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4986发布日期:2019-12-24 21:5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漆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



背景技术:

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废气是环境污染源之一,喷涂行业尤为严重。喷涂行业在将工件生产、组装外,还需对工件喷涂油漆,使其达到耐用、防锈、防腐等功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部分大型喷涂企业逐渐采用大型机械化加工,并为此配备了大型专用喷漆房。但仍有许多小型企业,对喷涂工件的需求量不大,但仍需要专用喷漆房。由于小型企业厂房面积小,可利用空间少,不适合建专业喷漆房,而且小型企业废气处理系统大多不完善,或者规模小,不适合增加处理负荷。

因此,针对厂房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小型喷涂企业发明一种可收集喷漆废气移动式小型喷漆房,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从而降低喷漆废气处理成本、方便喷漆房在车间中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包括有可移动的车体、安装在车体上的漆雾收集装置以及两面可折叠式墙体,所述漆雾收集装置包括有固定在车体上的箱体、安装在箱体中的牵引风机,箱体的上端设有连通牵引风机的排气管,箱体的侧面设有连通牵引风机的箱门,两面可折叠式墙体分别铰接在箱门两侧。

可折叠式墙体由伸缩架及盖在伸缩架上的篷布构成。

可折叠式墙体由若干钢板依次铰接构成。

两面所述可折叠式墙体折叠后将箱门盖住。

可折叠式墙体折叠后分别能够贴向箱门两侧的箱体表面。

可折叠式墙体的内侧贴有可撕贴纸。

可折叠式墙体的下端安装有若干可升降的支撑脚,支撑脚的底部安装有滑轮。

箱门处设有干式漆雾捕集箱,干式漆雾捕集箱通过捕集箱架可拆卸的安装在箱门处。

一种使用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的车间,所述车间设有一根排气主管及若干分布在车间不同位置的排气支管,排气支管分别连通排气主管,排气支管的下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喷漆房箱体上端排气管的法兰。

所述排气支管的下端均连接有波纹管,法兰固定在波纹管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可以根据需要移动至车间任意位置,可折叠式墙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伸展,从而可随时构建位置可调、占地面积可调、能够有效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相比于传统的固定式喷漆房,能够极大降低喷漆废气的收集成本,提高喷漆废气收集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拼接移动式喷漆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可折叠式墙体的折叠收拢后的示意图;

图4是可折叠式墙体的折叠收拢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包括有可移动的车体1、安装在车体1上的漆雾收集装置以及两面可折叠式墙体2,所述漆雾收集装置包括有固定在车体上的箱体3、安装在箱体3中的牵引风机4,箱体3的上端设有连通牵引风机4的排气管5,箱体3的侧面设有连通牵引风机4的箱门6,两面可折叠式墙体2分别铰接在箱门6两侧。

可折叠式墙体2由伸缩架及盖在伸缩架上的篷布构成。

可折叠式墙体2由若干钢板依次铰接构成。

两面所述可折叠式墙体2折叠后将箱门6盖住。如图3所示,在喷漆房不使用时,可将折叠式墙体2折叠后当成门使用,可以在两面所述可折叠式墙体2相应位置安装门栓7。

可折叠式墙体2折叠后也可以选择分别能够贴向箱门6两侧的箱体3表面,如图4所示。

可折叠式墙体2的内侧贴有可撕贴纸。喷漆房多次使用过后,撕下可撕贴纸,贴上新的可撕贴纸,从而快速清理粘附在可折叠式墙体2上的漆雾。

可折叠式墙体2的下端安装有若干可升降的支撑脚8,支撑脚8的底部安装有滑轮9。

箱门6处设有干式漆雾捕集箱10,干式漆雾捕集箱10通过捕集箱架11可拆卸的安装在箱门6处。

一种使用可收集喷漆废气的拼接移动式喷漆房的车间,所述车间设有一根排气主管12及若干分布在车间不同位置的排气支管13,排气支管13分别连通排气主管12,排气支管13的下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喷漆房箱体3上端排气管5的法兰14。所述排气支管13的下端均连接有波纹管16,法兰14固定在波纹管16的下端。可以同时在车间并列多个拼接移动式喷漆房,也可以在车间特定位置需要时将拼接移动式喷漆房移动至指定位置快速组装连接使用。

为了方便移动喷漆房,还可以在车体1上设置供牵引装置牵引用的牵引头1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