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935发布日期:2019-04-16 23:34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等离子设备在废气处理领域的使用比较多,目前市场应用最多的是排级式等离子设备,由于其核心部件为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模块,通常称为排级式双介质阻挡等离子放电盘,但是在实际工况应用中,存在损坏率高、可维修性差、维修制造费用高等问题,不但降低了设备的客户满意度,还增加了公司的维护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但是目前该装置的放电电极都是石英管灌装金属粉构成,石英管一旦破碎,金属粉电极就会下垂偏移(金属粉电极没有刚性支撑),从而使电极间的放电间隙发生变化,造成整个放电盘都不能正常工作。石英管一旦破碎,金属粉的泄露飘洒,还会污染临近的其它放电装置,造成损坏,且金属粉电极的灌装繁琐,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在当前环保形势下生产无疑会受到抑制。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制造维护简单,能够产生大面积均匀的低温等离子放电区域,方便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绝缘支架和后绝缘支架,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正电极和多个负电极,多个正电极通过正电极汇流排连接正极引线,正极引线通过正极出线陶瓷引出,多个负电极通过负电极汇流排连接负极引线,负极引线通过负极出线陶瓷引出,正极出线陶瓷和负极出线陶瓷设置在前绝缘支架的前端,所述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均包括金属棒和石英管,石英管套装在金属棒外侧,正电极和负电极上下呈品字型结构设置且两端通过前绝缘支架和后绝缘支架支撑固定。

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通过在石英管内设置铜、银、锌或铝等金属型材做放电电极,即便放电装置中一根或几根石英管破碎,在金属棒的刚性支撑下,放电间隙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不会影响整个放电盘的工作,并且经过试验测试,金属型材电极的放电密度与放电强度与金属粉放电介质相比没有降低。同时,正电极和负电极的品字型排列,以及前绝缘支架和后绝缘支架的设置,能够提供一种运行更加稳定的排级式等离子放电盘,能够产生大面积均匀的低温等离子放电区域,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制造维护简单,将进一步推动双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设备的规模化工业应用,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优选,正电极的末端和负电极的前端通过后绝缘支架的后安装板支撑固定,正电极的前端和负电极的末端通过前绝缘支架的前安装板固定,所述前安装板与正电极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凹槽,密封圈凹槽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前安装板前端设置有中压板,中压板和前安装板通过紧固螺栓组件压紧固定。前安装板的结构设置,密闭牢固可靠,避免了用胶密封,在恶劣工况下易老化的后遗症,解决了正压工况下石英管与前绝缘支架处渗漏造成放电装置损坏的顽疾。且后安装板的电极端因为与废气接触,采用双组份密封胶把电极全部包裹,避免与废气接触,防止电极腐蚀。

进一步的优选,正电极和负电极呈多层品字型结构设置。根据所处理废气的浓度需要,增加放电区间,增强处理废气的效果。

进一步的优选,支撑框架内侧的负极引线外侧套装有石英管,对负极引线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优选,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5mm-10mm。可根据不同的废气、工况等调整放电间隙,因为间隙越大需要的能量越高,合适的放电间隙可以避免浪费。

进一步的优选,前绝缘支架的前安装板的高度为60mm-200mm。提升了防护性能,保证了放电间隙,延长放电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增大间距能够使装置安装后可以和设备金属外壳保持较远距离,以工况条件调整间距,即便放电装置在恶劣工况条件下运行,也不会有高压拉弧迹象,保证了放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优选,后绝缘支架内侧灌封有密封硅胶。能够保护电极,避免电极被腐蚀,防水防潮。

进一步的优选,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石英管末端均设置为实心结构,方便电极的防护以及电极放电区与外框保持合适的绝缘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能够提供一种运行更加稳定的排级式等离子放电盘,该放电盘能够消除拉弧放电等安全隐患,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制造维护简单,能够产生大面积均匀的低温等离子放电区域,能够进一步推动双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设备的规模化工业应用,为废气治理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框架;2、前绝缘支架;3、正极出线陶瓷;4、正极引线;5、正电极汇流排;6、负极引线;7、负极出线陶瓷;8、负电极;9、负电极汇流排;10、后绝缘支架;11、金属棒;12、石英管;13、正电极;14、后安装板;15、前安装板;16、中压板;17、密封硅胶;18、密封圈凹槽;19、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低温等离子放电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前绝缘支架2和后绝缘支架10,支撑框架1内设置有多个正电极13和多个负电极8,多个正电极13通过正电极汇流排5连接正极引线4,正极引线4通过正极出线陶瓷3引出,多个负电极8通过负电极汇流排9连接负极引线6,负极引线6通过负极出线陶瓷7引出,正极出线陶瓷3和负极出线陶瓷7设置在前绝缘支架2的前端,所述的正电极13和负电极8均包括金属棒11和石英管12,石英管12套装在金属棒11外侧,其中,正电极13和负电极8的石英管12末端均设置为实心结构,正电极13和负电极8上下呈品字型结构设置且两端通过前绝缘支架2和后绝缘支架10支撑固定,支撑框架1内侧的负极引线6外侧套装有石英管。

如图3-4所示,所述的正电极13的末端和负电极8的前端通过后绝缘支架10的后安装板14支撑固定,正电极13的前端和负电极8的末端通过前绝缘支架2的前安装板15固定,所述前安装板15与正电极1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凹槽18,密封圈凹槽18内设置有o型密封圈19,前安装板15前端设置有中压板16,中压板16和前安装板15通过紧固螺栓组件压紧固定,并在后绝缘支架10内侧灌封有密封硅胶17。

根据所处理废气的浓度需要,可以将正电极13和负电极8呈多层品字型结构设置,增加放电区间,增强处理废气的效果。

所述的正电极13与负电极8之间的间距为0.5mm-10mm,前绝缘支架2的前安装板15的高度为60mm-2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

使用时,将从正极出线陶瓷3和负极出线陶瓷7引出的正极引线4和负极引线6连接电源通电,通过正电极13和负电极8放电形成放电间隙进行废气的处理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低风阻,模块化,耐用性高,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制造维护简单,能够产生大面积均匀的低温等离子放电区域,方便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