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5201发布日期:2019-05-24 22:0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混合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产品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混合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经常用到的机械设备,是化工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设备,用于对物料进行反应。目前,在工业给水中可选用的缓蚀阻垢剂主要有:铬酸盐、聚磷酸盐、锌盐、有机磷酸盐、硅酸盐等。在这些缓蚀阻垢剂中,有机磷酸盐因具有缓蚀和阻垢双重功效而成为首选品种,有机磷酸盐是由有多种聚合物反应单体同时加入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制得的,物料在反应釜中的反应程度、各物料之间混合的均匀程度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公告号为CN2021229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的双搅拌装置,包括中间为圆柱形上下两端为半圆形的反应釜,反应釜内通过转轴设置有“十”字型搅拌桨和“U”型搅拌桨。

上述反应釜的搅拌装置虽然能够对置于反应釜中的物料进行大面积的搅拌,但不能对物料进行较细微的搅拌,这就导致了该反应釜在物料进行混合搅拌的时候不能够将物料进行充分混合,造成的物料反应周期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混合反应釜,提高物料混合均匀度,缩短物料反应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混合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盖上开设有加料口,所述釜体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釜盖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伸入釜体内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搅拌杆上的第一搅拌桨和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位于第一搅拌桨的下方并同轴套设固定在搅拌杆上,所述搅拌筒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搅拌杆底部同轴固定有位于搅拌筒内壁的搅拌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经进料口加入釜体,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进而固定在搅拌杆上的第一搅拌桨和搅拌筒实现对物料的搅拌作用,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度;并且在搅拌盘的切分作用以及搅拌装置旋动作用下,料液由搅拌筒底部进入搅拌筒并由通孔溢出,实现料液在釜体内的循环混合作用。这样的方式缩短了物料反应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桨为横向固定在搅拌杆上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搅拌桨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搅拌支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第一搅拌桨对物料搅拌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上还固定有横向设置的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位于第一搅拌桨和搅拌筒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釜体中部的物料实现水平方向的搅拌,上层物料落料时在第二搅拌桨的作用下向四周扩散,实现扬料和搅拌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桨上固定有若干第二搅拌支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物料进行竖直方向的搅拌,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进一步的,所述釜体内壁设置有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环状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以及第一搅拌支杆和第二搅拌支杆由不同方向对物料进行切割混合,物料在其离心作用下分离至釜体内壁并与环状凸起碰撞,环状凸起对物料进行反弹,从而实现物料的充分混合。当向釜体内加入固体物料时,能有效减少固体物料遇水结块现象的发生,提高各物料之间的混合均匀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釜体侧壁贴合的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的设置有助于减少物料粘结在釜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朝向釜体内壁的一侧固定有位于相邻环状凸起之间的刮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刮板的刮料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和搅拌筒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搅拌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和搅拌筒的可拆卸,方便了维修更换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搅拌筒和第一搅拌桨的设置,能够起到对物料的充分搅拌混合的效果;

2.通过第一搅拌支杆和第二搅拌支杆的设置,能够起到多方向搅拌物料的效果;

3.通过环状凸起的设置,能够起到提高物料分散度,进而提高物料混合均匀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搅拌装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釜体;11、出料口;12、环状凸起;2、釜盖;21、加料口;3、驱动电机;31、搅拌杆;4、搅拌装置;41、第一搅拌桨;411、第一搅拌支杆;42、第二搅拌桨;421、第二搅拌支杆;422、刮板;423、刮块;43、搅拌筒;431、通孔;44、搅拌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高效混合反应釜,如图1所示,包括釜体1和釜盖2,釜盖2上开设有加料口21,釜体1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1。釜盖2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伸入釜体1内的搅拌杆31(参见图2),搅拌杆31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装置4(参见图2)。

如图2所示,搅拌装置4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螺栓固定在搅拌杆31上的第一搅拌桨41、第二搅拌桨42和搅拌筒43。第一搅拌桨41为横向固定在搅拌杆31上的板状结构,第一搅拌桨41上固定有若干第一搅拌支杆411;第二搅拌桨42为横向固定在搅拌杆31上的杆状结构,第二搅拌桨42上固定有若干第二搅拌支杆421,第二搅拌桨4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釜体1侧壁贴合的刮板422;搅拌筒43开口向下并同轴套设固定在搅拌杆31上,搅拌筒43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431,搅拌筒43内部下端设置有同轴固定在搅拌杆31上的搅拌盘44,搅拌盘44外沿与搅拌筒43内壁不接触。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釜体1内物料的混合均匀度,釜体1内壁设置有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环状凸起12,刮板422朝向釜体1内壁的一侧固定有位于相邻环状凸起12之间的刮块423。物料在其离心作用下分离至釜体1内壁并与环状凸起12碰撞,环状凸起12对物料进行反弹,从而实现物料的充分混合。当向釜体1内加入固体物料时,能有效减少固体物料遇水结块现象的发生,提高各物料之间的混合均匀度。

工作过程:

物料经进料口加入釜体1,通过驱动电机3带动搅拌杆31转动。第一搅拌桨41、第二搅拌桨42、搅拌筒43以及第一搅拌支杆411和第二搅拌支杆421沿不同方向对物料进行搅拌,物料在其离心作用下甩向釜体1侧壁,在环状凸起12的反弹作用下实现充分混合。同时搅拌盘44对底层物料进行的切分搅拌,液态物料由搅拌筒43底部进入搅拌筒43并由通孔431溢出,实现料液在釜体1内的循环混合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