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滤膜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1252发布日期:2019-04-03 01:0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滤膜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滤膜过滤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滤膜循环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膜技术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学术、技术团体也相继成立。他们的成立为规范膜行业的标准,在促进膜行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半个世纪以来,膜分离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转变,成为一项高效节能的新型分离技术。1925年以来,差不多每十年就有一项新的膜过程在工业上得到应用。由于膜分离技术本身具有的优越性能,故膜过程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产业界和科技界把膜过程视为二十一世纪工业技术改造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新技术。在这一时期,膜技术在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纯水、超纯水制备、医药、生物、环保等领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和应用。并且,在这一时期,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中也都有了膜的课题。

其中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超滤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滤膜循环过滤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滤膜循环过滤系统,包括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中空超滤膜过滤件(2)、原液贮存罐(3)、循环液贮存槽(4)、透过液收集槽(5)、原液入液口(11)、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多个调节阀门及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贮存罐(3)通过管线与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连接,所述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内部横向设置有中空超滤膜过滤件(2),所述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A侧凸出设置有透过液出液口(6),透过液出液口(6)通过管线与透过液收集槽(5)相连接,所述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B侧凸出设置有浓缩过滤液出液口(8),所述浓缩过滤液出液口(8)通过管线与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相连接,所述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通过管线与原液入液管线(10)相连接进行循环处理。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原液入液口(11)端部设置有原液流量控制阀(12)控制原液输入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空超滤膜过滤件(2)为一组或多组且平行设置。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与原液贮存罐(3)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3)。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C侧内部设置有环氧树脂密封块(14),B侧设置有尾端封闭树脂(15)。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D侧设置有可活动拆卸的闭合板(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原液通过超滤膜预浓缩可以分离出60%以上的水分。同时,还体现在操作上的灵活性和简便性方面,在该系统中增设的循环系统可以调节原液的浓度比并改善超滤膜的水通量;操作灵活简单,而且保证浓缩系统的稳定操作;膜池中可拆卸闭合版的独特设计也为操作带来方便,可以方便进行清洗,另外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提高浓缩过滤液循环速度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系统自净化,减少系统停机清洗次数。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超滤膜循环过滤系统结构图。

图中:

1、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2、中空超滤膜过滤件;3、原液贮存罐;4、循环液贮存槽;5、透过液收集槽;6、透过液出液口;7、浓缩过滤液贮存槽;8、浓缩过滤液出液口;9、闭合板;10、原液入液管线;11、原液入液口;12、原液流量控制阀;13、流量控制阀;14、环氧树脂密封块;15、尾端封闭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超滤膜循环过滤系统,包括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中空超滤膜过滤件(2)、原液贮存罐(3)、循环液贮存槽(4)、透过液收集槽(5)、原液入液口(11)、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多个调节阀门及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贮存罐(3)通过管线与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连接,所述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内部横向设置有中空超滤膜过滤件(2),所述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A侧凸出设置有透过液出液口(6),透过液出液口(6)通过管线与透过液收集槽(5)相连接,所述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B侧凸出设置有浓缩过滤液出液口(8),所述浓缩过滤液出液口(8)通过管线与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相连接,所述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通过管线与原液入液管线(10)相连接进行循环处理。所述原液入液口(11)端部设置有原液流量控制阀(12)控制原液输入量。所述中空超滤膜过滤件(2)为一组或多组且平行设置。所述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与原液贮存罐(3)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3)。所述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C侧内部设置有环氧树脂密封块(14),B侧设置有尾端封闭树脂(15)。所述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D侧设置有可活动拆卸的闭合板(9)。

一种超滤膜循环过滤系统的工作流程与步骤:原液先进入原液贮存罐(3)中,开启原液流量控制阀使得原液沿入液管线进入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内,原液流分散进入中空超滤膜过滤件进行过滤,经过中空超滤膜过滤后的透过液从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A侧的透过液出液口进入透过液收集槽,该透过液经过处理后回收率可达到到95%,浓缩液则是原液中因分离出透过液而剩余的高浓度溶液,浓缩过滤液经由浓缩过滤液出液口(8)流入浓缩过滤液贮存槽(7)中进行沉淀处理,再经由管线流入到循环液贮存槽(4),利用流量控制阀(13)对循环液贮存槽(4)中的循环液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原液与循环液复合后的浓度调整。

另外在中空超滤膜过滤件(2)使用一定时间后出现堵塞以及过滤效果下降的问题或者损坏时,将超滤膜循环过滤组件主体(1)D侧的闭合版拆卸下来并对内部的中空超滤膜过滤件进行维护和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