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4286发布日期:2019-05-15 23:1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用到除尘器,用于将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避免污染环境。其中,与除尘器配套使用的接灰装置是除尘设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除尘器使用的接灰装置一般为接灰斗,但是接灰斗一般比较笨重,安装和拆卸都不够灵活,不方便对接灰斗内的灰料进行清理,而且在清灰时需要将除尘器停机,影响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其通过在接灰斗下方设置方便拆装的灰料斗,方便将灰尘转移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包括与除尘器连接的接灰斗,所述接灰斗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灰料斗,所述接灰斗上设有固定钩,所述灰料斗上设有与固定钩配合的卡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钩和卡扣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将灰料斗可拆卸安装在接灰斗上。除尘器中的灰尘落入接灰斗内后,再从接灰斗掉入灰料斗内,即最终是灰料斗接收除尘器落下的灰尘。当灰料斗内接满灰尘后,解除固定钩和卡扣的钩合作用,即可将灰料斗从接灰斗上拆卸下来,方便对灰料斗内接收的灰尘进行处理。其中,使用固定钩和卡扣的配合方式,能够实现灰料斗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省事。

进一步地,所述灰料斗上端设有和接灰斗连接的凸台,且所述接灰斗的外壁和凸台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凸台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灰斗的外壁和凸台内壁紧密贴合,保证接灰斗和灰料斗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从透明观察窗处观察灰料斗内的接灰情况,以便及时将灰料斗拆卸下来进行清灰处理,方便省事。将透明观察窗设置在凸台上,在方便观察的同时保证接灰斗的容量,使其能够一次性接收较多的灰尘。

进一步地,所述接灰斗上对称设有与凸台上端面抵接且向外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下端面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设有平行于延伸板且位于凸台外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的下端面和灰料斗的上端面抵接,且所述固定钩固定在抵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钩固定在抵接板上,无需将固定钩或卡扣做的过大就能保证其相互扣合,实现将灰料斗吊挂在接灰斗下方,方便省事。同时,延伸板和凸台抵接,实现对灰料斗的定位;灰料斗和抵接板抵接,方便固定钩和卡扣的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接灰斗靠近接灰斗的一端内转动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的转动轴沿接灰斗径向设置,且所述接灰斗外壁上设有限制转动轴转动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时,在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下,将封板固定在竖直状态,方便除尘器中的灰尘从接灰斗落入灰料斗内。当将灰料斗从接灰斗上拆卸下来进行清灰处理时,将封板转动至水平状态并用限位件固定,这样除尘器中的灰尘就会落在接灰斗内,实现在清灰的同时保证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定位转动安装在接灰斗内,且其一端伸出接灰斗并设有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一端伸出接灰斗,方便通过转动转动轴转动封板,方便省事,设置在转动轴上的旋钮增大手部和转动轴的接触面积,方便通过旋钮驱动转动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为方形,所述限位件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接灰斗外壁上且与旋钮配合的U型卡块,所述U型卡块开口朝向旋钮且位于旋钮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封板固定在竖直或水平状态时,驱动U型卡块向下滑动至与旋钮卡合,在U型卡块的限位作用下,旋钮无法转动,即可实现对转动轴即封板的固定。将旋钮设置为方形,这样在其转动90°后依然能够和U型卡块卡合,简化结构,方便省事且效果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的端面上设有相互垂直的水平指示线和竖直指示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平指示线和竖直指示线的标识作用下,方便判断封板是处于竖直状态还是水平状态。其中,可以在水平指示线和竖直指示线上写文字标识,或将其设置为不同颜色,或将其设置为不同长短,只要能够方便识别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灰料斗上设有把手,且所述把手转动安装在灰料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灰料斗上转动安装把手,不仅方便拿取灰料斗,而且把手能转动,可以任意活动,方便省事。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观察窗为有机玻璃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有机玻璃板做透明观察窗,不仅具有极佳的透明度,而且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抗老化性,且无毒无害,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接灰斗下方可拆卸安装灰料斗,除尘器中的灰尘落入接灰斗内后,再从接灰斗掉入灰料斗内,即最终是灰料斗接收除尘器落下的灰尘。当灰料斗内接满灰尘后,将灰料斗从接灰斗上拆卸下来,方便对灰料斗内接收的灰尘进行处理;

2、通过在灰料斗上设置透明观察窗,从透明观察窗处观察灰料斗内的接灰情况,以便及时将灰料斗拆卸下来进行清灰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用于体现封板处于竖直状态;

图4是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图,用于体现封板处于水平状态。

图中,1、接灰斗;11、导向槽;12、支架;2、延伸板;21、连接杆;3、抵接板;31、固定钩;4、灰料斗;41、卡扣;42、把手;5、凸台;51、透明观察窗;6、封板;7、转动轴;71、旋钮;711、水平指示线;712、竖直指示线;8、U型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净化灰除尘器配套用接灰装置,参照图1,包括与除尘器(图中未表示)连接的接灰斗1,接灰斗1固定在支架12上,且除尘器位于接灰斗1上方。接灰斗1下方可拆卸安装有与其连通的接灰斗1,除尘器落下的灰尘从接灰斗1落入灰料斗4中,当灰料斗4中接满灰尘后,将灰料斗4从接灰斗1上拆卸下来,方便清灰。在本实施例中,灰料斗4呈矩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灰料斗4还可是桶状结构,更便于安装,且耐压性能较好。

参照图1,其中,在灰料斗4上方设有呈环状结构的凸台5,凸台5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灰料斗4内,且接灰斗1的外壁和凸台5的内壁紧密贴合,保证接灰斗1和灰料斗4之间的密封。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及时将灰料斗4取下进行清灰,凸台5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有机玻璃板制成的透明观察窗51,且透明观察窗51绕凸台5圆周设置。

为了实现接灰斗1和灰料斗4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参照图2,在接灰斗1上对称设有与凸台5上端面抵接且向外延伸的延伸板2,在延伸板2下端面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下端设有平行于延伸板2且位于凸台5外的抵接板3;抵接板3的下端面和灰料斗4的上端面抵接。参照图2,在抵接板3远离凸台5的一端设有固定钩31,在灰料斗4上设有与固定钩31配合的卡扣41。这样,在将灰料斗4安装到接灰斗1上时,当凸台5的上端面和延伸板2抵接时,将灰料斗4上的卡扣41和抵接板3上的固定钩31扣合,即可实现将灰料斗4挂装到接灰斗1上,方便省事。其中,为了方便拿取灰料斗4,参照图1,在灰料斗4上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把手42,把手42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抵接板3,且把手42位于卡扣41之间。

为了保证在灰料斗4从接灰斗1上拆卸下来进行清灰处理时,接灰斗1能够继续进行接灰,保证除尘器的正常工作,参照图3,在接灰斗1靠近凸台5的一端内转动安装有封板6,封板6的转动轴7沿接灰斗1径向设置且垂直于延伸板2。在接灰斗1外壁上设有限制转动轴7转动的限位件。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7定位转动安装在接灰斗1内并位于凸台5上方,且其一端伸出接灰斗1并设有方形的旋钮71。在接灰斗1外壁上设有竖直设置且位于转轴上方的导向槽11,限位件包括竖直滑动安装在导向槽11内且与旋钮71配合的U型卡块8,U型卡块8开口朝向旋钮71。

参照图3,常态时,U型卡块8卡住旋钮71,将封板6固定在竖直状态,方便除尘器落下的灰尘从接灰斗1落入灰料斗4内。参照图4,当将灰料斗4拆卸下来进行清灰时,先将U型卡块8滑动至旋钮71上方,将封板6转动90°转动至水平状态后,再将U型卡块8向下滑动卡住旋钮71,即可将封板6固定在水平状态,使接灰斗1能够接灰,保证除尘器的正常工作。

其中,为了方便分辨封板6是处于竖直状态还是水平状态,参照图2,在旋钮71的端面上设有相互垂直的水平指示线711和竖直指示线712,且水平指示线711为红色,竖直指示线712为蓝色。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水平指示线711和竖直指示线712设置为长短不一,或在水平指示线711和竖直指示线712上写上文字,只要能够方便分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常态时,灰料斗4上的卡扣41和抵接板3上的固定钩31扣合,实现将灰料斗4固定安装在接灰斗1上。U型卡块8卡住旋钮71,将封板6固定在竖直状态,除尘器落下的灰尘从接灰斗1落入灰料斗4内。从透明观察窗51处观察灰料斗4内的接灰情况,以便及时将灰料斗4拆卸下来进行清灰处理。

当需要将灰料斗4拆卸下来进行清灰时,先将U型卡块8滑动至旋钮71上方,将封板6转动90°转动至水平状态后,再将U型卡块8向下滑动卡住旋钮71,即可将封板6固定在水平状态,使接灰斗1能够接灰,保证除尘器的正常工作。最后解除卡扣41和固定钩31的扣合作用,即可将灰料斗4取下进行清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