置、进料装置和冷却系统;所述研磨装置包括转动滚轴10和研磨筒20;所述转动滚轴10贯穿所述研磨筒20;所述转动滚轴10的一端设有出料管11;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研磨筒20相连通;位于所述研磨筒20内部的所述转动滚轴10 上设有若干分散盘12;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31、第二冷却管道32、冷却液进料管33、冷却液出料管34、进液泵40和冷凝器50;所述第一冷却管道31设于所述转动滚轴10内部;所述第二冷却管道32设于所述研磨筒2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冷却管道31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管道32的进水口均通过所述冷却液进料管33与所述进液泵40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液泵40与所述冷凝器50 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道31的出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管道32的出水口均通过所述冷却液出料管34与所述冷凝器50相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道31通过冷却液交换装置60与所述冷却液进料管33和冷却液出料管34相连通。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研磨筒20呈圆筒状,转动滚轴10贯穿研磨筒20,转动滚轴10从研磨筒的两端各延伸出一部分;转动滚轴10设于研磨筒20的中心轴线上且能够相对研磨筒20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动滚轴10通过传动皮带91与电动机90相连接并由电动机90带动旋转;在转动滚轴10与研磨筒20的两端相连接处均设有密封端盖,用于确保转动滚轴 10与研磨筒20相连接处不会有液体渗漏;在转动滚轴10的一端设有出料管 11,出料管11上设有若干直径小于研磨介质直径的筛孔,在研磨筒20内完成研磨的油墨能够通过筛孔进入出料管11从而排放到研磨筒20外部,而研磨筒20内的研磨介质这无法通过筛孔。转动滚轴10位于研磨筒20内部的部分上设有若干分散盘12,分散盘12随转动滚轴10转动,从而带动研磨筒20 内的油墨和研磨介质高速运动,对油墨进行研磨。进料装置包括原料罐71和进料泵72;原料罐71通过进料泵72与研磨筒20远离出料管11的一端相连通;原料罐71用于存储待研磨的油墨,待研磨的油墨通过进料泵72输送至研磨筒20内进行研磨;

如图1所示,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管道31、第二冷却管道32、冷却液进料管33、冷却液出料管34、进液泵40和冷凝器50;其中第一冷却管道31 设于转动滚轴10的内部,如图2所示,转动滚轴10的内部设有两个相连通的空心管道,即第一冷却管道31,第一冷却管道3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开设在转动滚轴10的侧面且位置错开;第一冷却管道31的进水口与冷却液进料管 33相连通,第一冷却管道31的出水口与冷却液出料管34相连通;

如图2、图3所示,在转动滚轴10开设第一冷却管道3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部位上设有冷却液交换装置60;第一冷却管道31通过冷却液交换装置 60与冷却液进料管33和冷却液出料管34相连通;冷却液交换装置60整体呈圆环状;冷却液交换装置60套设在转动滚轴10上且冷却液交换装置60的内壁与转动滚轴10紧密接触;在冷却液交换装置60的内壁上设有进水沟槽61 和出水沟槽62;其中进水沟槽61位于第一冷却管道31的进水口随转动滚轴 10旋转时的运动轨迹上,第一冷却管道31的进水口随转动滚轴10转动到任意位置时,第一冷却管道31的进水口均与进水沟槽61相连通;出水沟槽62 位于第一冷却管道31的出水口随转动滚轴10旋转时的运动轨迹上,第一冷却管道31的出水口随转动滚轴10转动到任意位置时,第一冷却管道31的出水口均与出水沟槽62相连通;进水沟槽61、出水沟槽62还分别与冷却液进料管33、冷却液出料管34相连通;

在研磨筒20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冷却管道32;第二冷却管道32呈螺旋状环绕在研磨筒20的外壁上;第二冷却管道32的进水口与冷却液进料管33相连通;第二冷却管道32的出水口与冷却液出料管34相连通;

如图1、图2所示,冷却液进料管33通过进料泵72连接到冷凝器50,冷却液出料管34液连接到冷凝器50;由冷凝器50冷凝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进液泵40泵送到冷却液进料管33中,其中的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一冷却管道31的进水口进入到第一冷却管道31,从转动滚轴10的内部进行冷却;另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二冷却管道32的进水口进入到第二冷却管道32中,从研磨筒20的外部进行冷却;之后第一冷却管道31和第二冷却管道32中的冷却液分别从各自的出水口排出,排出的冷却液经过冷却液出料管34回到冷凝器50,由冷凝器50降温冷却后再次由进液泵40泵送到冷却液进料管33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效冷却的油墨砂磨机,通过在转动滚轴和研磨筒上分别设置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同时从转动滚轴的内部和研磨筒的外部进行冷却,极大地提高了砂磨机的冷却效率,利于提高砂磨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研磨筒20的外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所述第二冷却管道32设于所述凹陷部。具体实施时,在研磨筒20的外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呈螺旋状环绕于研磨筒20的外壁上;将第二冷却管道32 设置在凹陷部,从而增大第二冷却管道32与研磨筒20内部空间相接触的面积,便于研磨筒20内的热量转移到第二冷却管道32内的冷却液中,进一步提高砂磨机的冷却效率;同时凹陷部还可以作为辅助分散盘,增强油墨的层流运动,由此增强研磨和分散效果,提高研磨效率。

优选地,所述进液泵40与所述冷凝器50之间还设有第一冷却液缓冲罐 81,所述冷却液出料管34与所述冷凝器50之间还设有第二冷却液缓冲罐82。具体实施时,在进液泵40与冷凝器50之间还设有第一冷却液缓冲罐81,用于暂时存储由冷凝器50冷凝降温后的冷却液;在冷却液出料管34与冷凝器 50之间还设有第二冷却液缓冲罐82,用于暂时存储待进入冷凝器50进行冷凝降温的冷却液。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转动滚轴、出料管、分散盘、研磨筒、冷却管道、冷却液进料管、冷却液出料管、进液泵、冷凝器、冷却液交换装置、进水沟槽、出水沟槽、原料罐、进料泵、冷却液缓冲罐、传动皮带、电动机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