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899发布日期:2019-05-21 22:0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自来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自来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日渐强烈。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水质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现如今关于水质污染的普遍的难题有:因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工业排放污染导致水中有机物含量高以及水中微生物污染等。常规的净化过滤技术很难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无法提供让人放心的饮用水。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水质净化及过滤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的自来水过滤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来水过滤装置,包括壳体、隔水板、分水装置、过滤单元、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隔水板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且所述隔水板将所述壳体的内腔由上至下分隔为滤水室和集水室,所述滤水室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分水装置和多个所述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贯穿所述隔水板与所述集水室相连通,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分水装置,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集水室。

进一步地,所述分水装置包括主管段,所述主管段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主管段的另一端为分水端,所述分水端叉分为近管段和远管段,所述远管段长于所述近管段,所述近管段间隔开设有多个近端分水孔,所述远管段长于所述近管段的部分间隔开设有多个远端分水孔。

进一步地,各所述近端分水孔和各所述远端分水孔分别以由所述分水端至所述连接端方向逐渐缩小的方式设置;或各所述近端分水孔和各所述远端分水孔同等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过滤单元与各所述近端分水孔及各所述远端分水孔一一对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单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固定部、滤芯部和管部,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滤芯部和所述管部均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部固设于所述滤芯部的顶端,且所述固定部封闭所述滤芯部的顶端,所述滤芯部与所述管部相连通,所述管部贯穿所述隔水板并延伸至所述集水室。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部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管部的骨架、缠绕于所述骨架上的缠绕丝层及覆盖于所述缠绕丝层上的硅藻土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回水管,所述隔水板倾斜设置,且所述隔水板的边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回水管设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隔水板的上侧面的最低处,且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回水管开通和关闭的回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的开设有连通所述滤水室和所述壳体外部的排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过滤装置通过合理设置过滤单元使本自来水过滤装置能够对待滤水进行有效地过滤。

通过在过滤单元上覆盖硅藻土层,能够有效地截留有机物和微生物,达到去除自来水中有机物和微生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过滤流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反向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清洗流程图。

标号说明:

壳体 1 滤水室 11

集水室 12 排气孔 13

固定架 14 隔水板 2

分水装置 3 主管段 31

近管段 32 近端分水孔 321

远管段 33 远端分水孔 331

过滤单元 4 固定部 41

滤芯部 42 骨架 421

缠绕丝层 422 硅藻土层 423

管部 43 进水管 5

回水管 6 出水管 7

反向清洗装置 8 连接腔 81

阀腔 82 阀口 83

腔盖体 84 阀盖体 85

连接孔 86 通孔 87

止水棒 88

待滤水 01 过滤水 02

高压水 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自来水过滤装置,实施例一如图1至3所示,包括壳体1、隔水板2、分水装置3、过滤单元4、进水管5、回水管6和出水管7。隔水板2设于壳体1内,且壳体1于隔水板2的上方区域和隔水板2的下方区域分别形成滤水室11和集水室12,分水装置3和过滤单元4均设于滤水室11内,且分水装置3位于过滤单元4的上方。进水管5的一端与输送待滤水的管路相连通,进水管5的另一端与分水装置3相连通,出水管7的一端与输送过滤水的管路相连通,出水管7的另一端连接集水室12的底部,回水管6连接滤水室11。

壳体1的上的开设有排气孔13,排气孔13连通滤水室11和壳体1的外部,集水室12和滤水室11内的空气可通过排气孔13释放到壳体1外。

隔水板2倾斜设置,且在隔水板2的上侧面形成一最低端,隔水板2的边沿与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回水管6部分设于滤水室11内,且回水管6的一端连通壳体1对应隔水板2的上侧面的最低端处,回水管6的另一端设于滤水室11外,且回水管6设于滤水室11外的一端与输送待滤水的管路相连通,或者与输送污水的管路相连通;回水管6上设置有控制回水管6开通和关闭的回水阀,回水阀设于回水管6设于滤水室11外的一端上。

如此:当回水阀打开时回水管6开通,流至隔水板2上侧面的待滤水01可通过回水管6流回输送待滤水的管路中或者输送污水的管路中;当回水阀关闭时回水管6关闭,流至隔水板2的待滤水01会逐渐汇集在滤水室11内。

分水装置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包括主管段31,主管段31与进水管5相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主管段31的另一端为分水端,分水端叉分为并排设置的近管段32和远管段33;远管段33长于近管段32,近管段32间隔开设有多个近端分水孔321,远管段33长于近管段32的部分间隔开设有多个远端分水孔331;

优选的,各近端分水孔321和各远端分水孔331分别以由分水端至连接端方向逐渐缩小的方式设置;或者各近端分水孔321和各远端分水孔331均同等设置。

待滤水01流进分水装置3后在分水端分流,一部分待滤水01流入近管段32后从各近端分水孔321均匀分散流出;另一部分待滤水01流入远管段33后从各远端分水孔331均匀分散流出。

滤水室11于分水装置3下方并排布置多个过滤单元4,且各过滤单元4与各近端分水孔321及各远端分水孔331一一对应;过滤单元4整体呈管状结构,过滤单元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固定部41、滤芯部42和管部43;滤芯部42和管部43均为中空结构,固定部41固设于滤芯部42的顶端,且固定部41封闭滤芯部42的顶端,滤芯部42与管部43相连通,管部43贯穿隔水板2并延伸至集水室12内。

壳体1内还设置有连接壳体1内壁的固定架14,固定部41固定于固定架14上。滤芯部42包括连接固定部41和管部43的骨架421、缠绕于骨架421上的由聚丙烯制成的缠绕丝层422以及均匀覆盖于缠绕丝层422上的硅藻土层423;缠绕丝层422缠绕包裹整个骨架421,硅藻土层423由硅藻土粉末均匀铺设于缠绕丝层422的表面形成。

硅藻土层423为多孔过滤介质,能够有效截留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溶解性有机物和细菌、藻类等微生物;待滤水01从近端分水孔321和远端分水孔331流出后,待滤水01分别流向与各近端分水孔321和各远端分水孔331相对应的过滤单元4;待滤水01流至滤芯部42后经硅藻土层423截留、过滤通过缠绕丝层422进入滤芯部42的中空区域形成过滤水02,过滤水02再经管部43流入集水室12。

本实用新型自来水过滤装置工作时,待滤水01经进水管5进入分水装置3经分流后;一部分待滤水01经近端分水孔321分散流入滤水室11内,并流向与各近端分水孔321相对应的各过滤单元4;另一部分待滤水01经远端分水孔331同样分散流入滤水室11内,并流向与各远端分水相对应的各过滤单元4;流至过滤单元4的待滤水01通过滤芯部42进行过滤后形成过滤水02,接着过滤水02流入集水室12;集水室12内的过滤水02再通过出水管7流入输送过滤水的管路中,最终作为人们的生活用水。

当回水阀打开时回水管6开通,流至隔水板2上侧面的待滤水01可通过回水管6流回输送待滤水的管路中;此时形成过滤水02均是由待滤水01从上至下流过各滤芯部42时缓慢过滤的,其过滤效果较好。

当回水阀关闭时回水管6关闭,流至隔水板2的待滤水01会逐渐汇集在滤水室11底部,在滤水室11底部的待滤水01漫至滤芯部42时。漫至滤芯部42的这部分待滤水01在压力作用下会向滤芯部42内流动,进而进行待滤水01的快速过滤,其过滤效果较上述缓慢过滤的过滤效果略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自来水过滤装置,实施例二如图2至7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自来水过滤装置还设置有反向清洗装置8,反向清洗装置8设于集水室12内,且反向清洗装置8与各过滤单元4相连接。反向清洗装置8包括连接腔81和阀腔82,连接腔81与过滤单元4相连通,阀腔82连通连接腔81,反向清洗装置8对应阀腔82的腔壁处开设有若干个连通阀腔82和集水室12的阀口83。连接腔81一端和阀腔82的一端各自开设有一端口,连接腔81的端口和阀腔82的端口均连通壳体1外部,且反向清洗装置8对应连接腔81的端口处和阀腔82的端口处分别设有闭合连接腔81的端口和阀腔82的端口的腔盖体84和阀盖体85。

反向清洗装置8对应连接腔81与过滤单元4的各连接处开设有多个相应的连接孔86,各连接孔86与各过滤单元4一一对应布置,连接孔86贯通连接腔81的腔壁,过滤单元4的底部即管部43的下端穿过连接孔86与反向清洗装置8相连接。

反向清洗装置8开设有若干个连通阀腔82和连接腔81的通孔87,通孔87的数量与阀口83相同;反向清洗装置8对应阀口83处由阀腔82内向外开设有一安装槽,则阀口83位于该安装槽的槽底,安装槽的一端延伸至阀腔82的端口处,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止水棒88,止水棒88能够封闭阀口83,本实用新型自来水过滤装置工作时安装槽内不安装止水棒88。

本实用新型自来水过滤装置工作时,待滤水01通过滤芯部42进行过滤后形成过滤水02,过滤水02通过管部43流入连接腔81内,连接腔81内的过滤水02再通过各通孔87流入阀腔82,最后过滤水02由阀口83流入集水室12内,并通过出水管7流入输送过滤水的管路中,最终作为人们的生活用水。

本实用新型自来水过滤装置在自动清洗时,首先停止向进水管5输送待滤水01,并打开阀盖体85将止水棒88安装至安装槽内,止水棒88封闭阀口83后关闭阀盖体85,此时连接腔81至集水室12的通道为封闭状态;

接着打开腔盖体84,通过连接腔81的端口向连接腔81输送高压水03,当高压水03充满连接腔81和阀腔82后,在外部继续输送高压水03的情况下,高压水03在压力作用下只能从过滤单元4释放出去;高压水03通过管部43输送至滤芯部42,并从滤芯部42流向滤水室11;在这个过程中高压水03反向通过滤芯部42,高压水03从滤芯部42内侧向外流动时,会将附着在硅藻土层423上的滤渣(即实施例一中提到的悬浮颗粒、胶体、溶解性有机物和细菌、藻类等微生物)带离硅藻土层423;

对过滤单元4进行反向清洗后的高压水03流至滤水室11后汇集在隔水板2上,打开回水管6上的回水阀并将回水管6与输送污水的管路连通,则对过滤单元4进行反向清洗后的高压水03经回水管6流至输送污水的管路中,完成自来水过滤装置的自动清洗;结束自动清洗时,本实用新型自来水过滤装置停止输送高压水03,并关闭腔盖体84。

本实用新型的自来水过滤装置通过设置反向清洗装置8,采取方向清洗的方式对过滤单元4上的滤渣进行高效的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只需从外部向反向清洗装置8输送高压水03,便可进行自动清洗,清洗过程方便快捷。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