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彩板循环辊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4768发布日期:2020-02-28 10:5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色彩板循环辊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彩板涂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色彩板循环辊涂工艺。



背景技术:

在家电领域中,为提高装饰效果,通常在家电上增加装饰钢板;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装饰钢板也越来越多样化,通常会在装饰钢板上涂上颜色,形成彩色钢板,简称彩板。

辊涂是一种涂覆工艺,是通过一种胶辊或钢辊将涂胶等材料涂覆在板料表面上,使涂胶得到流平和排列,并最终均匀地转移到运动中的钢带上再进行固化,从而在钢带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有机固体保护膜的涂装方式。辊涂机是实现辊涂的一种设备,全称辊式涂布机,常见的三辊辊涂机一般包括计量辊、送料辊和涂料辊。目前,公告号为cn2072383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辊式彩铝辊涂机构,包括上料辊、涂料辊和控制辊,三者轴向平行地设置于存放有涂料的料槽的上方;所述上料辊设置于涂料辊下方,用于将料槽内涂料带动并沾附在所述涂料辊表面,所述控制辊设置于所述涂料辊后侧,所述涂料辊的前侧接触铝板用于将涂料涂覆在彩铝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调的控制辊,实现控制辊与涂料辊之间的厚度调节。但上述的辊涂机构与现有的辊涂机普遍只能进行单种颜色的涂覆,无法满足如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现代工艺会在彩板加工完后再进行喷漆等处理以此实现彩板的多色,此种工艺需耗费更多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且生产的产品使用寿命短;而辊涂形成的多色彩板则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其经济价值远大于单色彩板。为此亟需一种多色彩板辊涂装置,能实现多色彩板的加工,提高彩板的艺术感和适用性,以此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色彩板循环辊涂工艺,能实现多色彩板的加工,提高彩板的艺术感和适用性,以此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色彩板循环辊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前处理:将成卷的基材放卷,清洗后烘干;

步骤s2.辊涂底漆层:将彩板传输至底漆辊涂机上进行底漆层的辊涂,辊涂完成后烘干;

步骤s3.辊涂中涂层:将涂覆完底漆层后的彩板传输至中涂辊涂机上进行中涂层的辊涂,辊涂完成后烘干;

步骤s4.辊涂面漆层:涂覆完中涂层后的彩板传输至面漆辊涂机上进行多色面漆层的辊涂,面漆辊涂机的机架一侧放置有烘箱,所述机架上还放置有用于盛放涂料的料斗,面漆辊涂机的机架上设有用于将涂料转印至彩板上的涂料辊和备用辊,所述涂料辊和所有备用辊上均设有涂料区和凹陷区,所述涂料区与彩板抵触,每一所述涂料区的位置互不相同,且所有所述涂料区的宽度之和等于彩板的宽度,且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更换备用辊的换辊组件,所述换辊组件包括开设在机架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纵向滑槽,所述涂料辊和备用辊两端均设有与纵向滑槽滑移配合的滑动座,所述纵向滑槽上连通有供滑动座进出的上缺口和下缺口;面漆层涂色步骤如下:

a.一次上色:将第一种涂料通过第一个涂料辊涂覆至彩板表面,再对彩板进行烘干;

b.形成循环:将彩板首尾两端通过引带相连,使彩板在面漆辊涂机上循环传输;

c.上色准备:更换料斗,同时更换涂料辊或备用辊,并对辊涂机进行清洗;

d.二次上色:将第二种涂料通过第一个备用辊涂覆至彩板表面,再对彩板进行烘干,然后重复步骤c;

e.多次上色:将第n种涂料通过第n-1个备用辊涂覆至彩板表面,再对彩板进行烘干(n为大于3的自然数),并重复步骤c;

f.停止循环:在最后一次上色前将引带拆下,再进行辊涂,使得彩板恢复流水线的传输,进入下一工序;

步骤s5.终处理:按需裁剪彩板,将彩板叠摞仓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一个涂料辊和多个备用辊对彩板不同区域进行不同颜色的辊涂,且不同涂料辊上的涂料区的位置互不相同,将所有所述涂料区的宽度之和设置成与彩板的宽度相等,以此实现了不同涂料区的互补,使得不同颜色相互拼合成的多色的彩板,提高了彩板的艺术感和适用性,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且一个涂料辊和多个备用辊的方式使得面漆辊涂只需一台辊涂机,设备成本低。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上述步骤s4中,所述涂料辊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上还转动连接有用于承接料斗内倒出的涂料的送料辊以及用于调整涂料厚度的调节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传输彩板的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多个用于转变彩板传输方向的转向辊以及一个用于在涂料辊涂料时支撑彩板的传输辊,所述转向辊和传输辊均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料斗、涂料辊、送料辊、调节辊和传输组件安装在机架上,以此完成辊涂;并利用转向辊和传输辊实现彩板的转向和传输,确保辊涂工序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组件还包括驱动部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送料辊同轴固定,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调节辊和所述涂料辊端部分别同轴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传输辊端部同轴连接有第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依次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由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组成的驱动部件实现了送料辊、调节辊、涂料辊以及传输辊的同步转动,从而确保涂料的上料、调整厚度、转印功能以及彩板传输功能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有水平支架和竖直架,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架上设有用于循环传输彩板的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安装在水平支架上的横向调节部件、安装在竖直架上的纵向调节部件以及两端分别与彩板的首尾可拆卸连接的引带,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架上亦安装有转向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引带将彩板的首尾相连,以此便于彩板的循环传输,且引带的长度可调节,既能留给操作人员换辊的时间,又能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彩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支架上开设有水平滑槽,所述横向调节部件包括与水平滑槽滑移配合的水平滑块,所述机架两侧的两个水平滑块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向辊,所述水平支架上还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水平滑块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一端延伸至水平支架外且其上固定有转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水平滑块与水平滑槽的滑移配合实现了其上的转向辊的位置调节,从而调节彩板传输的路线,进一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彩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架上开设有竖直滑槽,所述纵向调节部件包括与所述竖直滑槽滑移配合的竖直滑块,所述机架两侧的每两个对应的竖直滑块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向辊,所述竖直架顶部固定有定滑轮,所述竖直架上还转动安装有线轮,所述线轮上卷绕有一端绕过定滑轮并与所述竖直滑块固定连接的钢丝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竖直滑块与竖直滑槽的滑移配合实现了其上的转向辊的高度调节,从而调节彩板传输的路线,进一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彩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两侧的每两个对应的线轮之间固定设置有一连杆,且每一线轮上均固定有便于转动的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两侧的每两个对应的线轮之间设置连杆,通过连杆实现两个线轮的同步转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手柄实现两个竖直滑块的调节,节省人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缺口与下缺口之间设有与机架插接配合的插销,所述插销一端延伸至开设在纵向滑槽侧壁上的插孔中,且所述备用辊两端的滑动座与插销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销与插孔的配合实现插销与机架的可拆卸连接,当插销插在机架上时,备用辊从上缺口进入纵向滑槽后落在插销上侧,插销起到支撑滑动座和备用辊的作用,能够提前安置好备用辊,从而提高更好涂料辊的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料区与涂料辊、备用辊的转动轴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所述涂料辊的转动轴上设有限制涂料区移动的限位件,活动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限位件包括但不限于限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涂料区与涂料辊的转动轴活动设置,以此便于调节涂料区的位置,适用于不同的涂色要求;限位件起到固定涂料区的作用,从而确保涂料区辊涂时的稳定性;而螺纹连接的自锁特性还起到限位作用,限位螺母的设置进一步确保了涂料区辊涂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承接涂料的托盘,所述托盘内侧壁上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顶部与所述涂料辊底部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托盘承接从送料辊、调节辊和涂料辊上滴落的涂料,并利用刮板将涂料辊涂覆后残留的涂料刮落,以此消除涂料辊上残留的涂料对新涂料的影响,从而确保涂料辊上涂料的均匀性,进而保证转印后彩板颜色的均匀性;且托盘可拆卸,便于更换,使用中可在每次上色后更换托盘,使得托盘内的涂料得以回收,避免多种涂料混合导致涂料无法回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利用一个涂料辊和多个备用辊对彩板不同区域进行不同颜色的辊涂,且不同涂料辊上的涂料区的位置互不相同,以此实现了多色彩板的加工,提高了彩板的艺术感和适用性,从而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2.本方案利用引带将彩板的首尾相连,以此便于彩板的循环传输,且引带的长度可调节,既能留给操作人员换辊的时间,又能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彩板;并利用水平滑块与水平滑槽的滑移配合实现了其上的转向辊的位置调节,从而调节彩板传输的路线,进一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彩板;还利用竖直滑块与竖直滑槽的滑移配合实现了其上的转向辊的高度调节,从而调节彩板传输的路线,进一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彩板;

3.本方案在机架两侧的每两个对应的线轮之间设置连杆,通过连杆实现两个线轮的同步转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通过手柄实现两个竖直滑块的调节,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面漆辊涂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面漆辊涂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料斗和栅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列举的四种机组涂料辊布置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烘箱;12、安装架;13、栅板;131、条形槽;14、托盘;15、刮板;16、水平支架;161、水平滑槽;17、竖直架;171、竖直滑槽;2、传输组件;21、转向辊;22、传输辊;23、驱动组-部件;231、电机;232、主动齿轮;233、第一从动齿轮;234、第二从动齿轮;235、第三从动齿轮;3、辊涂组件;31、料斗;311、出料管;32、送料辊;33、调节辊;34、涂料辊;341、凹陷区;342、涂料区;343、外螺纹;344、限位螺母;35、备用辊;4、换辊组件;41、纵向滑槽;42、滑动座;43、上缺口;44、下缺口;45、插销;5、循环组件;51、横向调节部件;511、水平滑块;512、螺杆;513、转轮;52、纵向调节部件;521、竖直滑块;522、钢丝绳;523、定滑轮;524、线轮;525、手柄;526、连杆;53、引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色彩板循环辊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前处理:将成卷的基材放卷,清洗后烘干;

步骤s2.辊涂底漆层:将彩板传输至底漆辊涂机上进行底漆层的辊涂,辊涂完成后烘干;

步骤s3.辊涂中涂层:将涂覆完底漆层后的彩板传输至中涂辊涂机上进行中涂层的辊涂,辊涂完成后烘干;

步骤s4.辊涂面漆层:涂覆完中涂层后的彩板传输至面漆辊涂机上进行多色面漆层的辊涂;

步骤s5.终处理:按需裁剪彩板,将彩板叠摞仓储。

上述步骤s4中,结合图6所示,面漆辊涂机的机架1上可拆卸连接有料斗31,料斗31位于机架1进料的一侧顶部,其内盛放有涂料,涂料可由管道不断补充。面漆辊涂机的机架1上设有用于将涂料转印至彩板上的涂料辊34和备用辊35,涂料辊34和所有备用辊35上均设有涂料区342和凹陷区341,涂料区342与彩板抵触,每一涂料区342的位置互不相同,且所有涂料区342的宽度之和等于彩板的宽度,且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更换备用辊35的换辊组件4。

如图1、图6所示,面漆层涂色步骤如下:

a.一次上色:将第一种涂料通过第一个涂料辊34涂覆至彩板表面,再对彩板进行烘干;

b.形成循环:将彩板首尾两端通过引带相连53,使彩板在面漆辊涂机上循环传输;

c.上色准备:更换料斗,同时更换涂料辊34或备用辊35,并对辊涂机进行清洗,清洗可采用清洗剂冲洗、人工擦干的方式;

d.二次上色:将第二种涂料通过第一个备用辊35涂覆至彩板表面,再对彩板进行烘干,然后重复步骤c;

e.多次上色:将第n种涂料通过第n-1个备用辊35涂覆至彩板表面,再对彩板进行烘干(n为大于3的自然数),并重复步骤c;

f.停止循环:在最后一次上色前将引带53拆下,再进行辊涂,使得彩板恢复流水线的传输,进入下一工序;

且上述步骤中,彩板每次上色后的烘干温度根据涂料特性而设定,且均在250℃-320℃范围内。

当涂料辊34和备用辊35的总数为三个时,图6列举了a、b、c、d四种三色彩板的涂布方式,且四种涂布方式中,不论三个涂料辊34和备用辊35的顺序如何调换,得到的色彩分布结果均为图中所示的色彩分布结果。

如图2、图3所示,机架1上设有用于传输彩板的传输组件2和循环组件5以及用于传输涂料并上色的辊涂组件3,涂料辊34为辊涂组件3的一部分。机架1一侧放置有烘箱11,彩板经过机架1后进入烘箱11中烘干,烘箱11用于供上色后的彩板通过并将彩板上的涂料烘干,将彩板的颜色稳定。机架1进料的一侧固定有一个水平支架16,水平支架16的长度方向与彩板的传输方向一致,且水平支架16上开设有水平滑槽161,水平滑槽16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支架16的长度方向一致。机架1进料和出料的两侧均固定有竖直架17,本实施例中,竖直架17共计四个,每一竖直架17上均开设有竖直滑槽171,竖直滑槽171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高度方向一致。

如图2、图3所示,传输组件2包括多个转向辊21和一个传输辊22以及用于驱动传输辊22转动的驱动部件,传输辊22位于辊涂组件3出料的一侧,传输辊22和转向辊21的两端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本实施例中,转向辊21数量为5个。循环组件5包括横向调节部件51、纵向调节部件52和引带53。其中,引带53两端分别与彩板的首尾可拆卸连接,引带53端部与彩板连接的位置可调节,以此便于适应彩板的长度并确保彩板传输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张力。引带53的设置还能留给操作人员更换涂料辊34的时间。

横向调节部件51包括水平滑块511、螺杆512和转轮513。水平滑块511位于水平滑槽161内并与水平滑槽161滑移配合,且机架1两侧的两个水平滑块511之间转动安装有一个转向辊21。螺杆512亦位于水平滑槽161内,其一端与水平支架16靠近机架1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水平支架16外,且转轮513固定在螺杆512外露的一端上,以此便于操作人员转动螺杆512以驱动水平滑块511滑移,从而调节彩板传输的路径长度,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彩板。

纵向调节部件52包括竖直滑块521、钢丝绳522、定滑轮523、线轮524和手柄525。竖直滑块521位于竖直滑块521内,且竖直滑块521与竖直滑槽171滑移配合。机架1两侧的相对的每两个竖直滑块521之间均转动安装有一个转向辊21。剩余两个转向辊21分别安装在传输辊22下侧以及位于烘箱11远离机架1一侧的竖直架17上。定滑轮523转动安装在每一竖直架17顶部;线轮524转动安装在竖直架17中偏下的高度,以便操作人员触及;手柄525固定在线轮524上,用于方便操作人员转动线轮524。钢丝绳522一端卷绕在线轮524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523并与竖直滑块521的上表面固定。当操作人员通过手柄525转动转轮513时,线轮524将钢丝绳522收卷或放卷,以此调节竖直滑块521以及其上转向辊21的位置,从而调节彩板传输的路径长度,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彩板。相对应的两个线轮524之间还设有连杆526,连杆526两端分别与两个线轮524中部固定,以此便于操作人员同步转动两个线轮524,从而确保竖直滑块521的同步升降,确保转向辊21的平衡以及彩板的传输。

如图2、图4所示,料斗31为辊涂组件3的一部分,辊涂组件3还包括送料辊32、调节辊33、涂料辊34以及用于驱动送料辊32、调节辊33及涂料辊34转动的驱动部件。机架1两侧上固定有用于支撑料斗31的安装架12,安装架12上固定有一栅板13,栅板13的长度方向与彩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料斗31放置在栅板13上表面中部。优选的,料斗31底部可固定磁铁,利用磁力与栅板13连接,方便更换。结合图5所示,栅板13上还开设有两道条形槽131,料斗31底部连通有两个与条形槽131对应的出料管311,以便涂料流出。送料辊32位于料斗31下侧,调节辊33位于送料辊32靠近烘箱11的一侧,且调节辊33中心轴线的高度低于送料辊32中心轴线的高度。调节辊33与送料辊32抵触,以此将从料斗31内流至送料辊32上的涂料挤压均匀,使涂料覆盖调节辊33表面。涂料辊34位于调节辊33靠近烘箱11的一侧,且调节辊33中心轴线的高度低于涂料辊34中心轴线的高度。涂料辊34两侧分别靠近调节辊33和传输辊22,涂料从调节辊33上传输至涂料辊34上;彩板在转向辊21的作用下经过涂料辊34与传输辊22之间,然后彩板沿传输辊22表面向烘箱11水平传输。

驱动部件包括电机231、主动齿轮232、第一从动齿轮233、第二从动齿轮234和第三从动齿轮235。电机231固定安装在机架1外侧,其输出轴与送料辊32同轴固定,且主动齿轮232固定在电机231的输出轴上。第一从动齿轮233位于调节辊33一端并与调节辊33同轴固定,第二从动齿轮234位于涂料辊34一端并与涂料辊34同轴固定,第三从动齿轮235位于传输辊22一端并与传输辊22同轴固定。当电机231启动时,主动齿轮232与送料辊32同步转动;此时与主动齿轮232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233转动,调节辊33随之转动且其转向与送料辊32的转向相反;第一从动齿轮23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234转动,涂料辊34转动随之转动且其转向与调节辊33的转向相反;第二从动齿轮234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235转动,传输辊22随之转动,以此带动彩板前行。

如图3所示,送料辊32、调节辊33和涂料辊34下侧还设有托盘14,托盘14与机架1可拆卸连接,托盘用于承接从送料辊32、调节辊33和涂料辊34上滴落的涂料,且托盘14可拆卸的方式便于操作人员在每次上色后更换,使得托盘14内的涂料得以回收,避免多种涂料混合导致涂料无法回收。托盘14两内侧壁之间还固定有一刮板15,刮板15顶部与涂料辊34底部抵触,以此将涂料辊34涂覆后残留的涂料刮落,以此消除涂料辊34上残留的涂料对新涂料的影响,从而确保涂料辊34上涂料的均匀性,进而保证转印后彩板颜色的均匀性。

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每一涂料辊34和备用辊35上均分为涂料区342和凹陷区341,涂料区342与彩板表面接触以转印涂料。且每一涂料区342的位置互不相同,且所有涂料区342的宽度之和等于彩板的宽度。且涂料区342与涂料辊34、备用辊35的转动轴之间为活动连接,涂料辊34、备用辊35的转动轴上还设有限制涂料区342移动的限位件。本实施例中,涂料辊34、备用辊35的转动轴上设有外螺纹343,涂料区342与的转动轴螺纹连接,且限位件为限位螺母344,限位螺母344与涂料辊34、备用辊35的转动轴螺纹连接。每一涂料区342两侧均设有限位螺母344,用于限制涂料区342,从而确保涂料区342辊涂时的稳定性。

换辊组件4用于更换涂料辊34和备用辊35,以此达到改变涂布范围的目的。结合图4所示,换辊组件4包括纵向滑槽41、滑动座42、上缺口43和下缺口44。纵向滑槽41开设在机架1上,其长度方向与机架1的高度方向相同。滑动座42有多个,每个涂料辊34两端均设有滑动座42,且涂料辊34与滑动座42转动连接,滑动座42与纵向滑槽41滑移配合。上缺口43和下缺口44均位于纵向滑槽41一侧并与纵向滑槽41相通。上缺口43和下缺口44之间还设有插销45,插销45一端延伸至开设在纵向滑槽41侧壁上的插孔中。当插销45插在机架1上时,备用辊35从上缺口43进入纵向滑槽41后落在插销45上侧,插销45起到支撑滑动座42和备用辊35的作用,能够提前安置好备用辊35。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