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9782发布日期:2019-11-19 21:04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袋,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



背景技术:

中国针刺毡滤袋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动力来自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拉动。国际市场的扩大,既有总需求增长的因素,也有来自国际企业前期因利润率较低退出行业后,给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留下的发展空间;而国内市场的增长,则是来自下游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针刺尼滤袋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进入2010年以来,国内外需求均有明显的回升,国内针刺尼滤袋纱产量以及针刺毡滤袋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均有较大增长,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进入快速恢复阶段。截至2010年第四季度,我国针刺尼滤袋及制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792.1亿元,同比增长39.1%,针刺尼滤袋及制品制造行业利润总额达5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3.1%。

聚丙烯腈是由单体丙烯腈经自由基聚合反应而得到。大分子链中的丙烯腈单元是接头~尾方式相连的。聚丙烯腈纤维(俗称腈纶)的强度并不高,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也较差。聚丙烯腈纤维的优点是耐候性和耐日晒性好,在室外放置18个月后还能保持原有强度的77%。它还耐化学试剂,特别是无机酸、漂白粉、过氧化氢及一般有机试剂。

一般的工业粉尘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即爆炸极限)如遇静电放电火花或外界点火等因素,则极易导致爆炸和火灾。如:面粉尘、化工性粉尘、煤粉尘等如遇静电放电都有爆炸的可能。在袋式除尘领域,如这些粉尘需用布袋来收集,则要求制作除尘布袋的滤料具有防静电性,同时比普通滤料有更好的耐候性、强度以及耐化学试剂性,避免在使用中粉尘很容易进入到内部,而且越积越多,直到将孔隙堵死、导致不能继续使用或者一些粉尘沾染了化学试剂而破坏滤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其特征在于,将针刺毡素毡表面经表面处理剂进行抗静电处理,所述的针刺毡素毡由内向外依次是聚丙烯腈纤维、碳纳米纤维和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构成,所述针刺毡厚度为0.7~1.0mm。

作为优选,所述针刺毡滤袋的孔径为1~1.5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聚丙烯腈纤维和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针刺形成相互钩绕,与碳纳米纤维紧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处理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四氟乙烯乳液15~20份,聚丙烯酸酯乳液5~10份,偶联剂0.5~1份,抗静电剂0.1~0.5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作为优选,所述表面处理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四氟乙烯乳液17份,聚丙烯酸酯乳液7份,偶联剂0.8份,抗静电剂0.3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腈纤维的单线直径为70~100μm,单纤强度为70~100n。

作为优选,所述碳纳米纤维的单纤直径为10~10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起到抗静电的作用,同时能够很好的耐化学腐蚀、耐日晒以及好的耐候性,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科学实用、清灰效果好等特点,过滤的粉尘很容易从膜表面清除,使用的清灰压力强度较低,从而提高了滤料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的运行费用,大大地提高了过滤效率,进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2,碳纳米纤维;3,聚丙烯腈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更多的技术细节。

参照附图1

实施例1

一种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将针刺毡素毡表面经表面处理剂进行抗静电处理,所述的针刺毡素毡由内向外依次是聚丙烯腈纤维3、碳纳米纤维2和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1构成,所述的聚丙烯腈纤维3和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1针刺形成相互钩绕,与碳纳米纤维2紧密连接。所述聚丙烯腈纤维3的单线直径为70μm,单纤强度为70n。所述碳纳米纤维2的单纤直径为10nm。所述针刺毡厚度为0.7mm。所述针刺毡滤袋的孔径为1μm。

所述表面处理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四氟乙烯乳液15份,聚丙烯酸酯乳液5份,偶联剂0.5份,抗静电剂0.1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2

一种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将针刺毡素毡表面经表面处理剂进行抗静电处理,所述的针刺毡素毡由内向外依次是聚丙烯腈纤维3、碳纳米纤维2和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1构成,所述的聚丙烯腈纤维3和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1针刺形成相互钩绕,与碳纳米纤维2紧密连接。所述聚丙烯腈纤维3的单线直径为100μm,单纤强度为100n。所述碳纳米纤维2的单纤直径为100nm。所述针刺毡厚度为1.0mm。所述针刺毡滤袋的孔径为1.5μm。

所述表面处理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四氟乙烯乳液20份,聚丙烯酸酯乳液10份,偶联剂1份,抗静电剂0.5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实施例3

一种聚丙烯腈针刺毡滤袋,将针刺毡素毡表面经表面处理剂进行抗静电处理,所述的针刺毡素毡由内向外依次是聚丙烯腈纤维3、碳纳米纤维2和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1构成,所述的聚丙烯腈纤维3和染色的聚丙烯腈纤维1针刺形成相互钩绕,与碳纳米纤维2紧密连接。所述聚丙烯腈纤维3的单线直径为85μm,单纤强度为85n。所述碳纳米纤维2的单纤直径为60nm。所述针刺毡厚度为0.85mm。所述针刺毡滤袋的孔径为1.2μm。

所述表面处理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聚四氟乙烯乳液17份,聚丙烯酸酯乳液7份,偶联剂0.8份,抗静电剂0.3份,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针刺毡滤袋可耐受ph在4~12的废气环境;捕获微尘效果好,对工业粉尘中的pm2.5的捕获率可达99%,可有效预防雾霾的形成;经向强力≥2000n/5*20cm,纬向强力≥2000n/5*20cm,经向断裂伸长率≤10%,纬向断裂伸长率≤10%,透气度15~20m3/m2·min,使用寿命可达3年。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样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