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0494发布日期:2019-11-08 23:52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磨浆机。



背景技术:

磨浆机设备是一种新颖的不锈钢湿式磨碎设备,使用于大米、大豆、玉米、署类等粮食类物料的湿磨加工,也使用于医药、制糖、食品等工业中某些物料的湿磨。当经过清理、浸泡等预处理后的物料由进入料斗入磨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相对运动的上、下砂盘之间,由于物料的相互冲击、挤压和砂盘的剪切、搓撕等综合作用,使物料沿砂盘平面从里到外、由粗到细地达到磨碎目的。

专利号CN200820190012.5一种新型组合式快速磨浆机,由2台或2台以上的磨浆机组合而成,每台磨浆机的磨盘和电机放置于壳体中,前一台磨浆机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后二台磨浆机的进料口相连,在第一台磨浆机的磨盘上方开有一连接进水管的注水口。

本实用新型且成浆效果不稳定,需二次打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工作量,产量也大大减少,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磨浆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秸秆磨浆机,包括磨浆机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浆机外壳为圆柱形筒体,磨浆机外壳的上端安装有进料斗,磨浆机外壳的内部靠近进料斗的位置安装有碾磨装置,所述碾磨装置包括上磨盘和下磨盘,上磨盘和下磨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上磨盘和下磨盘的通孔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上磨盘的下端面沿着边缘设置有第一碾磨圈,第一碾磨圈的内部与第一碾磨圈同圆心设置有第二碾磨圈,第二碾磨圈的内部与第二碾磨圈同圆心设置有第三碾磨圈,第一碾磨圈、第二碾磨圈和第三碾磨圈的上端均密集设置有锯齿,所述下磨盘的上端面设置有第四碾磨圈和第五第碾磨圈,第四碾磨圈竖向位于第一碾磨圈和第二碾磨圈之间,第五第四碾磨圈竖向位于第二碾磨圈和第三碾磨圈之间,所述磨浆机外壳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驱动电机,磨浆机外壳侧壁上设置有出浆口,出浆口的一侧安装有出渣口。通过上磨盘和下磨盘的设置,能够对秸秆进行很好的碾磨,上磨盘做顺时针转动,下磨盘做逆时针转动,然后上磨盘的第一碾磨圈、第二碾磨圈和第三碾磨圈与下磨盘的第四碾磨圈和第五第碾磨圈相互配合,对秸秆进行充分磨浆,效果最佳。

优选的,第一碾磨圈、第二碾磨圈和第三碾磨圈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上磨盘下端沿着通孔圆心环形等角度设置有上碾磨板,上碾磨板上设置有螺旋磨齿,所述下磨盘的上端沿着通孔圆心环形等角度设置有下碾磨板,下碾磨板上设置有螺旋磨齿,所述上磨盘和下磨盘的周侧面上竖向设置V型锯齿。通过上碾磨板和下碾磨板的设置,进一步提升成浆效果,通过螺旋磨齿和V型锯齿的设置,使得碾磨更加充分。

优选的,所述上磨盘和下磨盘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出渣口的侧壁上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出渣口的开口处纵向设置有转轴,转轴上等距固定安装有固定圆环,固定圆环上设置有叶片。通过在出渣口处安装转轴,并用转动电机带动其转动,转轴再带动叶片转动,防止出渣口出渣过慢或者堵塞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宽度等于固定圆环的宽度,且叶片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磨盘和下磨盘的设置,能够对秸秆进行很好的碾磨,上磨盘做顺时针转动,下磨盘做逆时针转动,上磨盘的第一碾磨圈、第二碾磨圈和第三碾磨圈与下磨盘的第四碾磨圈和第五第碾磨圈相互配合,对秸秆进行充分磨浆,通过上碾磨板和下碾磨板的设置,进一步提升成浆效果,通过螺旋磨齿和V型锯齿的设置,使得碾磨更加充分,通过在出渣口处安装转轴,并用转动电机带动其转动,转轴再带动叶片转动,防止出渣口出渣过慢或者堵塞的情况发生。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对碾磨装置的设计,进一步加快成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磨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磨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渣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磨浆机外壳;2-进料斗;3-碾磨装置;301-上磨盘;302- 下磨盘;303-通孔;304-第一碾磨圈;305-第二碾磨圈;306-第三碾磨圈; 307-锯齿;308-第四碾磨圈;309-第五碾磨圈;4-转动杆;5-驱动电机;6- 出浆口;7-出渣口;8-上碾磨板;9-螺旋磨齿;10-下碾磨板;11-V型锯齿; 12-转动电机;13-转轴;14-固定圆环;15-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秸秆磨浆机,包括磨浆机外壳1,磨浆机外壳1为圆柱形筒体,磨浆机外壳1的上端安装有进料斗2,磨浆机外壳1的内部靠近进料斗 2的位置安装有碾磨装置3,碾磨装置3包括上磨盘301和下磨盘302,上磨盘301 和下磨盘30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303,上磨盘301和下磨盘302的通孔303间设置有转动杆4,上磨盘301的下端面沿着边缘设置有第一碾磨圈304,第一碾磨圈304的内部与第一碾磨圈304同圆心设置有第二碾磨圈305,第二碾磨圈 305的内部与第二碾磨圈305同圆心设置有第三碾磨圈306,第一碾磨圈304、第二碾磨圈305和第三碾磨圈306的上端均密集设置有锯齿307,下磨盘302的上端面设置有第四碾磨圈308和第五碾磨圈309,第四碾磨圈308竖向位于第一碾磨圈304和第二碾磨圈305之间,第五碾磨圈309竖向位于第二碾磨圈305和第三碾磨圈306之间,磨浆机外壳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磨浆机外壳 1侧壁上设置有出浆口6,出浆口6的一侧安装有出渣口7。

将秸秆从进料斗2中放入,然后秸秆将进入到碾磨装置3中,秸秆将在上磨盘301和下磨盘302之间碾磨,通过上磨盘301顺时针转动,下磨盘302逆时针转动,第一碾磨圈304、第二碾磨圈305和第三碾磨圈306与第四碾磨圈308 和第五碾磨圈309相互配合,对秸秆进行充分的磨浆,碾磨后的秸秆渣从出渣口7中导出,浆液从出浆口6流出。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秸秆磨浆机,包括磨浆机外壳1,磨浆机外壳1为圆柱形筒体,磨浆机外壳1的上端安装有进料斗2,磨浆机外壳1的内部靠近进料斗 2的位置安装有碾磨装置3,碾磨装置3包括上磨盘301和下磨盘302,上磨盘301 和下磨盘30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303,上磨盘301和下磨盘302的通孔303间设置有转动杆4,上磨盘301的下端面沿着边缘设置有第一碾磨圈304,第一碾磨圈304的内部与第一碾磨圈304同圆心设置有第二碾磨圈305,第二碾磨圈 305的内部与第二碾磨圈305同圆心设置有第三碾磨圈306,第一碾磨圈304、第二碾磨圈305和第三碾磨圈306的上端均密集设置有锯齿307,下磨盘302的上端面设置有第四碾磨圈308和第五碾磨圈309,第四碾磨圈308竖向位于第一碾磨圈304和第二碾磨圈305之间,第五碾磨圈309竖向位于第二碾磨圈305和第三碾磨圈306之间,磨浆机外壳1的内部底端安装有驱动电机5,磨浆机外壳 1侧壁上设置有出浆口6,出浆口6的一侧安装有出渣口7。

上磨盘301下端沿着通孔303圆心环形等角度设置有上碾磨板8,上碾磨板 8上设置有螺旋磨齿9,下磨盘302的上端沿着通孔303圆心环形等角度设置有下碾磨板10,下碾磨板10上设置有螺旋磨齿9,上磨盘301和下磨盘302的周侧面上竖向设置V型锯齿11。出渣口7的侧壁上安装有转动电机12,出渣口7的开口处纵向设置有转轴13,转轴13上等距固定安装有固定圆环14,固定圆环14 上设置有叶片15。

当秸秆到达上磨盘301和下磨盘302之间时,上碾磨板8和下碾磨板10对秸秆进行进一步碾磨,螺旋磨齿9使碾磨更加充分,上磨盘301和下磨盘302侧壁的V型锯齿11有效避免秸秆从侧面缝隙中还没碾磨就被排出,当秸秆渣到达出渣口7时,转动电机12带动转轴13顺时针转动,转轴13将带动叶片15转动,快速的将秸秆渣从出渣口7上排出,防止出渣太慢或者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