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6204发布日期:2019-10-08 22:0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油箱口盖采取塑料材质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目前塑料油箱口盖一般有供应商喷涂颜色后供货,或毛坯件供货后由塑料件喷涂车间进行喷涂。通过传统方式处理后安装到车身上的塑料油箱口盖往往出现色差问题。为了解决塑料油箱口盖色差问题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使用辅助工装,使塑料油箱口盖跟随车身一起喷涂,避免色差问题发生。

在现有技术中,塑料油箱口盖供货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

1、由供应商喷涂颜色后供货,成本较高,且存在因使用的油漆品牌及生产批号与车身喷涂使用产品存在差异。

2、毛坯件供货由塑料件喷涂车间进行喷涂,虽然对使用的油漆品牌及生产批号进行管理,与车身喷涂使用相同,但是色差问题还会经常出现,导致不合格品增多,需要进行返工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由第一段、第二段和连接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弯曲段组成;所述第一段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段的下端设置有与车门内板相配合的固定夹;所述第一段上还设置有旋转伸缩销,所述旋转伸缩销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段上的套管以及可相对所述套管旋转的伸缩销本体;所述伸缩销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块,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段、第二段和弯曲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段、第二段和弯曲段为分段成型,并且所述第一段、第二段分别与弯曲段连接。

其中,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内螺纹,而所述伸缩销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或第二定位块上设置有与油箱口盖配合的固定结构。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为卡接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便于维修,使用方便,且能够使塑料油箱口盖能跟随车身进行喷涂,进而避免色差问题发生,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与油箱口盖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包括连杆30,所述连杆30包括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连接所述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的弯曲段33组成。所述第一段31、第二段32和所述弯曲段33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分段成型然后连接而成。所述第一段3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块10,所述第二段3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夹40。所述第一段31上还设置有旋转伸缩销20,所述旋转伸缩销20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段31上的套管21以及可相对所述套管21旋转的伸缩销本体22(例如套管21内设置有内螺纹,而所述伸缩销本体2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伸缩销本体22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块50,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块10与所述第二定位块50相对设置。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块10和/或第二定位块50上设置有与油箱口盖配合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例如可以为卡接点等)。

本实施例的油箱口盖喷涂工装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第一定位块与油箱口盖上部特征位置固定,通过旋转伸缩销,将第二定位块与油箱口盖下部特征固定,因旋转伸缩销可以通过旋转改变所述第二定位块与第一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塑料油箱口盖进行固定,达到柔性化生产。图2示出了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与油箱口盖的配合结构。将固定夹与车门内板(前门、后门、背门均可)固定。安装完工后,在机器人喷涂仿形时增加油箱口盖位置喷涂仿形,这样油箱口盖便可跟随车身一起喷涂。图3示出了塑料油箱口盖柔性喷涂工装的应用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柔性喷涂工装可实现塑料油箱口盖随车身喷涂,减少由喷涂不一致产生的色差问题,减少塑料件喷涂车间返工处理,提高生产效率。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避免色差问题发生,同时相对于塑料件喷涂车间喷涂减少工作量,减少了返工,降低油漆成本消耗,提升生产效率。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