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药提纯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406发布日期:2019-11-12 22:3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药提纯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中药提纯的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提纯就是利用一些技术最大限度提中药中的有效成份,使得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使中药的效果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蒸馏提纯为中药提纯的一种常规手段,现有的利用蒸馏提纯原理设计的中药提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例如:(1)蒸汽在提纯罐内分布不均匀,局部的中药材不能够与蒸馏蒸汽充分接触,导致提纯不彻底,造成资源浪费;(2)中药提纯设备中使用的过滤网清洗不方便,在清洁滤网过程中,要将滤网上端其他结构均拆下,耗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提纯的设备,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蒸汽在提纯罐内分布不均匀,局部的中药材不能够与蒸馏蒸汽充分接触,导致提纯不彻底,造成资源浪费以及中药提纯设备中使用的过滤网清洗不方便,在清洁滤网过程中,要将滤网上端其他结构均拆下,耗费人力物力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中药提纯的设备,包括提纯罐、从提纯罐上端延伸至提纯罐内部的转轴、设置于提纯罐上端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电机和设置于提纯罐顶部的进料口,所述提纯罐中下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下端为蒸汽腔,所述转轴为上端封口下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结构,转轴下端伸入蒸汽腔内部,转轴中上部设置有下倾的连接管,连接管末端固定有竖直的排汽管,排汽管上端封口下端开口且管壁上设置有均匀的排汽孔,转轴、连接管和排汽管内腔连通,排汽管的下端与隔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用于过滤大颗粒杂质,隔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用于吸附提纯液中沉降的杂质,第二过滤网上端一侧的提纯罐上设置有出液口,待提纯的中药材从进料口进入提纯罐内部,蒸汽腔产生的蒸汽经转轴下端开口进入转轴内腔,并经与转轴内腔连通的连接管进入排汽管,由排汽管上的排汽孔排出,转轴在电机带动下旋转,排汽管和连接管均对中药材产生搅拌作用,与此同时搅拌过程的中药材与排汽孔排出的蒸馏用蒸汽充分接触,极大提高了提纯效果,排汽管的结构设置和连接管的角度设置有利于防止中药材通过排汽管上的排汽孔进入连接管内,进而进入转轴,造成不必要的清洁,蒸馏过程中提纯液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双重过滤及吸附杂质后经出液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腔内侧设置有电加热层、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提纯罐上设置有与蒸汽腔连通的进水管,蒸汽腔外侧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数据信息均通过显示屏显示,通过显示结构操作人员控制电加热层的加热,控制器还用于对电机的启闭、进水管上的电磁阀以及出液口上的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由中间向四周下倾的锥型结构,出液口位于隔板的锥形结构下端的一侧,这一结构设计有利于提纯液的收集盒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形状和尺寸与隔板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均设置有与转轴外径相配合的转轴通孔,隔板上设置有与转轴外径相配合的轴承,这一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转轴旋转过程中的流畅性。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上端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上设置有出汽孔,中药材进料结束后提纯过程中关闭封盖,提纯罐内的蒸汽从出气孔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提纯罐包括由上至下旋拧固定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第一罐体下端设置有第一凸缘,第二罐体上端设置于与第一凸缘相配合的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凸缘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凸缘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旋拧打开提纯罐,能够方便地对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内的结构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一罐体下端,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二罐体上端,通过旋拧打开提纯罐,能够方便地对第一罐体内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罐体内的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中药提纯的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中药材与蒸馏用蒸汽充分接触,使提纯彻底:待提纯的中药材从进料口进入提纯罐内部,蒸汽腔产生的蒸汽经转轴下端开口进入转轴内腔,并经与转轴内腔连通的连接管进入排汽管,由排汽管上的排汽孔排出,中药材与蒸汽充分接触,极大提高了提纯效果;(2)转轴在电机带动下旋转,排汽管和连接管均对中药材产生搅拌作用,搅拌过程进一步促进了的中药材与排汽孔排出的蒸馏用蒸汽充分接触;(3)排汽管的结构设置和连接管的角度设置有利于防止中药材通过排汽管上的排汽孔进入连接管内,进而进入转轴,造成不必要的清洁,蒸馏过程中提纯液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双重过滤吸附杂质后经出液口排出;(4)滤网清洁方便: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一罐体下端,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二罐体上端,通过旋拧打开提纯罐,将其分离为独立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方便地对第一罐体内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罐体内的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纯罐;101、第一罐体;102、第二罐体;2、转轴;3、电机;4、进料口;5、封盖;6、出汽孔;7、隔板;8、蒸汽腔;9、连接管;10、排汽管;11、排汽孔;12、第一过滤网;13、第二过滤网;14、出液口;15、电加热层;16、温度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8、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对于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方案可参看背景技术或是现有技术。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一种用于中药提纯的设备,包括提纯罐1、从提纯罐1上端延伸至提纯罐1内部的转轴2、设置于提纯罐1上端用于驱动转轴2旋转的电机3和设置于提纯罐1顶部的进料口4,进料口4上端设置有封盖5,封盖上设置有出汽孔6;所述提纯罐1中下部设置有隔板7,隔板7下端为蒸汽腔8,所述转轴2为上端封口下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结构,转轴2下端伸入蒸汽腔8内部,转轴2中上部设置有下倾的连接管9,连接管9末端固定有竖直的排汽管10,排汽管10上端封口下端开口且管壁上设置有均匀的排汽孔11,转轴2、连接管9和排汽管10内腔连通,排汽管10的下端与隔板7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2,隔板7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3,第二过滤网13上端一侧的提纯罐1上设置有出液口14。

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腔8内侧设置有电加热层15、温度传感器16和压力传感器17,提纯罐1上设置有与蒸汽腔8连通的进水管18。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7为由中间向四周下倾的锥型结构,出液口14位于隔板7的锥形结构下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网13的形状和尺寸与隔板7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上均设置有与转轴2外径相配合的转轴通孔(图中未示出),隔板7上设置有与转轴2外径相配合的轴承(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提纯罐1包括由上至下旋拧固定的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第一罐体101下端设置有第一凸缘,第二罐体102上端设置于与第一凸缘相配合的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内侧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凸缘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凸缘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过滤网12位于第一罐体101下端,所述第二过滤网13位于第二罐体102上端。

本实施例中,蒸汽腔8外侧设置有控制器和显示屏(图中未示出控制器和显示屏),温度传感器16和压力传感器17感应到的数据信息均通过显示屏显示,通过显示结构操作人员控制电加热层15的加热,控制器还用于对电机3的启闭、进水管18上的电磁阀以及出液口14上的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控制器对上述设备的控制电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中药提纯的设备,使用时,待提纯的中药材从进料口4进入提纯罐1内部,蒸汽腔8产生的蒸汽经转轴2下端开口进入转轴2内腔,并经与转轴2内腔连通的连接管9进入排汽管10,由排汽管10上的排汽孔11排出,转轴2在电机3带动下旋转,排汽管10和连接管9均对中药材产生搅拌作用,与此同时搅拌过程的中药材与排汽孔11排出的蒸馏用蒸汽充分接触,极大提高了提纯效果,排汽管10的结构设置和连接管9的角度设置有利于防止中药材通过排汽管10上的排汽孔11进入连接管9内,进而进入转轴2,造成不必要的清洁,蒸馏过程中提纯液经过第一过滤网12过滤大颗粒杂质,经过第二过滤网13吸附提纯液中沉降的杂质,过滤吸附杂质后的提纯液经出液口14排出;第一过滤网12位于第一罐体101下端,第二过滤网13位于第二罐体102上端,通过旋拧打开提纯罐1,将其分离为独立的第一罐体101和第二罐体102,方便地对第一罐体101内的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罐体内102的第二过滤网13进行清洁。第一过滤网12和第二过滤网13的类型选取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创造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