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4889发布日期:2019-09-20 22:3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分子材料聚合反应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氨纶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连续聚合氨纶原液的工艺是:两种主要化学原料二异氰酸酯(MDI)与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G)先以一定比例在输送至预聚反应器内进行混合、预聚,然后将预聚物输送到扩链反应器中同时加入溶剂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扩链剂进行链增长反应,最后,经过加入研磨好的辅料并充分混合后制成聚合原液,即可合成不同规格的氨纶纺丝液。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应用,纺丝和氨纶质量对预聚反应的质量、产量、时间等因素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求两种主要化学原料的混合更均匀,二是要求预聚反应时间更短。中国专利(CN201760240U,公告日:2011年3月16日)公开了一种带静态混合器的原液管道,它包括一管道,管道之内设置有一能够改变液体流动方向的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位于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静态混合器包括多个设在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连续变向的流道,所述流道都至少具有一拐弯角,而且,多个流道交错并排。且流道为螺旋流道,所述螺旋角至少大于180度;另设有一遮流片,它周缘固接在管道内壁,所述螺旋流道的端口开设在遮流片。该装置通过设置多个交错并排的流道、遮流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料的混合均匀性。但是该流道为螺旋形,而且还设置了遮流片,因此静态混合器中存在较多死角,在混合过程中产生的凝胶容易沉积此死角中,清洗较为困难,混合器的使用寿命较短。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静态混合管道,静态混合管道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设置有能改变液体流动方向的插片型静态混合器。进一步地,插片型静态混合器由重复单元组成。进一步地,插片型静态混合器的重复单元包括A向插片和B向插片,A向插片与B向插片之间的夹角为60°-100°进一步地,插片型静态混合器中A向插片的宽度为静态混合管道直径的6%-10%。进一步地,插片型静态混合器中B向插片的宽度为静态混合管道直径的8%-12%。进一步地,插片型静态混合器中由A向插片或B向插片组成各相邻平面之间的距离为静态混合管道直径的15%-25%。进一步地,插片型静态混合器的长度为静态混合管道长度的85-95%。进一步地,插片型静态混合器可从出料端整体抽出。进一步地,与混合浆液接触的部件均为321不锈钢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混合装置通过在水平放置的静态混合管道中放置插片型静态混合器,通过调整各插片之间的夹角、各插片平面之间的距离和各插片的宽度,保证各种物料可快速完成混合,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传统氨纶静态混合管道的长度,同时还解决了传统静态混合装置因混料不均匀容易出现凝胶的问题;(2)由于本装置中与混合浆液接触的部件均为321不锈钢材质,且静态混合器为插片式,不存在普通静态混合器中的死角,因此清洗较为方便,混合器的使用寿命较长;(3)本混合装置仅通过调整插片型静态混合器各插片之间的夹角、各插片平面之间的距离和各插片的宽度等参数,即可较好的适应产量调整,生产灵活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片型静态混合器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静态混合管道,21、进料端,22、出料端,3、插片型静态混合器,41、A向插片,42、B向插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静态混合器混合段的长度为静态混合管道长度的90%。插片型静态混合器5由8个重复单元组成。插片型静态混合器5中包括A向插片61和B向插片62,A向插片61与B向插片62之间的夹角为82°。插片型静态混合器5中A向插片61的宽度为预聚反应段2直径的8%。插片型静态混合器5中B向插片62的宽度为预聚反应段2直径的10%。插片型静态混合器5中由A向插片61或B向插片62组成各相邻平面之间的距离为预聚反应段2直径的15%-25%。此外,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中所有与混合浆液接触的部件均为321不锈钢材质。将上述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与传统的静态混合装置的反应效果相比较,分别记录混合器的长度、单位时间内混料量,并每隔1天检测一次输出反应物的粘度、计算一个月内粘度检测结果的离散系数,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表1两种静态混合装置混合效果比较指标本实用新型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传统静态混合装置混合装置长度4m8m一小时内混料量435.1kg173kg粘度值离散系数0.29%9.82%从上表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的长度明显短于传统静态混合装置,节省了生产空间;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单位时间内混料量也较高,而且一个月内粘度检测结果的离散系数也远小于传统的管式静态混合装置。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氨纶预聚静态混合装置的混合效率较高,且产品的粘度稳定,不存在较大的粘度波动,更有利于后续产品质量的稳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