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4065发布日期:2019-04-17 03:5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选矿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金是一种贵金属,金的单质在室温下为固体,密度高、柔软、光亮、抗腐蚀,其展性是已知金属中最高的。金与大部分化学物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侵蚀。金能够被水银溶解,能够溶解银及贱金属的硝酸不能溶解金。

目前对于石英脉金矿的选矿工艺主要是通过浮选工艺从原矿中获得金精矿,在进入浮选工艺之前,需要先对原矿进行破碎、磨矿以及分级的工艺流程,现有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将原矿进行破碎形成矿石,再通过两次磨矿和两次分级得到理想细度的矿浆,由于受到矿石本身性质的影响,现有的工艺流程在第一级磨矿设备对矿石进行磨矿后,会将全部底流矿浆返回到第一级磨矿设备中,导致第一级磨矿设备的负荷增加,从而降低了第一级磨矿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还会导致第一级磨矿设备磨出的矿浆的细度不足,进而影响后续的工艺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研磨高原矿的细度的选矿方法及装置,大大提高了分级工艺的分级效率和原矿的磨矿浓度,并且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该方法包括:

(1)前期作业:原矿经过破碎作业得到矿石;

(2)第一次磨矿作业,向一级磨矿装置通入矿石,得到矿粉,矿粉加水并搅拌均匀,得到矿浆1;其中,一级磨矿装置应使细度小于0.074mm的矿粉含量达到50%以上;

(3)第一次分级作业:将矿浆1通入一级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矿浆2和一级底流矿浆3,将一级底流矿浆3分为一级底流矿浆31和一级底流矿浆32,其中,一级底流矿浆31占一级底流矿浆3的质量分数为65%至75%,一级底流矿浆32占一级底流矿浆3的质量分数为25%至35%,一级底流矿浆31返回第一次磨矿作业,一级底流矿浆32通入二级磨矿装置进行磨矿;

(4)第二次磨矿作业,向二级磨矿装置通入一级底流矿浆32,得到矿浆4;其中,二级磨矿装置应使细度小于0.074mm的矿粉含量达到65%以上;

(5)第二次分级作业:将矿浆2和矿浆4通入二级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矿浆5和二级底流矿浆6,将二级底流矿浆6返回第二次磨矿作业;

(6)浮选作业:将矿浆5通入浮选工序进行浮选,得到金精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一级底流矿浆31占一级底流矿浆3的质量分数为70%,一级底流矿浆32占一级底流矿浆3的质量分数为3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矿浆1的质量浓度为4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矿浆5的磨矿细度为-200目占93%。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金原矿的选矿装置,该装置包括:

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用于破碎原矿,并产生矿石;

磨矿装置,所述磨矿装置包括第一磨矿装置和第二磨矿装置,所述第一磨矿装置连接于所述破碎装置,用于将矿石进行磨矿,并产生矿浆;

分级机构,所述分级机构包括第一分级装置、第二分级装置、第一进料管、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三出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磨矿装置和所述第一分级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磨矿装置内的矿浆输送至所述第一分级装置,所述第一出料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磨矿装置和所述第一分级装置,用于将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所述第一磨矿装置,所述第二出料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级装置和所述第二磨矿装置,用于将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所述第二磨矿装置,所述第三出料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分级装置和所述第二分级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分级装置产生的溢流矿浆输送至第二分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料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磨矿装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级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磨矿装置产生的矿浆输送至所述第二分级装置。

进一步的,浮选装置,所述浮选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二分级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分级装置产生的溢流矿浆。

所述第一分级装置和所述第二分级装置均为旋流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选矿方法,有两次磨矿处理,常规的第一次磨矿后,会将全部底流矿浆返回到第一级磨矿设备中,本发明在第一次磨矿后,将部分的底流矿浆返回到一级磨矿装置中,另一部分的底流矿浆进入二级磨矿装置,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负荷,并且,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能源消耗。

2、本发明所述的选矿方法,二级磨矿装置先对部分底流矿浆进行磨矿,使二级磨矿装置磨出的矿浆细度更小,有利于后续的分级作业。

3、本发明所述的选矿方法,通过磨矿得到的矿浆的细度更小,从而使金精矿品位提高,进而达到了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原矿的选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达到预期发明目的,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品位硫化铅矿的选矿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在详细阐述本发明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之前,有必要对本发明中提及的相关材料及操作做进一步说明,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磨矿,在机械设备中,借助于介质(钢球、钢棒、砾石)和矿石本身的冲击和磨剥作用,使矿石的粒度进一步变小,直至研磨成粉末的作业。

分级,将符合要求的矿粉送入下一步的操作,将不符合要求的矿粉返回到磨矿作业。原理是根据固体颗粒因粒度不同,在介质中具有不同沉降速度,将颗粒群分为两种或多种粒度级别的过程。

底流是指经分级、浓缩或分选等作业获得的粗颗粒、高浓度或高密度的产物。

溢流是指在完成作业(如分选、分级等),或者经过自身处理(如澄清等)后,从各种设备或液体容器上部排出的流体。

浮选,漂浮选矿的简称,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按矿物可浮性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品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质量含量比率。

回收率:指金精矿中的金与原矿中的金的质量百分比。

在了解了本发明中提及的相关材料及操作之后,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图1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对本发明一种低品位硫化铅矿的选矿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一、实施例

实施例1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前期作业:原矿经过破碎作业得到矿石1000吨;

(2)第一次磨矿作业,向一级磨矿装置通入矿石,得到矿粉,矿粉加水并搅拌均匀,得到矿浆1,一级磨矿装置应使细度小于0.074mm的矿粉含量达到60%;

(3)第一次分级作业:将矿浆1通入一级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矿浆2和一级底流矿浆3,将质量分数为65%的一级底流矿浆3分流到第一次磨矿作业,将质量分数为35%的一级底流矿浆3分流到二级磨矿装置进行磨矿;

(4)第二次磨矿作业,向二级磨矿装置通入一级底流矿浆32,得到矿浆4;其中,二级磨矿装置使细度小于0.074mm的矿粉含量达到67%;

(5)第二次分级作业:将矿浆2和矿浆4通入二级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矿浆5和二级底流矿浆6,将二级底流矿浆6返回第二次磨矿作业;

(6)浮选作业:将矿浆5通入浮选工序进行浮选,得到金精矿4.08吨。

表1

由表1可知,本实施例最终金精矿中金的含量为55.34g/t,金回收率为92.17%。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有两次磨矿处理,常规的第一次磨矿后,会将全部底流矿浆返回到第一级磨矿设备中,本发明在第一次磨矿后,将65%的底流矿浆返回到一级磨矿装置中,35%的底流矿浆进入二级磨矿装置,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负荷,并且,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二级磨矿装置先对部分底流矿浆进行磨矿,使二级磨矿装置磨出的矿浆细度更小,有利于后续的分级作业,通过磨矿得到的矿浆的细度更小,从而使金精矿品位提高,进而达到了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前期作业:原矿经过破碎作业得到矿石1000吨;

(2)第一次磨矿作业,向一级磨矿装置通入矿石,得到矿粉,矿粉加水并搅拌均匀,得到矿浆1,一级磨矿装置应使细度小于0.074mm的矿粉含量达到53%;

(3)第一次分级作业:将矿浆1通入一级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矿浆2和一级底流矿浆3,将质量分数为75%的一级底流矿浆3分流到第一次磨矿作业,将质量分数为25%的一级底流矿浆3分流到二级磨矿装置进行磨矿;

(4)第二次磨矿作业,向二级磨矿装置通入一级底流矿浆32,得到矿浆4;其中,二级磨矿装置使细度小于0.074mm的矿粉含量达到65%;

(5)第二次分级作业:将矿浆2和矿浆4通入二级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矿浆5和二级底流矿浆6,将二级底流矿浆6返回第二次磨矿作业;

(6)浮选作业:将矿浆5通入浮选工序进行浮选,得到金精矿4.15吨。

表2

由表2可知,本实施例最终金精矿中金的含量为53.24g/t,金回收率为92.01%。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有两次磨矿处理,常规的第一次磨矿后,会将全部底流矿浆返回到第一级磨矿设备中,本发明在第一次磨矿后,将75%的底流矿浆返回到一级磨矿装置中,25%的底流矿浆进入二级磨矿装置,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负荷,并且,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二级磨矿装置先对部分底流矿浆进行磨矿,使二级磨矿装置磨出的矿浆细度更小,有利于后续的分级作业,通过磨矿得到的矿浆的细度更小,从而使金精矿品位提高,进而达到了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3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前期作业:原矿经过破碎作业得到矿石1000吨;

(2)第一次磨矿作业,向一级磨矿装置通入矿石,得到矿粉,矿粉加水并搅拌均匀,得到矿浆1,一级磨矿装置应使细度小于0.074mm的矿粉含量达到57%;

(3)第一次分级作业:将矿浆1通入一级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矿浆2和一级底流矿浆3,将质量分数为70%的一级底流矿浆3分流到第一次磨矿作业,将质量分数为30%的一级底流矿浆3分流到二级磨矿装置进行磨矿;

(4)第二次磨矿作业,向二级磨矿装置通入一级底流矿浆32,得到矿浆4;其中,二级磨矿装置使细度小于0.074mm的矿粉含量达到70%;

(5)第二次分级作业:将矿浆2和矿浆4通入二级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矿浆5和二级底流矿浆6,将二级底流矿浆6返回第二次磨矿作业;

(6)浮选作业:将矿浆5通入浮选工序进行浮选,得到金精矿3.87吨。

表3

由表3可知,本实施例最终金精矿中金的含量为56.81g/t,金回收率为92.33%。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金原矿的选矿方法,有两次磨矿处理,常规的第一次磨矿后,会将全部底流矿浆返回到第一级磨矿设备中,本发明在第一次磨矿后,将70%的底流矿浆返回到一级磨矿装置中,30%的底流矿浆进入二级磨矿装置,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负荷,并且,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二级磨矿装置先对部分底流矿浆进行磨矿,使二级磨矿装置磨出的矿浆细度更小,有利于后续的分级作业,通过磨矿得到的矿浆的细度更小,从而使金精矿品位提高,进而达到了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技术效果。

二、选矿数据对比

对上述实施例1-3所得到的选矿数据和现有的选矿数据进行对比,矿石1000吨,具体数据对比见表4。

表4

备注:表中浮选细度为-200目所占比;

回收率计算方法:理论回收率=((原矿品位-尾矿品位)x精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x原矿品位);

由表4可知,实施例1-3采用的选矿方法在提高金原矿浮选细度和金精矿品位的同时,降低了金原矿品位和金尾矿品位,不仅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二级磨矿装置先对部分底流矿浆进行磨矿,使二级磨矿装置磨出的矿浆细度更小,有利于后续的分级作业,通过磨矿得到的矿浆的细度更小,从而使金精矿品位提高,进而达到了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技术效果。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金原矿的选矿装置,该装置包括:

破碎装置10,破碎装置10用于破碎原矿,并产生矿石;

磨矿装置,磨矿装置包括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二磨矿装置220,第一磨矿装置210连接于破碎装置10,用于将矿石进行磨矿,并产生矿浆;

分级装置,分级装置包括第一分级装置310、第二分级装置320、第一进料管330、第一出料管340、第二出料管350和第三出料管360,第一进料管3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一分级装置310,用于将第一磨矿装置210内的矿浆输送至第一分级装置310,第一出料管3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一分级装置310,用于将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第一磨矿装置210,第二出料管3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级装置310和第二磨矿装置220,用于将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第二磨矿装置220,第三出料管3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级装置310和第二分级装置320,用于将第一分级装置310产生的溢流矿浆输送至第二分级装置3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破碎装置10用于破碎原矿,并产生矿石;磨矿装置包括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二磨矿装置220,第一磨矿装置210连接于破碎装置10,用于将矿石进行磨矿,并产生矿浆;分级机构包括第一分级装置310、第二分级装置320、第一进料管330、第一出料管340、第二出料管350和第三出料管360,第一进料管3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一分级装置310,用于将第一磨矿装置210内的矿浆输送至第一分级装置310,第一出料管3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一分级装置310,用于将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第一磨矿装置210,第二出料管3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级装置310和第二磨矿装置220,用于将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第二磨矿装置220,第三出料管3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级装置310和第二分级装置320,用于将第一分级装置310产生的溢流矿浆输送至第二分级装置320,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第一级磨矿设备对矿石进行磨矿后,会将全部底流矿浆返回到第一级磨矿设备中,导致第一级磨矿设备的负荷增加,从而降低了第一级磨矿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且,还会导致第一级磨矿设备磨出的矿浆的细度不足,进而影响后续的工艺流程,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分级装置310将一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第一磨矿装置210,另一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第二磨矿装置220,不仅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负荷,并且,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二级磨矿装置先对部分底流矿浆进行磨矿,使二级磨矿装置磨出的矿浆细度更小,有利于后续的分级作业,通过磨矿得到的矿浆的细度更小,从而使金精矿品位提高,进而达到了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技术效果。

上述破碎装置10的作用是对金原矿进行破碎,并产生矿石,破碎装置10可以采用常见的挤压破碎装置1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破碎装置10,只要能够对金原矿进行破碎即可;磨矿装置的作用是对矿石进行磨矿产生矿粉,磨矿装置包括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二磨矿装置220,第一磨矿装置210连接于破碎装置10,用于将矿石进行磨矿产生矿粉,再向矿粉中加入适量的水形成矿浆,磨矿装置主要是借助于介质(钢球、钢棒、砾石)和矿石本身的冲击和磨剥作用,使矿石的粒度进一步变小,直至研磨成粉末的作业,因此,磨矿装置可以采用球磨机或者其他磨矿设置,只要能够将金矿石研磨成粉末即可;分级机构包括第一分级装置310、第二分级装置320、第一进料管330、第一出料管340、第二出料管350和第三出料管360,第一进料管3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一分级装置310,用于将第一磨矿装置210内的矿浆输送至第一分级装置310,第一出料管3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磨矿装置210和第一分级装置310,用于将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第一磨矿装置210,第二出料管3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级装置310和第二磨矿装置220,用于将部分底流矿浆输送至第二磨矿装置220,第三出料管3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分级装置310和第二分级装置320,用于将第一分级装置310产生的溢流矿浆输送至第二分级装置320,先将金原矿放入破碎装置10中,破碎装置10对金原矿进行破碎形成矿石,再将矿石通入第一磨矿装置210,对矿石进行磨矿形成粉末,再向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形成矿浆,然后将矿浆通入第一分级装置310内,对矿浆进行分级作业,一部分的底流矿浆通过第一出料管340返回到第一磨矿装置210中,通过第一磨矿装置210继续研磨,另一部分的底流矿浆通过第二出料管350进入第二磨矿装置220内,通过第二磨矿装置220对底流矿浆进行研磨,不仅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负荷,并且,降低了一级磨矿装置的能源消耗,同时,将第一分级装置310产生的溢流矿浆输送至第二分级装置320,对溢流矿浆进行分级作业,形成二次底流矿浆和二次溢流矿浆,二次溢流矿浆直接进入浮选作业程序,而二次底流矿浆进入第二磨矿装置220进行研磨,然后,将第二磨矿装置220研磨出的矿浆通入第二分级装置320,对矿浆继续进行分级作业,本实施例中,通过二级磨矿装置先对部分底流矿浆进行磨矿,使二级磨矿装置磨出的矿浆细度更小,有利于后续的分级作业,并且,通过磨矿得到的矿浆的细度更小,从而使金精矿品位提高,进而达到了提高选矿回收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出料管340的直径大于第二出料管350的直径。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出料管340和第二出料管350,由于大部分的底流矿浆需要进入第一磨矿装置210进行重新研磨,二少部分的底流矿浆进入第二磨矿装置220研磨,通过改变第一出料管340和第二出料管350的直径来限制底流矿浆的流动量,使进入第一磨矿装置210的底流矿浆多于进入第二磨矿装置220的底流矿浆,从而进一步达到降低一级磨矿装置的负荷和能源消耗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增加了回流管40,回流管4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磨矿装置220,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分级装置320,用于将第二磨矿装置220产生的矿浆输送至第二分级装置320。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回流管40,回流管40的作用是将第二磨矿装置220产生的矿浆输送至第二分级装置320,第二磨矿装置220能够对细度更小的矿浆进行研磨,使矿浆的细度更小,通过第二磨矿装置220对矿浆进行研磨,再通过回流管40通入第二分级装置320中,对矿浆进行分级作业,底流矿浆回到第二磨矿装置220内,溢流矿浆进入浮选作业,从而达到提高金的回收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增加了浮选装置50,浮选装置50连接于第二分级装置320,用于接收第二分级装置320产生的溢流矿浆。浮选装置50主要是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按矿物可浮性的差异进行分选的装置,在浮选作业中,通常会加入浮选试剂,例如水玻璃、捕收剂、起泡剂等浮选试剂,能够更好的提取矿物颗粒,从而达到提高金的品位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