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磨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3963发布日期:2019-06-13 15:5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体磨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研磨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体磨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热度也越来越高。在众多美食中,坚果酱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元素,坚果酱是采用坚果仁为原料,通过筛选、焙炒、脱皮、分选、研磨等工序加工后而制成的便捷、高营养副食品。很多美食皆以酱料而出名,酱料的市场需求量变大,导致生产酱料的厂家纷纷增加产量。酱料的生产需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因而也会使用到各种加工设备。其中,胶体磨浆装置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加工设备之一。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79730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干豆果磨浆机,干豆果磨浆机的原料为干性物料、油性物料及粘稠物料,干豆果磨浆机包括本体,干豆果磨浆机还包括研磨组件,其包括:定子,其中心孔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齿间间隙和齿槽深度依次减小的定子粗磨区、定子精磨区以及定子超磨区,定子粗磨区呈锥状,其小径端靠近定子精磨区;定子精磨区的横截面呈弧状;以及转子,其转动设置在定子内,转子呈截头圆锥状,且转子的外圆锥面由上而下包括齿间间隙和齿槽深度依次减小的转子粗磨区和转子精磨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定子和转子上设置的多级磨齿形成多级研磨区,使物料的研磨形成阶梯性,减少了精磨时间,降低了物料的温升,防止蛋白质变性造成的营养流失和口感的改变,适合干性物料的磨浆,油性物料的酱类加工及温升要求低的物料加工,通用性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物料在经过研磨后温度较高,当进行复磨时,物料又会堆积在回流管中,直至从回流管的上端重新落回加料斗,在此期间,物料在回流管中相互堆积又会产生大量的热,进而进一步的将准备复磨的物料升温,进而会导致物料中的蛋白质变性造成营养流失,并会造成口感的下降,产生糊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体磨浆系统,具有能够使物料在复磨之前自动降温,保证物料的营养以及口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胶体磨浆系统,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的主体座,所述主体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中部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上端连接有回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冷却套管,所述冷却套管的下端固定有进水管,且其上端固设有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复磨时,调节三通阀,使出料管与回流管连通,从而使初次磨完的物料进入回流管,等待重新复磨,与此同时,通过进水管将冷却水通入冷却套管内,再从出水管将冷却套管内的水抽出,循往复,即可通过冷却套管内的冷却水对回流管的外壁进行降温,从而再通过回流管的外壁对回流管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回流管内的温度过高,进而保证物料的营养以及口感不变,另一方面,由于回流管内的物料从下至上送料,因而回流管的下端是回流管温度最高一端,进而通过进水口设置于回流管的下端能够进一步的加快回流管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套管内部固设有呈螺旋上升设置的螺旋水道,所述螺旋水道的下端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螺旋水道的上端与出水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冷却水从螺旋水道均匀上升,从能够保证套管内的冷却水均匀地对回流管进行冷却,且便于将冷却回流管后升温的冷却水抽出,避免冷却套管内的冷却水热两相互传递,降低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套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可以确定冷却套管的温度,进而能够确定冷却水的温度,进而方便的得知回流管的冷却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座的上方连接有锥形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下端固设有竖直落料筒,所述竖直落料筒内设置有轴线竖直设置的螺旋送料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将物料投入下料斗内后,物料由于重力将通过下料斗自动进行汇聚并落入竖直落料筒,再通过设置的螺旋送料片能够使下料斗内的物料通过自身重力从垂直落料桶内均匀落下,保证磨料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座与下料斗之间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固定连有定磨盘,所述定磨盘中部开设有与竖直落料筒连通的落料孔,所述主体座内转动连接有定磨盘相互配合的动磨盘,所述主体座对应动磨盘下侧的位置开设有直径大于动磨盘直径的储料腔,所述储料腔与出料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物料从竖直落料筒进入定磨盘的落料孔,然后通过下料斗内物料的重力作用进入定磨盘与动磨盘之间,然后通过动磨盘转动,带动物料在定磨盘与动磨盘之间磨碎,最后从动磨盘与定磨盘的外圆处的缝隙落入储料腔内,然后即可通过出料管完成出料,研磨效率高,稳定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座对应动磨盘的轴线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能够驱动动磨盘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穿设过落料孔并固定连接于螺旋送料片的轴线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带动螺旋送料片转动,能够进一步的便于下料斗内的物料的均匀下料,避免物料堵塞,便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竖直滑移连接于主体座,所述主体座上端外侧螺纹连接有调节环套,所述调节环套的上端与支撑环的上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转动调节环套能够带动支撑环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能够带动磨盘远离或靠近动磨盘,从而便于调整动磨盘与定磨盘之间的磨料间隙,便于适用不同工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腔的下底面倾斜设置,且出料管位于储料腔的最低位置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从定磨盘与动磨盘周面的间隙落下的磨完的物料直接落至储料腔后,物料将沿倾斜的储料腔底面方便的从出料管内流出,从而便于物料的出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磨盘靠近定磨盘的一侧呈锥形,且定磨盘靠近动磨盘的一侧呈锥形凹陷,动磨盘的上侧能够抵接于定磨盘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物料可以沿上侧呈锥形的动磨盘自动落于定磨盘与动磨盘之间的落料间隙,从容便于物料的自动下落,进而便于磨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需要复磨时,调节三通阀,使出料管与回流管连通,从而使初次磨完的物料进入回流管,等待重新复磨,与此同时,通过进水管将冷却水通入冷却套管内,再从出水管将冷却套管内的水抽出,循往复,即可通过冷却套管内的冷却水对回流管的外壁进行降温,从而再通过回流管的外壁对回流管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回流管内的温度过高,进而保证物料的营养以及口感不变,另一方面,由于回流管内的物料从下至上送料,因而回流管的下端是回流管温度最高一端,进而通过进水口设置于回流管的下端能够进一步的加快回流管的冷却;

2.工作时,冷却水从螺旋水道均匀上升,从能够保证套管内的冷却水均匀地对回流管进行冷却,且便于将冷却回流管后升温的冷却水抽出,避免冷却套管内的冷却水热两相互传递,降低冷却效果;

3.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可以确定冷却套管的温度,进而能够确定冷却水的温度,进而方便的得知回流管的冷却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磨盘与动磨盘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主体座;21、调节环套;22、支撑环;221、进料口;23、定磨盘;231、落料孔;232、第一磨齿;24、动磨盘;241、驱动轴;242、从动带轮;25、储料腔;26、出料管;261、三通阀;262、回流管;263、导向管;264、冷却套管;2641、进水管;2642、出水管;2643、螺旋水道;2644、温度计;27、下料斗;271、竖直落料筒;272、螺旋送料片;3、驱动电机;31、主动带轮;32、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胶体磨浆系统,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一侧的主体座2以及设置于底座1另一侧的驱动电机3。

参照图2和图3,主体座2的上端设置有调节环套21,调节环套21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主体座2的上端外侧壁,调节环套21内固定连接有支撑环22,支撑环22与调节环套21同轴线,支撑环22的中部开设有进料口221,支撑环22内螺栓连接有定磨盘23,定磨盘23与支撑环22同轴线,且定磨盘23的中部开设有与进料口221连通的落料孔231(参考图4),定磨盘23的下侧呈锥形凹陷,且定磨盘23的下侧均固设有第一磨齿,主体座2对应定磨盘23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动磨盘24,动磨盘24直径与定磨盘23直径相同,且动磨盘24的下侧转动连接于主体座2,且动磨盘24的轴线与定磨盘23的轴线相同,动磨盘24的上侧呈锥形,且动磨盘24的锥度小于定磨盘23的锥形凹陷的锥度,即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之间的磨料间隙以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的轴线为中心趋向外侧逐渐减小。动磨盘2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磨齿,第二磨齿的齿向与第一磨齿的齿向相反。

主体座2内还转动连接有轴线竖直设置的驱动轴241,驱动轴241的上端与动磨盘24固定连接,且驱动轴241与动磨盘24同轴线。驱动轴241的下端延伸至底座1内并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242,驱动电机3的轴线竖直设置,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朝下并延伸至底座1内并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31,主动带轮31与从动带轮242之间还套设有传动带32。主体座2上端对应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的位置开有储料腔25,储料腔25的直径大于动磨盘24的直径,储料腔25的底面倾斜设置,其储料腔25底面最低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6。工作时,物料从进料口221与落料孔231进入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之间,然后,物料通过自重落入动磨盘24与定磨盘23的磨料间隙中,与此同时,驱动电机3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带轮31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32转动,从而带动从动带轮242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轴241转动带动动磨盘24转动,能够将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之间的物料通过第一磨齿与第二磨齿逐渐磨碎,然后从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外侧周面间隙落下,直至落至储料腔25内,储料腔25内的物料再沿倾斜的储料腔25的底面流至出料管26完成出料。另一方面,当需要调整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之间的磨料间隙时,转动调节环套21带动支撑环22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定磨盘23远离或靠近动磨盘24,从而调整动磨盘24与定磨盘23之间的磨料间隙,便于适用不同工况。

支撑环22的上方设置有下料斗27,下料斗27呈圆锥形,下料斗27的下端与支撑环22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直落料筒271,竖直落料筒271内设置有轴线竖直设置的螺旋送料片272,螺旋送料片272的外侧边能够抵接于竖直落料筒271的内侧壁,驱动轴241的上端还上端穿设过落料孔231以及进料口221并固定连接于螺旋送料片272的轴线位置处。工作时,将待加工的物料投入到下料斗27内,然后物料将通过重力并沿下料斗27进行集中汇聚,落至竖直落料筒271内,与此同时,驱动轴241带动螺旋送料片272转动,能够将竖直落料筒271内的物料均匀的送至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之间,从而便于均匀的磨料。

参照图1和图5,出料管26的轴线水平设置,出料管2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三通阀261,三通阀261处于同一轴线的两端与出料管26连通,三通阀26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其他两端的一端朝上设置并固定连接有轴线竖直设置的回流管262,回流管26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导向管263,转动导向管263能够使导向管263的出料口位于下料斗27的上方。工作时,通过调节三通阀261可以使磨完的物料直接从储料腔25内通过出料管26流出,当研磨度不够,需要复磨时,可以转动导向管263,使导向管263的出料口处于下里下料斗27的上方,然后调节三通阀261,使出料管26与回流管262连通,初磨完成的物料将通过出压力被顶入回流管262内,并从回流管262重新落入下料斗27内进行复磨。

回流管262的周面外侧还固定连接有冷却套管264,冷却套管264与回流管262同轴线,冷却套管264的下端固设有进水管2641,冷却套管264的上端还固设有出水管2642,冷却套管264的内部与回流管262的外侧壁之间还固设有呈螺旋上升设置的螺旋水道2643,螺旋水道2643的下端与进水管2641连通,螺旋水道2643的上端与出水管2642连通。回流管262的周面还固定连接有温度计2644。工作时,通过进水管2641将冷却水通入冷却套管264内,冷却水从螺旋水道2643均匀上升,从而能够保证冷却套管264内的冷却水均匀地对回流管262进行冷却,再从出水管2642将冷却套管264内的水抽出,循环往复,即可通过冷却套管264内的冷却水对回流管262的外壁进行降温,从而再通过回流管262的外壁对回流管262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回流管262内的温度过高,进而保证物料的营养以及口感不变,另一方面,由于回流管262内的物料从下至上送料,因而回流管262的下端是回流管262温度最高一端,通过进设置回流管262的下端能够进一步的加快回流管262的冷却。另一方面,通过观察温度计2644的温度,可以确定冷却套管264的温度,进而能够确定冷却水的温度,进而方便的得知回流管262的冷却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待加工的物料投入到下料斗27内,然后物料将通过重力并沿下料斗27进行集中汇聚,落至竖直落料筒271内,与此同时,驱动轴241带动螺旋送料片272转动,能够将竖直落料筒271内的物料均匀的送至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之间,然后,物料通过自重落入动磨盘24与定磨盘23的磨料间隙中,与此同时,驱动电机3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带轮31转动,从而带动传动带32转动,从而带动从动带轮242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轴241转动带动动磨盘24转动,能够将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之间的物料通过第一磨齿与第二磨齿逐渐磨碎,然后从定磨盘23与动磨盘24外侧周面间隙落下,直至落至储料腔25内,储料腔25内的物料再沿倾斜的储料腔25的底面流至出料管26内,然后,通过调节三通阀261可以使磨完的物料直接从储料腔25内通过出料管26流出,当研磨度不够,需要复磨时,可以转动导向管263,使导向管263的出料口处于下里下料斗27的上方,然后调节三通阀261,使出料管26与回流管262连通,初磨完成的物料将通过出压力被顶入回流管262内,并从回流管262重新落入下料斗27内进行复磨。

其次,通过进水管2641将冷却水通入冷却套管264内,冷却水从螺旋水道2643均匀上升,从而能够保证冷却套管264内的冷却水均匀地对回流管262进行冷却,再从出水管2642将冷却套管264内的水抽出,循环往复,即可通过冷却套管264内的冷却水对回流管262的外壁进行降温,从而再通过回流管262的外壁对回流管262内的物料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回流管262内的温度过高,进而保证物料的营养以及口感不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