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压稳流防滴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7710发布日期:2019-10-09 06:0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恒压稳流防滴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头,具体讲是一种恒压稳流防滴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灌溉用喷头其压力都是来自水压,喷头自身不能进行自我调控,这会造成水流量不稳定、不均衡,导致灌溉效果差,且喷头防渗漏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压稳流防滴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恒压稳流防滴喷头,包括出水座以及安装在出水座顶端的进水座,所述出水座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内塞入有一上下贯通的内塞,内塞顶端具有一流量腔,内塞中间具有与流量腔连通的中心水槽,内塞顶端外沿均布有多个与流量腔连通的侧水槽,且流量腔内容置有一用于堵住进水座内进水口或堵住流量腔的密封片。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座的顶端具有螺纹部,进水座的底端具有内螺纹孔,螺纹部旋入内螺纹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座的两侧具有旋柄。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腔内中间位置设有一凸台,凸台外沿均布多个缺口,缺口与流量腔、中心水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片的外壁与流量腔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片为硅胶膜片。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恒压稳流防滴喷头,其有益效果是:当进水座正常进水时,密封片被下压,进水座内进水口被打开,水从内塞的侧水槽流入流量腔内,再流入中心槽内,最后从出水座流出,进水时流量腔内的水逐渐增多,流量腔内的水压增大反作用到密封片形成逆推作用,即达到恒压稳流的效果;停止进水后,密封片通过流量腔内残留的水上浮并复位堵住进水座内进水口,起到防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进水座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出水座,11—容置槽,12—螺纹部,13—旋柄,2—进水座,21—内螺纹孔,22—进水口,3—内塞,31—流量腔,32—中心水槽,33—侧水槽,4—密封片,5—凸台,51—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5所示,恒压稳流防滴喷头,包括出水座1以及安装在出水座1顶端的进水座2,出水座1的顶端中间位置设有一容置槽11,容置槽11内塞3入有一上下贯通的内塞3,内塞3顶端具有一流量腔31,内塞3中间具有与流量腔31连通的中心水槽32,内塞3顶端外沿均布有多个与流量腔31连通的侧水槽33,且流量腔31内容置有一用于堵住进水座2内进水口22或堵住流量腔31的密封片4。

出水座1的顶端具有螺纹部12,进水座2的底端具有内螺纹孔21,螺纹部12旋入内螺纹孔21中,出水座1的两侧具有旋柄13。旋柄13方便拆装出水座1和进水座2。

流量腔31内中间位置设有一凸台5,凸台5外沿均布多个缺口51,缺口51与流量腔31、中心水槽32连通。流量腔31内的水顺着缺口51流入中心水槽32。缺口51和侧水槽33的数量均优选为三个,缺口51配合侧水槽33使用,使水流均衡。

密封片4被水下压后,密封片4的外壁与流量腔31内壁贴合,密封片4为硅胶膜片,密封效果好。

当进水座2正常进水时,密封片4被下压,进水座2内进水口22被打开,水从内塞3的侧水槽33流入流量腔31内,再流入中心槽内,最后从出水座1流出,进水时流量腔31内的水逐渐增多,流量腔31内的水压增大反作用到密封片4形成逆推作用,即达到恒压稳流的效果;停止进水后,密封片4通过流量腔31内残留的水上浮并复位堵住进水座2内进水口22,起到防漏的作用。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