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光解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1139发布日期:2019-02-26 18:13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UV光解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V光解废气处理设备,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活性炭处理设备,主要利用碳的吸附作用处理废气,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碳会趋于饱和状态,如果没有及时更换碳,那这种设备的净化率将大大降低,而且,饱和后的碳,处理的不好,也会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不科学的处理方案。

此外,现有背景技术下,设备功能都较为单一的等离子废气处理设备或者是光解废气处理设备,没有充分发挥两者之间最佳效能,而市面上为了保证过滤效果,设备通常为长管式结构,占用空间大,处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下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新型废气处理设备,采用UV光废气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UV光解废气处理设备,包括框架式外壳、UV灯组件以及过滤网,所述的框架式外壳左右端通透用以通气,且内部通过分层隔板以及中部支架对称分隔为上、下两层,该上、下两层对称设置有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内侧设置有安装插槽,该上下两层左右端对称设置有过滤网槽,所述的框架式外壳的长宽数值小于高度,且长高比值均小于1/2;

所述的UV灯组件包括UV灯镇流器底板、UV灯管组以及预留等离子模块底板,所述的UV灯镇流器底板对称设置于框架式外壳的上、下层正面,所述的UV灯管组嵌套于安装插槽内并固定,且一端与UV灯镇流器底板电路连接,所述的UV灯管组穿插有二氧化钛过滤层,所述的预留等离子模块底板并联设置于UV灯镇流器底板的一侧,所述的UV灯镇流器底板外侧均固定有机罩,所述的机罩正面一侧铰链连接有活动门板,所述的活动门板设置有操作按钮,该操作按钮电路连接于UV灯镇流器底板;

所述的过滤网包括金属网框架和过滤网层,所述的金属网框架对称安装于框架式外壳的左右端面,所述的过滤网层贴近设置于金属网框架内侧所述的过滤网层嵌套于过滤网槽中,所述的金属网框架外侧沿着框架式外壳左右端面边缘设置有法兰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框架式外壳的上、下层分层处、上层顶端以及下层底端的正、背面外侧对称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框架式外壳的底端四角设置有支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机罩下端面设置有散热格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UV灯管组包括灯托、灯托底板以及UV灯管,所述的灯托宽于灯托底板,两者皆均布有灯孔,且分别设置于框架式外壳的正背面,所述的UV灯管穿插于灯托与灯托底板的灯孔之中,且所述的灯托与灯托底板设置有等离子发生器安装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过滤网层为活性炭与玻璃纤维复合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功能灵活、处理效率高、空间占用率低并且有效降低了维护频度,使得整体的使用成本降低,更加环保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去机罩8及活动门板9正面内部结构图。

图2为A-A内部剖视图。

图3为左视内部结构图。

图4为框架式外壳1上层/下层含机罩8及活动门板9的右视结构图。

图5为框架式外壳1上层/下层含机罩8及活动门板9的主视结构图。

图6为支撑框架4的俯视内部安装结构图。

图7为机罩8的俯视图。

图8为灯托17的主视结构图。

图9为灯托背板18的主视结构图。

图10为UV灯镇流器底板6及预留等离子模块底板7的主视安装结构图。

其中:框架式外壳1、分层隔板2、中部支架3、支撑框架4、安装插槽4-1、过滤网槽5、UV灯镇流器底板6、预留等离子模块底板7、机罩8、活动门板9、操作按钮10、金属网框架11、过滤网层12、法兰口13、加强筋结构14、支脚15、散热格栅16、灯托17、灯托灯孔17-1、灯托底板18、灯托底板灯孔18-1、UV灯管19、等离子发生器安装口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本技术领域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图8、图10所示,UV光解废气处理设备,包括框架式外壳1、UV灯组件以及过滤网,所述的框架式外壳1左右端通透用以通气,且内部通过分层隔板2以及中部支架3对称分隔为上、下两层,该上、下两层对称设置有支撑框架4,该支撑框架4内侧设置有安装插槽4-1,该上下两层左右端对称设置有过滤网槽5,所述的框架式外壳1的长宽数值小于高度,且长高比值均小于1/2;

结合图2、图6和图10所示,所述的UV灯组件包括UV灯镇流器底板6、UV灯管组以及预留等离子模块底板7,所述的UV灯镇流器底板6对称设置于框架式外壳1的上、下层正面,所述的UV灯管组嵌套于安装插槽4-1内并固定,且一端与UV灯镇流器底板6电路连接,所述的UV灯管组穿插有二氧化钛过滤层,所述的预留等离子模块底板7并联设置于UV灯镇流器底板6的一侧,所述的UV灯镇流器底板6外侧均固定有机罩8,所述的机罩8正面一侧铰链连接有活动门板9,所述的活动门板9设置有操作按钮10,该操作按钮10电路连接于UV灯镇流器底板6;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过滤网包括金属网框架11和过滤网层12,所述的金属网框架11对称安装于框架式外壳1的左右端面,所述的过滤网层12贴近设置于金属网框架11内侧,所述的过滤网层12嵌套于过滤网槽5中,所述的金属网框架11外侧沿着框架式外壳1左右端面边缘设置有法兰口13。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如何应用操作按钮10操作与UV灯镇流器底板6相连的UV灯管19的工作,以及与预留等离子模块底板7相连的等离子发生器的工作,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知晓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不会对这部分内容作出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UV紫外线光解净化系统,通过作用操作按钮10,该UV灯管19会产生254nm和185nm两个波段,用254nm的专用紫外线灯将油脂分子链切断,形成小的油脂分子,同时185nm紫外光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后产生臭氧,臭氧将小油脂分子“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及微量白色粉末,油烟中的有机物被光解氧化,烟道中的异味也将大部分降低。

利用高能高臭氧UV-C紫外光束分解空气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要与氧分子结合,从而产生(臭氧03)。臭氧是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对恶臭气体及其它刺激性异味有立竿见影的清除效果。臭氧是目前对废气及异味气体处理最佳方法,得到了国家环保部们的认可与支持。

本实用新型中,框架式外壳1采用了上下分层的结构,且所述的框架式外壳1的长宽数值小于高度,且长高、宽高比值均小于1/2,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更像一个类似于冰箱的结构,虽然整体废气的处理的行程变短,但是本实用新型的UV光解处理效率高,其原因在于,废气中的细微颗粒在UV灯管19以及二氧化钛过滤层的双重作用下能够发生迅速分解,剩下的部分的污染物残留达到符合环保标准的水平,因此不需要很长的处理行程,自然长度相对于高度而言比例就小了,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分层结构,相当于处理过程实现了并行操作,相对于通常的废气处理设备而言,提升了不止一倍的处理效率,而宽度虽然小于高度,但是宽度和高度的大小决定了处理时候的通过气体的流量大小,因此理论上宽度可以接近于高度,最大化处理的效率,但是考虑到空间占用问题,一般而言是小于高度为宜,并且由于废气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分解净化比较彻底,有效延长了设备废气处理的工作周期,使得维护成本下降,更加环保合理。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装连接等离子发生器于预留等离子模块底板7上,并通过灯托17和灯托底板18来固定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同时兼顾了等离子废气处理的能力,有效避免出现光分解处理不到的场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操作更加灵活,且效率高。

结合图1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框架式外壳1的上、下层分层处、上层顶端以及下层底端的正、背面外侧对称设置有加强筋结构1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框架更为稳固。

参照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框架式外壳的底端四角设置有支脚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稳定地放置在工作地面。

结合图4和图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机罩8下端面设置有散热格栅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得UV灯管组工作时候产生的热量及时得到散发,有效避免了电器元件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的烧毁事故。

结合图3、图8以及图9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UV灯管组包括灯托17、灯托底板18以及UV灯管19,所述的灯托17宽于灯托底板18,两者皆均布有灯孔,图中为了方便指示,分别用灯托灯孔17-1与灯托底板灯孔18-1区分,且分别设置于框架式外壳1的正背面,所述的UV灯管19穿插于灯托17与灯托底板18的灯孔之中,且所述的灯托17与灯托底板18设置有等离子发生器安装口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UV灯管19可以稳定设置于框架式外壳1的内部,且具有最大的废气处理光照面积,保证了废气处理的效率,同时确保了等离子发生器在需要安装使用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合适的安装位置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过滤网层12为活性炭与玻璃纤维复合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既能对废气进行一定的过滤,又能保证活性炭层不会因吸收废气颗粒太多的饱和状态而发生失效,同样能继发挥过滤效能,延长维护更换的周期,降低维护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