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2505发布日期:2019-09-17 21:13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由于其体积小、试剂消耗量低和高度集成化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已经成为微全分析系统发展的热点领域,近年来,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流控芯片在生命科学、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微流控芯片的使用,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宏观流体和微流流体的接口技术,即如何将宏观流体注入到微观的芯片管路中去。现有的绝大部分微流体芯片使用者采用直接将硬质微流控芯片和流体导管进行胶黏的连接方法。此类连接方法属于不可逆连接,芯片和流体导管无法实现拆解和后续使用,经济成本较高,此连接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芯片的固定和观测。另外,胶黏的方法操作复杂,一方面胶水流动性很强,可能扩散到观测区域,影响实验观测,另一方面有可能对样品造成污染。

为此,设计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与所述夹具本体螺纹连接的加样组件;

所述夹具本体中央开设有上下贯穿所述夹具本体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观察孔,所述夹具本体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芯片放置槽,所述观察孔上下贯穿所述芯片放置槽,所述夹具本体的顶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芯片放置槽顶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开设位置以与插入所述芯片放置槽内的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相对应为准;

所述加样组件包括若干个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微调螺栓,所述微调螺栓中央开设有上下贯穿所述微调螺栓顶端面和底端的注样孔,所述微调螺栓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由弹性密封材料制成且将所述注样孔完全封堵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中央固定镶嵌有上下贯穿所述密封套且与所述注样孔连通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顶端面与所述密封套的顶端面齐平,所述毛细管的顶端面到底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密封套的顶端面到底端面的高度,所述毛细管的外径以能插入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为准,所述毛细管底端面到所述密封套底端面之间的高度小于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的深度;

进一步,为了防止漏液,优选的,所述密封套呈“V”型且所述密封套底部可插入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内将毛细管与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之间的间隙完全封堵。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的材质为高弹性硅胶。

优选的,所述夹具本体的材质为PMMA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操作简单方便,可以重复使用,向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品时无需使用胶水,避免了胶水对科研实验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样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样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夹具本体;2-观察孔;3-芯片放置槽;4-微调螺栓;41-注样孔;5-密封套;6-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和与所述夹具本体1螺纹连接的加样组件;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夹具本体1中央开设有上下贯穿所述夹具本体1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观察孔2,所述夹具本体1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开口朝前的芯片放置槽3,所述观察孔2上下贯穿所述芯片放置槽3,所述夹具本体1的顶端面上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所述芯片放置槽3顶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开设位置以与插入所述芯片放置槽3内的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相对应为准;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加样组件包括若干个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微调螺栓4,所述微调螺栓4中央开设有上下贯穿所述微调螺栓4顶端面和底端的注样孔41,所述微调螺栓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由弹性密封材料制成且将所述注样孔41完全封堵的密封套5,所述密封套5中央固定镶嵌有上下贯穿所述密封套5且与所述注样孔41连通的毛细管6,所述毛细管6的顶端面与所述密封套5的顶端面齐平,所述毛细管6的顶端面到底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密封套5的顶端面到底端面的高度,所述毛细管6的外径以能插入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为准,所述毛细管6底端面到所述密封套5底端面之间的高度小于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的深度;

进一步,为了防止漏液,优选的,所述密封套5呈“V”型且所述密封套5底部可插入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内将毛细管6与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之间的间隙完全封堵。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5的材质为高弹性硅胶。

优选的,所述夹具本体1的材质为PMMA树脂。

使用方法:

如图5所示,将硬质微流控芯片插入到所述芯片放置槽3内,旋转所述微调螺栓4使所述毛细管6插入到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内,所述密封套5将硬质微流控芯片卡紧,样品依次所述注样孔41、所述毛细管6进入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内,通过所述观察孔2可对硬质微流控芯片进行观察,所述的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操作简单方便,向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品时无需使用胶水,避免了胶水对科研实验的影响;

对硬质微流控芯片观察完毕后,旋转所述微调螺栓4使所述毛细管6从硬质微流控芯片加样口内旋出,取出所述芯片放置槽3内的硬质微流控芯片,重新放入新的硬质微流控芯片重复上述操作,所述的一种硬质微流控芯片夹具可以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