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科的药品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1855发布日期:2019-09-13 23:1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儿科的药品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儿科的药品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

在研究儿科患者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过程中,需要药品的的配合使用,进而使效果更好。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儿科用药一般要将药品研磨成粉,传统的研磨是人工手动研磨,研磨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当部分药品研磨成粉后,然后还要将其与那些未磨成粉的药品一起研磨,这就会导致部分药品容易吸附在研磨辊表面,而且也会导致部分药品的药效降低,清理十分麻烦。

为此,专利号为201721688688.2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公开了一种医疗儿科用药品研磨装置,包括框架,框架的两侧内壁垂直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端开设有圆形通道,圆形通道的两侧侧壁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之间连接有转板,框架的顶端内壁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连接有转盘,且转盘的底端一侧与转板连接,支撑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开设有研磨槽,研磨槽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道,通道内部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正下方安装有与框架底端内壁连接的收集箱。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自动对药品进行研磨,无需人工手动研磨,而且能够将研磨成粉的药品自动出料,大大提高了研磨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实际应用时,滚珠长期与研磨槽接触,药品难以进入滚珠与研磨槽之间,药品难以被磨到,致使研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儿科的药品研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儿科的药品研磨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设置有支撑板A,所述支撑板A中部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内部设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底端设有研磨锤,提升杆上端设一提升圆盘内,所述研磨锤下方设有研磨槽,所述研磨槽底部设有若干药粉通孔,所述研磨槽底端设有盛药槽,所述支撑板A上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中心对称设置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与提升圆盘相匹配。

所述提升杆顶端活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焊接在框架内部顶端。

所述限位环由耐磨材料制成。

所述提升杆、研磨锤及提升圆盘为一体设置结构。

所述研磨锤与研磨槽相匹配,且研磨锤下端与研磨槽底端均为半球形结构。

所述提升圆盘下端面的边缘棱角为圆弧过渡结构。

所述研磨锤上端由凹弧过渡。

所述限位通孔内壁设置有耐磨层。

所述研磨槽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B,所述支撑板B与框架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盛药槽设置在研磨槽正下方,盛药槽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将需要研磨的药品放置研磨槽内,开启旋转电机,旋转电机旋转带动旋转叶片转动,旋转叶片转动作用于提升圆盘上,提升圆盘被提升随后放下,使研磨锤被提升再放下,进而冲击研磨槽内的药品,是研磨槽内的药品被压碎,当药品被压细至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药粉通孔掉入盛药槽内,当研磨结束后,取出盛药槽内的药品即可;在本技术中,将研磨锤下端与研磨槽底端均设为半球形结构,使药品尽量集中,便于研磨。本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大颗粒药品的研磨,适用于儿科研磨药品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研磨槽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升杆与提升圆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儿科的药品研磨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内部设置有支撑板A2,所述支撑板A2中部开设有限位通孔3,所述限位通孔1内部设有提升杆4,所述提升杆4底端设有研磨锤5,提升杆4上端设一提升圆盘6内,所述研磨锤5下方设有研磨槽7,所述研磨槽7底部设有若干药粉通孔8,所述研磨槽7底端设有盛药槽9,所述支撑板A2上设有旋转电机10,所述旋转电机10的输出轴上中心对称设置有旋转叶片11,所述旋转叶片11与提升圆盘6相匹配。

所述提升杆4顶端活动设置有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顶端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焊接在框架1内部顶端。限位环12的设置,主要是减少在提升过程中提升杆4的倾斜程度,保证旋转叶片11与提升圆盘6相匹配。

所述限位环12由耐磨材料制成。降低限位环12的磨损程度。

所述提升杆4、研磨锤5及提升圆盘6为一体设置结构。主要是保装置的稳定及牢固性。

所述研磨锤5与研磨槽7相匹配,且研磨锤5下端与研磨槽7底端均为半球形结构。将研磨锤5下端与研磨槽7底端均设为半球形结构,主要是使药品尽量集中,便于研磨。

所述提升圆盘6下端面的边缘棱角为圆弧过渡结构。减小棱角的磨损,同时也避免棱角对旋转叶片11的伤害。

所述研磨锤5上端由凹弧过渡。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减小研磨锤5的整体体积,间接增大研磨槽7的空间,防止药品溢出。

所述限位通孔3内壁设置有耐磨层。减少提升杆4对限位通孔3的磨损。

所述研磨槽7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B14,所述支撑板B14与框架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盛药槽9设置在研磨槽7正下方,盛药槽9设有把手15。把手15的设置,主要是便于盛药槽9的移动操作。

具体的,在应用时,将需要研磨的药品放置研磨槽7内,开启旋转电机10,旋转电机10旋转带动旋转叶片11转动,旋转叶片11转动作用于提升圆盘6上,提升圆盘6被提升随后放下,使研磨锤5被提升再放下,进而冲击研磨槽7内的药品,是研磨槽7内的药品被压碎,当药品被压细至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药粉通孔8掉入盛药槽9内,当研磨结束后,取出盛药槽9内的药品即可;在本技术中,将研磨锤5下端与研磨槽7底端均设为半球形结构,使药品尽量集中,便于研磨。本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大颗粒药品的研磨,适用于儿科研磨药品的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