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微滤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1249发布日期:2019-04-03 01:0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微滤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多点进水为特征的管式微滤膜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管式微滤设备,一般是多根管式微滤膜组件串联在一起,采取串联形式,有利于降低循环流量,从而节省运行能耗。在管式微滤的进水一侧,通常原水在串联系统的前端进入,浓水在尾端排出,透过液通过每个管式微滤膜后,汇集在一起流出系统。常规的这种方法,其缺陷是断面错流流量不均匀。在串联系统的前端错流流量最大,在串联系统的后端,随着透过液的流出,组件中的错流流量逐渐减小,在串联系统的末端错流流量最小。这种错流流量的不均匀,导致管式微滤膜装置,能耗高,且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管式微滤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式微滤膜装置,包括原水罐、主进水系统、辅助进水系统以及管式微滤膜组块系统,所述管式微滤膜组块系统包括多个串联的管式微滤膜组块,主进水系统的出水端连接串联管式微滤膜组块的端部第一个管式微滤膜组块,辅助进水系统的出水端连接相邻的两个管式微滤膜组块。

进一步,所述管式微滤膜组块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若干管式微滤膜,壳体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浓缩液出口,壳体的中部为透过液出口。

进一步,所述主进水系统包括与原水罐连接的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上设有主进水泵、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主进水管的端部连接串联管式微滤膜组块端部第一个管式微滤膜组块的进液口。

进一步,所述辅助进水系统包括辅助进水管,辅助进水管上设有辅助进水泵、辅助进水泵的出液端连接多个与所述管式微滤膜组块一一对应的进水管路装置,进水管路装置包括进水支管,进水支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进水支管的端部通过三通阀连接两个相邻管式微滤膜组块的进液口。

进一步,原水罐的出口管路上设有一个三通阀,三通阀的一端连接原水罐,另一端连接主进水管,最后一端连接辅助进水管。

进一步,各个管式微滤膜组块的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导出管连接流量计并导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采用多点进水,主进水系统提供串联管式微滤膜组块的端部第一个管式微滤膜组块的基本错流流量,辅助进水系统采用多点进水的方式向后面各个管式微滤膜组块供水,不断把因为透过液流出而减小的流量补充进去,使各个管式微滤膜组块内每根管式微滤膜组件的错流流量更加均匀,有利于延长管式微滤的清洗周期,并降低总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以四点进水为例的管式微滤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式微滤膜组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管式微滤膜装置,包括原水罐1、主进水系统、辅助进水系统以及管式微滤膜组块系统,管式微滤膜组块系统包括多个串联的管式微滤膜组块,主进水系统的出水端连接串联管式微滤膜组块的端部第一个管式微滤膜组块,辅助进水系统的出水端连接相邻的两个管式微滤膜组块。

进一步,管式微滤膜组块包括壳体2,壳体2内设有若干管式微滤膜21,壳体2的一端为进液口22,另一端为浓缩液出口23,壳体2的中部为透过液出口24。

其中,主进水系统包括与原水罐1连接的主进水管3,主进水管3上设有主进水泵P1、流量调节阀V1和流量计F11,主进水管3的端部连接串联管式微滤膜组块端部第一个管式微滤膜组块的进液口。

辅助进水系统包括辅助进水管4,辅助进水管4上设有辅助进水泵P2、辅助进水泵P2的出液端连接多个与管式微滤膜组块一一对应的进水管路装置,进水管路装置包括进水支管,进水支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流量计,进水支管的端部通过三通阀连接两个相邻管式微滤膜组块的进液口。

辅助进水系统的流量,一般与管式微滤膜系统的透过液流量相等。每根进水管路装置,包括一个流量计和一个调节阀门,可以对每一组补水流量进行调控。多点进水,可以是2点,也可以是3点,或者是N点,N为正整数。有多少个膜组块,就有多少个进水点。

原水罐1的出口管路上设有一个三通阀T,三通阀T的一端连接原水罐1,另一端连接主进水管3,最后一端连接辅助进水管4,各个管式微滤膜组块的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导出管5连接流量计F15并导出。

本例图中仅以四点进水,即四个膜组块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其余两点进水、三点进水以及五点进水或更多点进水的状况,与此类似,不再赘述,具体如下:

主进水管路系统,从原水罐出口三通阀T开始,经泵前阀与主进水泵P1进口连接。主进水泵P1出口经管路与流量调节阀V1的进口连接。流量调节阀V1 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流量计FI1的进口连接。流量计FI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管式微滤膜组块TMB1的进口连接。

所述的辅助进水管路系统,从原水罐出口三通开始,经泵前阀与辅助进水泵P2的进口连接。辅助进水泵P2出口分支出三条管路。

其中的第一条管路,连接流量调节阀V2的进口。所述的流量调节阀V2,其出口通过管路与流量计FI2的进口连接。所述的流量计FI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管式微滤膜组块TMB1和TMB2之间的连接管路的三通T1的一端连接。

其中的第二条管路,连接流量调节阀V3的进口。所述的流量调节阀V3,其出口通过管路与流量计FI3的进口连接。所述的流量计FI3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管式微滤膜组块TMB2和TMB3之间的连接管路的三通T2的一端连接。

其中的第三条管路,连接流量调节阀V4的进口。所述的流量调节阀V4,其出口通过管路与流量计FI4的进口连接。所述的流量计FI4的出口,通过管路与管式微滤膜组块TMB3和管式微滤膜组块TMB4之间的连接管路的三通T3 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管式微滤膜组块TMB1、管式微滤膜组块TMB2、管式微滤膜组块 TMB3和管式微滤膜组块TMB4,进行串联连接。其中TMB1的进口与流量计 FI1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TMB1的浓缩液出口经过管道和三通T1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三通T1,一端通过管路和流量计FI2的出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和 TMB2的进口连接。

所管式微滤膜组块TMB2,其浓缩液出口经过管道和三通T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三通T2,一端通过管路和流量计FI3的出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和管式微滤膜组块TMB3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管式微滤膜组块TMB3,其浓缩液出口经过管道和三通T3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三通T3,一端通过管路和流量计FI4的出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管路和管式微滤膜组块TMB4的进液口连接。

所述管式微滤膜组块TMB4,其浓缩水出口经过管道和调压尾阀V5连接。所述调压尾阀V5的出口,经管路连接到管式微滤系统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实施过程如下:

原水首先进入原水罐,在原水罐中暂时储存。原水罐的出水经三通分出两路,其中一路进入主进水泵P1,另一路进入辅助进水泵P2。

从主进水泵P1出来的原水,进入流量调节阀V1,然后进入流量计FI1。通过对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原水流量进行控制,使该流量达到管式微滤膜组块TMB1的进水流量要求。

从辅助进水泵P2出来的原水,进入流量调节阀V2,然后进入流量计FI2。通过对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原水流量进行控制,该流量补充进入管式微滤膜组块系统,使错流流量达到管式微滤膜组块TMB2的要求。

从辅助进水泵P2出来的原水,进入流量调节阀V3,然后进入流量计FI3。通过对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原水流量进行控制,该流量补充进入管式微滤膜组块系统,使错流流量达到管式微滤膜组块TMB3的要求。

从辅助进水泵P2出来的原水,进入流量调节阀V4,然后进入流量计FI4。通过对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原水流量进行控制,该流量补充进入管式微滤膜组块系统,使错流流量达到管式微滤膜组块TMB4的要求。

进入管式微滤膜组块TMB1、TMB2、TMB3和TMB4的原水,经过滤后,透过液汇集在一起,作为产品水送入系统外部。管式微滤膜组块TMB1、TMB2、 TMB3和TMB4的浓水,送到系统外部。

本装置采用多点进水,主进水系统提供串联管式微滤膜组块的端部第一个管式微滤膜组块的基本错流流量,辅助进水系统采用多点进水的方式向后面各个管式微滤膜组块供水,不断把因为透过液流出而减小的流量补充进去,使各个管式微滤膜组块内每根管式微滤膜组件的错流流量更加均匀,有利于延长管式微滤的清洗周期,并降低总的能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