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减水剂自动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8636发布日期:2019-04-16 23:4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减水剂自动配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料为聚羧酸的配料配制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混凝土减 水剂自动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五大组分主要为水、骨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现国内普遍使用的减 水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其特点为减水率高、环保、使用方便,但因为其为液体,所以运输起来较为不便。商混站分布较广,而减水剂厂家不可能根据商混站的分布进行建厂,为免除高昂的运费,减水剂厂家就会给商混站提供高浓度减水剂,再由商混站按照减水剂厂家 提供的浓度比例进行稀释。由于是按照质量比例进行稀释,现商混站采用较多的方法就是 按照第一次进场高浓减水剂的密度,配制罐的体积算出高浓减水剂和水的高度,由工人按照高度进行稀释,但缺点在于由于减水剂的原料多为高分子链工业原料,每批次的减水剂密度均有差异,若还按照第一次计算高度进行配制,其浓度肯定出现偏差,若每次进场都重新计算高度,费时费力,且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同时由于每次都是工人按照测量高度进行配制,易出现减水剂偏低或偏高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混凝土质量出现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减水剂自动配制装置,其克服了上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工配比存在的每次重新计算、费时费力,配置的减水剂浓度不稳定,从而导致混凝土质量波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减水剂自动配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第一抽取泵、第一电磁阀、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第一浓度检测装置、雾化箱体、第一雾化喷头、第一变频泵、第一流量计、减水剂储罐、第一液位传感器、水箱、给水管、第二抽取泵、第二电磁阀、第二变频泵、第二流量计、第二雾化喷头、引流管、控制开关、控制面板;所述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通过第一抽取管与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相连通,且第一抽取管延伸至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底部,所述第一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一抽取管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一抽取管上并位于第一抽取泵右侧,所述第一浓度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一侧并延伸至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内部,所述雾化箱体设置在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右侧,所述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通过第二抽取管与雾化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取管左端延伸至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底部,所述第二抽取管右端延伸至雾化箱体左侧内部,所述第一雾化喷头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取管右端,所述第一变频泵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取管上,所述第一流量计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取管上并位于第一变频泵右侧,所述减水剂储罐设置在雾化箱体下,所述雾化箱体下端通过导流管与减水剂储罐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在减水剂储罐一侧并延伸至减水剂储罐内部,所述水箱设置在雾化箱体右侧,所述给水管设置在水箱上部一侧,所述第二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给水管上,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给水管上并位于第二抽取泵右侧,所述水箱通过第三抽取管与雾化箱体右侧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抽取管右端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第三抽取管左端延伸至雾化箱体右侧内部,所述第二变频泵固定安装在第三抽取管上,所述第二流量计固定安装在第三抽取管上并位于第二变频泵的左侧,所述第二雾化喷头固定安装在第三抽取管的左端,所述第一雾化喷头与第二雾化喷头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引流管设置在减水剂储罐一侧下部并与减水剂储罐相连通,所述控制开关固定安装在引流管上,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减水剂储罐一侧,所述第一变频泵、第一流量计、第二变频泵、第二流量计、第一浓度检测装置、第一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和/或改进:

优选的,所述还包括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一侧并延伸至内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与第一抽取泵、第一电磁阀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抽取管上还设有截止阀并位于第一变频泵左侧。

优选的,所述第三抽取管上还设有截止阀并位于第二变频泵右侧。

优选的,所述雾化箱体内部还设有带有齿状的混合棒。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浓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浓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减水剂储罐一侧并延伸至减水剂储罐内部。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水箱一侧并延伸至水箱内部。

优选的,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安装在给水管上并位于第二电磁阀右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时其通过将需要配置的减水剂浓度输入到控制面板内,通过第一抽取泵将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内部的减水剂抽入到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内部,通过第一浓度检测装置检测减水剂的浓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输入的检测结果计算分析,并将需要的高浓度减水剂量与水量命令给第一变频泵、第一流量计、第二变频泵、第二流量计,开启第一变频泵、第一流量计将需要的高浓度减水剂量通过第一雾化喷头喷入到雾化箱体内部,与此同时第二变频泵、第二流量计将需要的水量通过第二雾化喷头喷入到雾化箱体内部,第一雾化喷头与第二雾化喷头对喷实现了高浓度减水剂与水分的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液体通过导流管注入到减水剂储罐内部,当减水剂储罐内部的的减水剂量达到第一液位传感器预先设定的最高液位值时,第一液位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接受这一信号后关闭第一变频泵与第二变频泵,当减水剂储罐内部的减水剂量少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值时,第一液位传感器将这一限号传输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开启第一变频泵与第二变频泵循环上述步骤继续配置需要浓度的减水剂,简单高效,不需要人工操作,通过控制面板系统配置,也避免了商家标在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上的减水剂浓度与实际减水剂浓度有偏差,通过第一浓度检测装置重新检测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内部减水剂的浓度,不存在人为造成的误差,减水剂浓度精度高,本实用新型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工配比存在的每次重新计算、费时费力,配置的减水剂浓度不稳定,从而导致混凝土质量波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2为第一抽取泵,3为第一电磁阀,4为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5为第一浓度检测装置,6为雾化箱体,7为第一雾化喷头,8为第一变频泵,9为第一流量计,10为减水剂储罐,11为第一液位传感器,12为水箱,13为给水管,14为第二抽取泵,15为第二电磁阀,16为第二变频泵,17为第二流量计,18为第二雾化喷头,19为引流管,20为控制开关,21为控制面板,22为第一抽取管,23为第二抽取管,24为导流管,25为第三抽取管,26为第二液位传感器,27为截止阀,28为混合棒,29为第二浓度检测装置,30为第三液位传感器,31为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列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行描进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减水剂自动配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1、第一抽取泵2、第一电磁阀3、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第一浓度检测装置5、雾化箱体6、第一雾化喷头7、第一变频泵8、第一流量计9、减水剂储罐10、第一液位传感器11、水箱12、给水管13、第二抽取泵14、第二电磁阀15、第二变频泵16、第二流量计17、第二雾化喷头18、引流管19、控制开关20、控制面板21;所述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1通过第一抽取管22与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相连通,且第一抽取管22延伸至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1底部,所述第一抽取泵2固定安装在第一抽取管22上,所述第一电磁阀3固定安装在第一抽取管22上并位于第一抽取泵2右侧,所述第一浓度检测装置5固定安装在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一侧并延伸至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内部,所述雾化箱体6设置在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右侧,所述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通过第二抽取管23与雾化箱体6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取管23左端延伸至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底部,所述第二抽取管23右端延伸至雾化箱体6左侧内部,所述第一雾化喷头7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取管23右端,所述第一变频泵8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取管23上,所述第一流量计9固定安装在第二抽取管23上并位于第一变频泵8右侧,所述减水剂储罐10设置在雾化箱体6下,所述雾化箱体6下端通过导流管24与减水剂储罐10上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1设置在减水剂储罐10一侧并延伸至减水剂储罐10内部,所述水箱12设置在雾化箱体6右侧,所述给水管13设置在水箱12上部一侧,所述第二抽取泵14固定安装在给水管13上,所述第二电磁阀15固定安装在给水管13上并位于第二抽取泵14右侧,所述水箱12通过第三抽取管25与雾化箱体6右侧上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抽取管25右端延伸至水箱12内部,所述第三抽取管25左端延伸至雾化箱体6右侧内部,所述第二变频泵16固定安装在第三抽取管25上,所述第二流量计17固定安装在第三抽取管25上并位于第二变频泵16的左侧,所述第二雾化喷头18固定安装在第三抽取管25的左端,所述第一雾化喷头7与第二雾化喷头1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引流管19设置在减水剂储罐10一侧下部并与减水剂储罐10相连通,所述控制开关20固定安装在引流管19上,所述控制面板21设置在减水剂储罐10一侧,所述第一变频泵8、第一流量计9、第二变频泵16、第二流量计17、第一浓度检测装置5、第一液位传感器11均与控制面板2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时其通过将需要配置的减水剂浓度输入到控制面板21内,通过第一抽取泵2将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1内部的减水剂抽入到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内部,通过第一浓度检测装置5检测减水剂的浓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通过输入的检测结果计算分析,并将需要的高浓度减水剂量与水量命令给第一变频泵8、第一流量计9、第二变频泵16、第二流量计17,开启第一变频泵8、第一流量计9将需要的高浓度减水剂量通过第一雾化喷头7喷入到雾化箱体6内部,与此同时第二变频泵16、第二流量计17将需要的水量通过第二雾化喷头18喷入到雾化箱体6内部,第一雾化喷头7与第二雾化喷头18对喷实现了高浓度减水剂与水分的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液体通过导流管24注入到减水剂储罐10内部,当减水剂储罐10内部的的减水剂量达到第一液位传感器11预先设定的最高液位值时,第一液位传感器11发出信号给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接受这一信号后关闭第一变频泵8与第二变频泵16,当减水剂储罐10内部的减水剂量少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液位值时,第一液位传感器11将这一限号传输给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开启第一变频泵8与第二变频泵16循环上述步骤继续配置需要浓度的减水剂,简单高效,不需要人工操作,通过控制面板21系统配置,也避免了商家标在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1上的减水剂浓度与实际减水剂浓度有偏差,通过第一浓度检测装置重新检测成品高浓度减水剂罐1内部减水剂的浓度,不存在人为造成的误差,减水剂浓度精度高,本实用新型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工配比存在的每次重新计算、费时费力,配置的减水剂浓度不稳定,从而导致混凝土质量波动的问题。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一种混凝土减水剂自动配制装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或/和改进:

如图1所示,所述还包括第二液位传感器26,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26设置在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4一侧并延伸至内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26与第一抽取泵2、第一电磁阀3电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第二液位传感器26是为了保证高浓度减水剂过渡罐内部减水剂的含量,当高浓度减水剂液位高于第二液位传感器预先设定的最高液位值时,第二液位传感器关闭第一抽取泵2与第一电磁阀3,反之第二液位传感器26打开第一抽取泵2与第一电磁阀3。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抽取管23上还设有截止阀27并位于第一变频泵8左侧。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截止阀27是为了避免第二抽取管23内部的减水剂倒流。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抽取管25上还设有截止阀27并位于第二变频泵16右侧。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截止阀27是为了避免第三抽取管25内部的减水剂倒流。

如图1所示,所述雾化箱体6内部还设有带有齿状的混合棒28。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混合棒28是为了进一步将物化的减水剂与水进行混合。

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二浓度检测装置29,所述第二浓度检测装置29设置在减水剂储罐10一侧并延伸至减水剂储罐10内部。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第二浓度检测装置29是为了进一步确定减水剂储罐10内部的减水剂浓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分析传来的数据将配置成的减水剂浓度与设定的减水剂浓度的偏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若查出允许的偏差控制面板21会将这一信号传输给第一变频泵8、第一流量计9或者第二变频泵16与第二流量计17,进行补充相应的水或者减水剂,保证配置成功的减水剂浓度符合使用要求。

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三液位传感器30,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30设置在水箱12一侧并延伸至水箱12内部。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第三液位传感器30是为了保证水箱12内部水量满足使用要求,当水箱12内部的水面液位高于预先设定的最高液位值时第三液位传感器30关闭第二抽取泵14与第二电磁阀15,反之开启第二抽取泵14与第二电磁阀15。

如图1所示,还包括过滤装置31,所述过滤装置31固定安装在给水管13上并位于第二电磁阀15右侧。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过滤装置31是为了水管13注入的水中含有的杂质过滤掉。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的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