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0562发布日期:2019-05-11 01:3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化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原料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化浆机。



背景技术:

陶瓷原料由硬质原料(如长石、滑石等)和黏土构成,目前用于化浆的设备主要有“螺旋桨式快速化浆机”化浆和“间歇球磨机化浆”两种方式,对于螺旋桨式快速化浆机在节能、省工、省场地等方面的优越性已经被广泛认知和接受,所以连续球磨机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国内的黏土料含水率高、易粘连,且其内部难免包有石块,采用“螺旋桨式快速化浆机”化浆工艺时,黏土中的石块下落时会砸向螺旋桨的叶轮,使叶轮受到损伤,甚至损坏停机。检修时,需要放净浆池内未化完的浆、料,并人工清理,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另一方面,黏土中还会含有树根等杂物,化浆完成前需人工捞出方可放浆,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

对于间歇球磨机化浆,虽然化浆时设备风险小,但是由于黏土具有粘度大、易黏连、含水率高、料团大的特性,通过研磨介质对泥团进行研磨化浆时,料团表面易黏附研磨介质,且研磨介质对料团的搓揉力度不大,降低了化浆效率。另外生产为间歇进行,效率不高。

基于上述种种不足之处,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化浆机,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化浆机,采用“一体式分段处理”方式——先破碎、后研磨的方式进行化浆,生产效率高,且能够快速分离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黏土中的石块留在筒体内部作为研磨介质,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化浆机,采用先破碎、后研磨的方式进行化浆,生产效率高,且能够快速分离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黏土中的石块留在筒体内部作为研磨介质,节约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化浆机,包括筒体、位于所述筒体一端的进料机构、位于所述筒体另一端的出浆机构、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破碎机构、位于所述筒体内部的研磨介质以及与所述筒体相连接的驱动机构;

所述筒体倾斜设置,其包括与所述进料机构相连接的进料端和与所述出浆机构相连接的出浆端,且所述进料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浆端的高度;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筒体及破碎机构旋转;

所述破碎机构靠近所述筒体的进料端,所述研磨介质在重力作用下靠近所筒体的出浆端。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倾斜角度为1°-5°。

优选地,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还设有内衬,所述内衬分布于所述筒体的整个内壁上;

所述内衬为陶瓷衬、石衬或钢衬。

优选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与所述进料斗相连接的水箱以及连接所述进料斗及水箱的管道,所述进料斗与所述进料端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出浆机构包括滚筒筛和接浆斗,所述接浆斗位于所述滚筒筛的下方;

所述滚筒筛与所述出浆端相连接,其滚筒筛设有筛孔,所述筛孔位于滚筒筛滚筒的圆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扬料板和破碎刀,所述扬料板呈齿形结构;

所述破碎刀安装于所述筒体内靠近所述进料端处。

优选地,所述研磨介质位于所述筒体内靠近所述出浆端处,其为碎石、钢球或陶瓷球。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筒体的托轮以及驱动所述筒体旋转的传动机构,所述托轮位于所述筒体的下方;

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筒体旋转。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筒体的转速为2-8转/分钟。

优选地,所述管道上还设置有比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通过破碎机构对大块黏土进行破碎,减小原料的体积,体积被减小的原料被研磨介质进行研磨,研磨介质不会被粘附于原料表面,使得原料充分碰撞、细化,从而悬浮起来,变成泥浆溢出,保证连续化浆的顺利进行,生产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黏土在被破碎机构破碎的过程中,包裹于其内部的树枝、树根、树皮等杂质被剥离出来,由于其密度小于筒体内部液体的密度,故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会浮于浆液上面,跟随浮起来的泥浆一起进入出浆机构内部,并通过出浆机构上的“滚筒筛”自动将树枝等杂物与浆液分离出来,得到优质的浆液。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黏土中也会包裹有石块,黏土在被破碎机构破碎的过程中,将石块剥离出来,石块在重力作用下,留在筒体内,作为研磨介质,又对原料进行研磨,减小了研磨介质的补入量,实现废物利用,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连续化浆机,包括筒体1、位于所述筒体1一端的进料机构2、位于所述筒体1另一端的出浆机构3、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破碎机构 4、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的研磨介质5以及与所述筒体1相连接的驱动机构6;

所述筒体1倾斜设置,其包括与所述进料机构2相连接的进料端11和与所述出浆机构3相连接的出浆端12,且所述进料端11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浆端12 的高度;

所述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筒体1及破碎机构4旋转;

所述破碎机构4靠近所述筒体1的进料端11,所述研磨介质5在重力作用下靠近所筒体1的出浆端12。

所述筒体1呈中空的腔体结构,其包括与所述进料机构2相连接的进料端 11和与所述出浆机构3相连接的出浆端12,所述进料端11和出浆端12分别位于所述筒体1的两端,便于通过所述进料端11往所述筒体1内部加料,通过所述出浆端12将所述筒体1内部的浆液卸出,为了便于浆液的卸出,并将所述研磨介质5留在所述筒体1内部,所述筒体1倾斜设置,具体的,所述筒体1的倾斜角度为1°-5°。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倾斜角度是指筒体的中心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下同。将所述筒体1的倾斜角度设置为1°-5°,具体的,所述筒体1 的倾斜角度为2°、3°或4°用于保证进入筒体1内部的原料能够往出浆端12 运动,浆液高度超过出浆端12的最低高度时从出浆端12溢流出,并使得所述研磨介质5仍位于所述筒体1底部。若倾斜角度小于1°,则黏土往出浆端12 运动的速度较慢,向筒体1后半部分聚集,影响化浆时的研磨效率,且筒体内合格的浆液不易在出浆端12集聚,影响合格浆液的顺利卸出;若倾斜角度大于 5°,则黏土往出浆端12运动的速度过快,黏土未被完全破碎就进入筒体1后段研磨化浆,降低化浆效率。

更佳地,为了加固所述筒体1的机械强度,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因原料及研磨介质5的碰撞而被损坏,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还设有内衬13,所述内衬 13分布于所述筒体1的整个内壁上,加固所述筒体1的机械强度。具体的,所述内衬13为陶瓷衬、石衬或钢衬。

所述进料机构2用于往所述筒体1内部加入黏土,其包括进料斗21、与所述进料斗21相连接的水箱22以及连接所述进料斗21及水箱22的管道23,所述进料斗21与所述进料端11相连通,便于所述进料斗21内部的原料通过所述进料端11进入所述筒体1内部,所述水箱22用于存储水,并通过所述管道23 往所述进料斗21内部加水,将水与黏土混合后送入所述筒体1内部。

为了便于调节水与原料的加入比例,所述管道23上还设置有比例阀24,用于调节加入进料斗内部的水的量,从而进一步控制水与原料的比例。

所述出浆机构3用于卸出浆液和浮于浆液上的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其包括滚筒筛31和接浆斗32,所述接浆斗32位于所述滚筒筛31的下方,所述滚筒筛31用于分离树枝等杂物和浆液,使得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从所述滚筒筛31的一侧卸出,浆液从所述滚筒筛31下方的接浆斗卸出。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筛31与所述出浆端12相连接,滚筒筛设有筛孔,所述筛孔位于滚筒筛筒体的圆周面上,便于从所述筛孔内流出的浆液被所述接浆斗32收集。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的重量轻,故其会浮于浆液的上面,当浆液通过所述出浆端溢出时,树枝等杂物也会跟随浆液一起溢出至滚筒筛31中,通过滚筒筛31分离,实现了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与浆液之间的分离,入料时无需人工挑拣出杂物,便于加料,加料效率高。

所述破碎机构4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跟随所述筒体一起旋转,所述破碎机构4包括扬料板41和破碎刀42,所述扬料板 41呈齿形或其他异形结构,其在跟随所述筒体1旋转的过程中,扬起沉于筒体 1底部的黏土,使得黏土不断得与扬料板41及破碎刀碰撞,实现对黏土的破碎效果,从而实现化浆的目的。

所述破碎刀42用于破碎大块黏土,其安装于所述筒体1内靠近所述进料端 11处,用于保证进入筒体1内部的黏土被充分的破碎,便于其破碎完成后进行研磨。

所述研磨介质5位于所述筒体1内靠近所述出浆端12处,其为碎石、钢球或陶瓷球,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研磨介质,本实施例中,所述研磨介质5 为碎石。

所述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所述筒体1及破碎机构4旋转,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筒体1的托轮61以及驱动所述筒体1旋转的传动机构62,所述托轮61位于所述筒体1的下方,用于支撑所述筒体1,便于所述传动机构62驱动所述筒体1旋转。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筒体1转速过快,会破碎被包裹于原料内部的树枝等杂物,增加泥浆中有机物含量,影响浆液的质量。故为了防止树枝等杂物被破碎,所述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筒体1的转速为2-8转/分钟,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筒体1的转速为3转/分钟、4转/分钟、5转/分钟、6 转/分钟或7转/分钟。相比于传统的间歇球磨化浆机的12转/分钟以上的转速,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的转速减少30%以上,用以保证原料能够被顺利化浆,并防止树枝等杂物被破碎,从而提高了浆液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化浆时,将黏土等原料置于所述进料斗21 内部,水箱22通过管道23输水至所述进料斗21内,水与黏土的混合物经过所述进料端11进入所述筒体1内部,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筒体1及破碎机构4旋转,旋转过程中,扬料板41将原料扬起,黏土不断的与扬料板41及破碎刀42 相互碰撞,从而逐渐变小,另一方面由于筒体1倾斜,黏土在被碰撞的过程中,往靠近所述出浆端12的方向运动,且由于重力的作用,研磨介质5在筒体1的后半部聚集,故当黏土到达筒体1后半部时,不断的被研磨介质5研磨,使得泥团变小成浆而悬浮起来,浮起来的泥浆漫过出浆端12时,经出浆端12溢出至所述出浆机构3内部。

此处,黏土在被破碎机构4破碎的过程中,包裹于其内部的树枝、树根、树皮被剥离出来,由于其密度小于筒体内部液体的密度,故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会浮于浆液表面,跟随浮起来的泥浆一起进入出浆机构3内部,并通过出浆机构3将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与浆液分离出来,得到优质的浆液。

另外,黏土中也会包裹有石块,黏土在被破碎机构4破碎的过程中,将石块剥离出来,石块在重力作用下,留在筒体1内,作为研磨介质5,又对黏土进行研磨,减小了研磨介质5的补入量,实现废物利用,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通过破碎机构对大块黏土进行破碎,减小黏土的体积,体积被减小的黏土被研磨介质进行研磨,研磨介质不易被粘附于黏土表面,使得黏土充分碰撞、细化,从而悬浮起来,变成泥浆溢出,保证连续化浆的顺利进行,生产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黏土在被破碎机构破碎的过程中,包裹于其内部的树枝、树根、树皮等被剥离出来,由于其密度小于筒体内部液体的密度,故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会浮于浆液表面,跟随浮起来的泥浆一起进入出浆机构内部,并通过出浆机构将树枝、树根、树皮等杂物与浆液分离出来,得到优质的浆液。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化浆机,原料中也会包裹有石块,原料在被破碎机构破碎的过程中,将石块剥离出来,石块在重力作用下,留在筒体内,作为研磨介质,又对原料进行研磨,减小了研磨介质的补入量,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