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水脱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7662发布日期:2021-05-11 16:5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渣水脱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电系统含水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渣水脱泥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湿除渣水系统产生大量废水,该废水含泥渣量约为1500mg/l,全厂四台600mw等级机组每年产生的泥渣约3000吨,从系统沉淀后以泥浆的形式排出,泥浆主要依靠“日晒、风干”的方式脱水,遇雨天,泥浆无法及时脱水而造成系统淤塞,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保证火电厂渣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渣水系统产生的淤泥泥渣及时得到脱水,本发明公开一种渣水脱泥系统,使得渣水系统淤泥的脱水不用依靠日晒、风干的方式脱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渣水脱泥系统,包括,

浓缩沉淀池,用于收集处理来自锅炉渣水系统的含泥渣废水;

排泥斗,接通在浓缩沉淀池的底部,用于收集来自浓缩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泥渣;

板框式脱泥机,与所述排泥斗管路接通,用于处理来自排泥斗输送过来的泥渣;

污泥输送泵,设置在板框式脱泥机与排泥斗接通的管路上,用于抽吸排泥斗内沉淀的泥渣并输送至板框式脱泥机;

泥斗,接通在板框式脱泥机的底部,用于收集储存来自板框式脱泥机脱水后的泥渣;

其中,所述板框式脱泥机利用来自污泥输送泵输出的泵压力挤压内部的泥渣,被挤压脱水后的泥渣从板框式脱泥机落入所述泥斗。

当来自发电系统的锅炉渣水系统的含泥渣废水输送到浓缩沉淀池后,沉淀池内的废水经过自然沉淀或混凝处理后,上层的高质清水继续往外输送循坏利用,沉淀下来的泥渣收集在所述排泥斗,当系统需要脱泥时,含水泥渣通过污泥输送泵在管道中被抽送到板框式脱泥机,板框式脱泥机为现有技术的脱泥设备,此处不再赘述其详细结构,板框式脱泥机利用来自污泥输送泵的泵压力挤压内部的泥渣,对泥渣进行脱水,被挤压脱水后的泥渣从板框式脱泥机落入并储存在所述泥斗。因此本发明一种渣水脱泥系统能使渣水系统产生的含水淤泥泥渣及时得到脱水,使得渣水系统淤泥的脱水不用依靠日晒、风干的方式脱水。

进一步地,收集废水过程中,浓缩沉淀池的进水浊度>1500mg/l、出水浊度<60mg/l。控制出水浊度<60mg/l有利于确保上层回收利用的清水有较好的水质,进水浊度和出水浊度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测量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板框式脱泥机利用来自污泥输送泵输出的泵压力挤压内部的泥渣,把泥渣挤压脱水至含水率<70%,以使泥渣呈泥饼状态。把泥渣挤压脱水至含水率<70%,能确保泥渣充分脱水,脱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泥斗的底部设有输出端,被挤压脱水后的泥渣从输出端排出,因此便于泥渣对外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当来自发电系统的锅炉渣水系统的含泥渣废水输送到浓缩沉淀池后,沉淀池内的废水经过自然沉淀或混凝处理后,上层的高质清水继续往外输送循坏利用,沉淀下来的泥渣收集在所述排泥斗,当系统需要脱泥时,含水泥渣通过污泥输送泵在管道中被抽送到板框式脱泥机,板框式脱泥机为现有技术的脱泥设备,此处不再赘述其详细结构,板框式脱泥机利用来自污泥输送泵的泵压力挤压内部的泥渣,对泥渣进行脱水,被挤压脱水后的泥渣从板框式脱泥机落入并储存在所述泥斗。

因此本发明一种渣水脱泥系统能使渣水系统产生的含水淤泥泥渣及时得到脱水,使得渣水系统淤泥的脱水不用依靠日晒、风干的方式脱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或简单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渣水脱泥系统,包括浓缩沉淀池1、排泥斗2、板框式脱泥机4、污泥输送泵3以及泥斗5。浓缩沉淀池1用于收集处理来自锅炉渣水系统的含泥渣废水。排泥斗2接通在浓缩沉淀池1的底部,用于收集来自浓缩沉淀池1沉淀下来的泥渣。板框式脱泥机4与所述排泥斗2管路接通,用于处理来自排泥斗2输送过来的泥渣。污泥输送泵3设置在板框式脱泥机4与排泥斗2接通的管路上,用于抽吸排泥斗2内沉淀的泥渣并输送至板框式脱泥机4。泥斗5接通在板框式脱泥机4的底部,用于收集储存来自板框式脱泥机4脱水后的泥渣。

其中,板框式脱泥机4利用来自污泥输送泵3的泵压力挤压内部的泥渣,被挤压脱水后的泥渣从板框式脱泥机4落入所述泥斗5。

当来自发电系统的锅炉渣水系统的含泥渣废水输送到浓缩沉淀池1后,沉淀池1内的废水经过自然沉淀或混凝处理后,上层的高质清水继续往外输送到发电系统被循坏利用,沉淀下来的泥渣收集在排泥斗2,当系统需要脱泥时,含水泥渣通过污泥输送泵3在管道中被抽送到板框式脱泥机4,板框式脱泥机4为现有技术的脱泥设备,此处不再赘述其详细结构,板框式脱泥机4利用来自污泥输送泵3的泵压力挤压内部的泥渣,对泥渣进行脱水,被挤压脱水后的泥渣从板框式脱泥机4落入并储存在所述泥斗5。

板框式脱泥机4脱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水可回流至发电系统继续使用,含水率<70%的泥渣泥饼通过汽车6运走。

因此本实施例能使渣水系统产生的含水淤泥泥渣及时得到脱水,使得渣水系统淤泥的脱水不用依靠日晒、风干的方式脱水。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完善,收集废水过程中,浓缩沉淀池1的进水浊度>1500mg/l、出水浊度<60mg/l。控制出水浊度<60mg/l有利于确保上层回收利用的清水有较好的水质,进水浊度和出水浊度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测量计算。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完善,板框式脱泥机4利用来自污泥输送泵3的泵压力挤压内部的泥渣,把泥渣挤压脱水至含水率<70%,以使泥渣呈泥饼状态。把泥渣挤压脱水至含水率<70%,能确保泥渣充分脱水,脱水效果更好。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完善,如图1所示,泥斗5的底部设有输出端(图中未标出),被脱水后的泥渣变成泥饼并且从输出端排出,最后排放至汽车6运输离开。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