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过滤机排料用过渡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8497发布日期:2019-05-31 22:0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压过滤机排料用过渡筒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给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压过滤机排料用过渡筒体。



背景技术:

目前,加压过滤排料系统普遍采用圆盘给料机作为辅助给料设备。过滤机排料装置与圆盘给料机之间常设有近3米高的过度筒,过度筒直径小于圆盘直径,上端与过滤机排料装置连接,通过支座将过度筒吊挂在圆盘给料机正中上方并与圆盘面留有一定间隙,下端设有出料口。工作时,过滤机排出的物料经过度筒直接落到圆盘给料机圆盘面上,通过圆盘旋转由出料口将物料连续均匀给料到皮带输送设备上。该结构虽然能将物料排到皮带输送设备上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过滤机为周期排料,过度筒内无存料,每次排下近4t物料以自由落体全部砸向圆盘给料机的圆盘,加上过度筒内无物料缓冲,圆盘受到极大的偏载冲击力,易造成圆盘给料机传动箱内锥齿轮损坏,严重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2、排出的物料以一定的加速度下落,落到圆盘面后就会通过过度筒和圆盘之间的缝隙向圆盘四周喷溅,造成圆盘给料机周围地面堆料严重,不仅污染现场工作环境,而且增加了工人清料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现提出一种能够缓冲下落物料以减少物料对圆盘给料机圆盘的冲击,并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加压过滤机排料用过渡筒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压过滤机排料用过渡筒体,其与过滤机排料装置、圆盘给料机配合使用,所述圆盘给料机上设有盛接物料的圆盘,其位于过滤机排料装置和圆盘给料机之间,其包括中间筒和出料筒,所述中间筒的上端与所述过滤机排料装置相连通,其下端与所述出料筒相连通,所述出料筒位于所述圆盘给料机的圆盘上方,所述中间筒的内部设有纵截面为三角形的分料装置。

进一步,所述中间筒的内部设有纵截面为三角形的分料装置。

进一步,所述出料筒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环槽挡板装置,所述圆盘位于环槽挡板装置的环形槽内。

进一步,所述环槽挡板装置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弧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纵截面呈L形。

进一步,所述中间筒的上端与所述过滤机排料装置、所述中间筒的下端与所述出料筒的上端均通过法兰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圆盘的下表面设置多个刮刀,所述刮刀的刀柄沿着所述圆盘的径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中间筒的上端与过滤机排料装置、中间筒的下端与出料筒的上端均通过法兰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2、出料口的下端安装环槽挡板装置,有效的防止物料撒落至周围,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所述圆盘的下底面设置刮刀,刮刀随圆盘的转动将洒落至环槽挡板装置与圆盘之间的物料及时的刮至皮带输送设备上,减少了撒落物料对设备的损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出料口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过滤机排料装置、2-中间筒、3-支座、4-分料装置、5-出料筒、6-圆盘、7-刮刀、8-圆盘给料机、9-弧形挡板、1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加压过滤机排料用过渡筒体,其与过滤机排料装置1和圆盘给料机8配合使用,所述圆盘给料机8上设有圆盘6,用以盛接物料,所述加压过滤机排料用过渡筒体包括中间筒2和出料筒5,所述中间筒2的内部设有纵截面呈三角形的分料装置4,本实施例中,分料装置4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中间筒2通过支座3与地面相固定,其上端与过滤机排料装置1相连通,其下端与出料筒5的上端相连通,所述中间筒2的上端与过滤排料装置1以及中间筒2的下端与出料筒5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出料筒5位于圆盘6的正上方,且出料筒5与圆盘6垂直设置,所述出料筒5的下端设置环槽挡板装置,所述圆盘6位于环槽挡板装置的环形槽内,所述环槽挡板装置包括多个首尾相接的弧形挡板9,所述弧形挡板9的纵截面呈L形。

所述加压过滤机排料用过渡筒体工作时,过滤机排料装置1排出的物料经分料装置4的缓冲作用均匀落至圆盘6上,通过圆盘6的旋转,物料经出料口10排到皮带输送设备上。本实施例中,在圆盘6的下表面设置多个刮刀7,所述刮刀7的刀柄沿着圆盘6的径向设置,喷溅到所述弧形挡板9上以及环形槽内的物料,在刮刀7的作用下经出料口10排到皮带输送设备上,既减缓了物料对圆盘6的冲击,又减少了物料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