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5016发布日期:2021-02-02 08:2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干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利用气体使清洗介质飞散并对清洗对象碰撞而将附着于清洗对象的粉尘或污垢等去除的干式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提出了不使用有机溶剂、水等液体就能够对清洗对象进行清洗的干式清洗技术。作为采用这种技术的干式清洗装置例如以下专利文献所示。
[0003]
专利文献:(日本)特许第4531841号
[0004]
这样的干式清洗装置具有清洗槽和向清洗槽内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部。清洗槽具有开口,呈板状的清洗对象以覆盖该开口的方式配置。在清洗槽内收纳有树脂薄片等清洗介质。通过由气体供给部向清洗槽内供给气体,而在清洗槽内形成旋流,使清洗介质飞散。飞散状态下的清洗介质碰撞清洗对象的表面,能够将附着的粉尘或污垢等去除,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
[0005]
被去除的污垢通常从清洗槽排出后由集尘部回收。在集尘部中设有过滤器,通过对从清洗槽排出的含有污垢的废气进行过滤而回收污垢,被去除污垢的清洁气体被排出机外。
[0006]
但是,在这样的集尘部中存在着污垢容易堵塞过滤器的问题,因此需要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扫。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刷子对过滤器进行清扫。这样的清扫动作可以通过手动进行,但存在着操作麻烦且花费时间的问题。若设置驱动刷子移动的驱动机构,则会导致集尘部的结构变复杂,而且由于刷子的清扫动作复杂,驱动机构的设计上也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干式清洗装置,其能够简单且有效地对集尘部的过滤器进行清扫。
[0008]
本发明的干式清洗装置利用气体使清洗介质飞散并对清洗对象碰撞而将附着于所述清洗对象的污垢去除,其特征在于,具备:
[0009]
清洗槽,其具有开口,在所述清洗槽内收纳有清洗介质,所述清洗对象以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配置;
[0010]
气体供给部,其经由第一流路向所述清洗槽内供给所述气体;
[0011]
集尘部,从所述清洗槽排出的含有污垢的废气被排出到所述集尘部,并由配置在所述集尘部内的过滤器过滤;
[0012]
在所述集尘部中还设置有向所述过滤器喷射气体以清扫所述过滤器的清扫部,
[0013]
所述清扫部经由与所述第一流路并行的第二流路与所述气体供给部连通。
[0014]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干式清洗装置中向清洗槽提供气体的结构构成对过滤器进行清扫的清扫部,因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刷式清扫部的结构,结构更简单且更容易设计。
[0015]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气体供给部不同时向所述清洗槽和所述清扫部供给气体。
[0016]
所述气体供给部在向所述清洗槽供给气体停止后向所述清扫部供给气体。
[0017]
由此,虽然对过滤器的清扫动作和对清洗对象的清洗动作同样使用来自气体供给部的气体,但由于在对清洗对象清洗时,仅向清洗槽供给气体,因此对过滤器的清扫动作不会对清洗对象物的清洗效果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对过滤器进行清扫时,也能够确保对过滤器的清扫效果。
[0018]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集尘部中,在所述废气的流动方向上比所述过滤器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对所述集尘部内的负压进行检测的负压检测部,
[0019]
在由所述负压检测部检测的负压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气体供给部向所述清扫部供给气体。
[0020]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负压降低到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进行对过滤器的清扫,能够根据过滤器上累积的污垢的状态选择最适当的时间进行清扫。由此,能够集中且及时地对过滤器进行清扫,而不会过多地占用对清洗对象进行清洗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清洗槽中的清洗作业的效率。
[0021]
另外,在由所述负压检测部检测的负压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在所述清洗槽中的对当前的清洗对象的清洗结束后,所述气体供给部停止向所述清洗槽供给气体并开始向所述清扫部供给气体。
[0022]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及时且有效地对过滤器进行清扫,而且不会对清洗槽中的清洗作业造成影响。
[0023]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过滤器形成为中空的圆筒状,且以圆筒两端的开口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设置于所述集尘部内,
[0024]
从所述清洗槽排出的所述废气从所述过滤器的上端的开口进入所述过滤器的内部后穿过所述过滤器的筒壁后向所述集尘部外排出;
[0025]
在所述过滤器的下端的开口的正下方配置有对污垢进行回收的回收部。
[0026]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从清洗槽排出的含有污垢的气体从过滤器的上端的开口进入过滤器内,并从圆筒形的过滤器内部朝向外部流动,因此污垢被附着于过滤器的内壁上,通过在过滤器的下端的开口的正下方设置回收部,被清扫后的污垢利用自重就能够落入回收部中。
[0027]
另外,所述清扫部具有向所述过滤器喷射所述气体的喷嘴,
[0028]
所述喷嘴形成为前端封闭的管状,在管壁上形成有呈螺旋状排列的多个开口。
[0029]
根据上述结构,清扫部形成有与圆筒状的过滤器相适应的喷嘴,因此只需将清扫部伸入到过滤器内喷射气体,就能够一次性地完成整个过滤器的清洗,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清洗动作更简单且迅速。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干式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31]
图2是表示集尘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2]
图3(a)和(b)是表示清扫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0033]
图4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控制方式的图。
[0034]
图5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部的控制方式的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0036]
1 清洗部
[0037]
2 气体供给部
[0038]
3 集尘部
[0039]
4 控制部
[0040]
5 清洗对象
[0041]
11 清洗槽
[0042]
21 第一流路
[0043]
22 第二流路
[0044]
12 排气部
[0045]
32 风扇
[0046]
33 过滤器
[0047]
34 清扫部
[0048]
341 喷嘴
[0049]
342 开口
[0050]
35 回收部
[0051]
36 负压传感器
[0052]
v1 第一阀门
[0053]
v2 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5]
如图1所示,干式清洗装置包括:具有对清洗对象5进行清洗的清洗部1;向清洗部1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部2;回收污垢的集尘部3以及对上述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
[0056]
清洗部1形成有清洗槽11。清洗槽11形成有向上方敞开的开口,并且在清洗槽11内收纳有清洗介质。清洗介质为薄、轻量且易飞翔的部件,可以由树脂或纸、布等薄片形成。
[0057]
清洗对象5在清洗时以覆盖清洗槽11的开口的方式配置,从而在清洗槽11内形成封闭空间。另外,优选的是,清洗槽11和清洗对象5能够相对移动。由此,能够实现对较大型的清洗对象5的全面清洗。
[0058]
在清洗槽11的底部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进气喷嘴。该进气喷嘴经由第一流路21而与气体供给部2连接。另外,在所述第一流路21中设置有第一阀门v1,由控制部4控制该第一阀门v1的开闭。
[0059]
由气体供给部2供给的气体优选为压缩空气。通过从气体供给部2经由进气喷嘴341向清洗槽11内供给压缩空气,而能够形成如图中虚线所示的旋流。通过该旋流,清洗介质在清洗槽11内飞散并碰撞上方的清洗对象5,从而能够将附着于清洗对象5的污垢去除。
[0060]
在清洗部1中还设置有排气部12,其用于将含有从清洗对象5去除的污垢的废气从清洗槽11中排出并导向集尘部3。
[0061]
接下来,对集尘部3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62]
如图2所示,在集尘部3内可以设置使内部相对于清洗部1中的清洗槽11呈负压的风扇32。由此,集尘部3能够利用内部负压将含有污垢的废气从清洗槽11中吸入到集尘部3中。
[0063]
在集尘部3内还设置有过滤器33。从清洗槽11中排出的含有污垢的废气被过滤器33过滤,污垢附着于过滤器33上,而污垢被去除的清洁空气从设于集尘部3的开口向外排出。
[0064]
关于过滤器33的结构不特别限定,可以采用通常的过滤器33。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33呈中空的圆筒状。在废气流路31中,过滤器33以圆筒两端的开口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设置,从清洗槽11排出的废气从过滤器33的上端的开口进入过滤器33的内部后穿过过滤器33的筒壁向所述集尘部外排出,由此废气从圆筒形的过滤器33内部朝向外部流动,而污垢被附着于过滤器33的内壁。
[0065]
随着污垢在过滤器33上的累积,有可能造成过滤器33的堵塞,导致过滤效果降低。因此,在集尘部3内设置有对过滤器33进行清扫的清扫部34和位于过滤器33下方的回收部35。
[0066]
本实施方式的清扫部34是通过喷射气体而将过滤器33上附着的污垢吹落到回收部35中的结构。如图3a所示,清扫部34具有向过滤器33喷射气体的喷嘴341,该喷嘴341形成为前端封闭的管状,在管壁上形成有呈螺旋状排列的多个开口342。通过如图3b所示地将喷嘴341伸入到上述圆筒状的过滤器33的内部,能够对过滤器33的内壁均匀地喷射气体,由此能够迅速地将附着的污垢吹落。
[0067]
另外,回收部35设置于上述圆筒状的过滤器33的下端的开口的正下方位置。由此,在过滤器33的内壁上累积的污垢以及被清扫部34清扫下来的污垢都可以利用自重落入回收部35中。
[0068]
由于,清扫部34形成有与圆筒状的过滤器33相适应的喷嘴341,因此只需将清扫部34伸入到过滤器33内喷射气体,就能够一次性地完成整个过滤器33的清洗,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刷式清扫部的清洗动作更简单且迅速。
[0069]
另外,清扫部34所喷射的气体由气体供给部2提供,因此如图1所示,集尘部中的清扫部34经由第二流路22与气体供给部2连通。在所述第二流路22中设置有第二阀门v2,由控制部4控制该第二阀门v2的开闭。
[0070]
由此,能够利用干式清洗装置中已有的向清洗槽11供给气体的结构构成对过滤器进行清扫的清扫部,因此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刷式清扫部的结构,结构更简单且更容易设计。
[0071]
另外,优选的是,向上述清洗槽11供给气体的第一流路21和向上述清扫部34供给气体的第二流路22是彼此并行的流路。控制部4通过对第一阀门v1和第二阀门v2进行控制,而能够对向清洗槽11和清扫部34的气体供给进行控制。
[0072]
以下,对控制部4的控制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73]
[第一实施方式]
[0074]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以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22不同时接通的方式控制气体供给部2。换句话说,第一阀门v1与第二阀门v2不会同时接通,即,不会同时进行对清洗对象5的清洗动作和对过滤器33的清扫动作。
[0075]
例如图4所示,对清洗对象5的清洗动作和对过滤器33的清扫动作交替进行。优选的是,在每次对清洗对象5的清洗动作结束后进行对过滤器33的清扫动作。
[0076]
由此,虽然对过滤器33的清扫动作同样使用来自气体供给部2的气体,但由于在对清洗对象5清洗时,第一阀门v1接通,第二阀门v2断开,仅向清洗槽11供给气体,因此对过滤器33的清扫动作不会对清洗对象物的清洗效果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对过滤器33进行清扫时,第二阀门v2接通,第一阀门v1断开,仅向清扫部34供给气体,也能够确保对过滤器33的清扫效果。
[0077]
而且,通过在对清洗对象5的清洗动作结束后进行对过滤器33的清扫动作,能够及时清除附着于过滤器33上的污垢,从而能够确保对下一个清洗对象5的清洗效果。
[0078]
[第二实施方式]
[0079]
更优选的是,在集尘部3中,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比过滤器33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负压传感器36。该负压传感器36对集尘部3内的负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控制部4。控制部4基于负压传感器36检测到的负压对第一阀门v1和第二阀门v2进行控制。
[0080]
具体而言,在由负压传感器36检测到的负压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气体供给部2向集尘部3中的清扫部34供给气体。更优选的是,在由负压传感器36所检测到的负压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在对当前清洗对象5的清洗动作结束后,使第一阀门v1断开且第二阀门v2接通,使气体供给部2向集尘部3中的清扫部34供给气体。其中,上述规定值可以设定为若负压为规定值以下则无法有效地使含有污垢的废气从清洗槽11中排出到集尘部中的值。
[0081]
如图5所示,在t1时刻之前,气体供给部2持续向清洗槽11供给气体,连续地对各个清洗对象5进行清洗,在t1时刻检测到集尘部3中的负压降低后并未直接将第二阀门v2接通,而是在对清洗对象5的清洗结束(t2时刻)后,将第一阀门v1断开且第二阀门v2接通,使气体供给部2开始向集尘部3中的清扫部34供给气体,进行对过滤器33的清扫。
[0082]
由于随着污垢在过滤器33上逐渐累积而导致集尘部3中的负压逐渐降低,所以能够通过检测负压确定过滤器33上累积的污垢的量,从而能够根据过滤器33上累积的污垢的状态选择最适当的时间进行清扫。另外,由于能够集中且及时地对过滤器33进行清扫,所以不会过多地占用对清洗对象进行清洗的时间,从而能够提高清洗槽11中的清洗作业的效率。
[0083]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仅为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各个实施方式进行组合和变更。
[0084]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部4分别通过对第一阀门v1和第二阀门v2进行控制来实现对清洗槽内的清洗动作和清扫部的清扫动作进行控制,但是控制部4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对气体供给部的控制来实现上述控制方式。另外,本发明的过滤器以及清扫部的结构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采用其他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