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4832发布日期:2020-06-02 20:2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适于反应釜的一种新型搅拌器。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设备,反应釜通常装配有搅拌器,对釜内物质进行搅拌,保证反应充分。由于许多反应需要与外界环境隔绝,因此通常在搅拌器的搅拌轴与反应釜之间的间隙处采用例如机械密封保证釜内环境的密封,随之而来的是搅拌轴的密封处极易磨损,造成整个搅拌器的过早报废,只能更换整个搅拌器,使用成本高、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搅拌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器因密封处极易磨损而过早报废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和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搅拌叶,所述搅拌轴包括搅拌轴本体和连接套;所述搅拌轴本体的密封处具有连接位,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搅拌轴本体的连接位;所述连接套包括用于套设所述连接位的密封筒,和用于套设所述密封筒的保护筒;所述保护筒包括一端相互铰接且能构成圆环的两个半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将搅拌轴的密封处采用可拆卸式的连接套,将搅拌轴的磨损转移到连接套上,延长了搅拌轴的整体使用寿命,并且连接套更换容易、维护成本低,本方案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搅拌器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筒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的实施例一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搅拌轴本体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搅拌轴本体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的实施例三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搅拌轴本体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的实施例四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搅拌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搅拌器,包括搅拌轴100,和与所述搅拌轴100连接的搅拌叶200,所述搅拌轴100包括搅拌轴本体110和连接套120;所述搅拌轴本体110的密封处具有连接位111,所述连接套120套设于所述搅拌轴本体110的连接位111;所述连接套120包括用于套设所述连接位111的密封筒121,和用于套设所述密封筒121的保护筒122;所述保护筒122包括一端相互铰接且能构成圆环的两个半环122a。其中,所述密封筒121可采用密封橡胶等柔性密封材料,以保证密封效果;所述保护筒122采用金属等耐磨材料,以承受此处机械密封等密封件3的磨损,如图10所示。

使用时,将密封筒121套设于搅拌轴本体110的连接位111,再将保护筒122的两个半环122a沿铰链122b处展开,然后扣合到密封筒121上,类似卡箍状,在搅拌轴本体110上形成连接套120。将本搅拌器2安装到反应釜1中时,其连接套120与相关密封件3配合,从而保护了搅拌轴本体110。当连接套120磨损到一定程度或是发生了损坏,只需更换连接套120即可,操作简便,并且搅拌器2的主体可以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为了保证连接套与搅拌轴本体之间的密封性能,提出一种具体方案:所述密封筒121与所述搅拌轴本体110的连接位111之间、所述保护筒122与所述密封筒121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此时,密封筒121优选例如橡胶等柔性密封材料,以配合其内、外侧的过盈配合需求。

为了方便密封筒的安装,提出一种具体方案:请再次参阅图3和图4,所述密封筒121至少有两个,每个密封筒121的侧面均具有一处贯通其两端的开口121a,且相邻两密封筒121的开口121a错位布置。其中,所述开口121a的宽度可根据密封筒121材料的弹性及搅拌轴本体110连接位111处的直径大小决定,以密封筒121能够通过其开口121a扣合到搅拌轴本体110的连接处为准。另外,将密封筒121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将相邻两密封筒121的开口121a错位布置,可以完美避免所述密封筒121的开口121a可能对连接套120与搅拌轴本体110的密封性造成的影响,即方便了密封筒121安装的同时,仍能提供良好的密封性。

为了提高搅拌轴的整体性,提出一种具体方案:如图5所示,所述搅拌轴本体110的密封处具有环形槽111a,该环形槽111a形成连接位111。即,连接位111下沉,为连接套120提供了一定的安装空间,使得连接套120的外表面更容易与搅拌轴本体110的外表面保持一致,无需调整反应釜1上相关密封件3的尺寸,可以更好的适应一般反应釜1的改造需求,提高适应性,减少改造成本。

由于本搅拌器工作时需要以搅拌轴的轴线进行旋转,应釜上相关密封件3对连接套120施加的密封力,会使保护筒122、密封筒121及搅拌轴本体110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静摩擦负荷,若此密封力超过了连接套120自身的静摩擦力极限,则保护筒122、密封筒121及搅拌轴本体110三者之间会出现滑动,这会加速连接套120的损坏,尤其是密封筒121受材料限制,通常其耐磨损能力是非常低的,甚至会导致搅拌轴本体110的损坏。为此提出一种具体方案:如图6~图9所示,所述搅拌轴本体110的连接位111处设有限位件,所述密封筒121设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的通孔121b,所述保护筒122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配合的沉孔122c。其中,限位件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等固接方式或是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搅拌轴本体110的连接位111处,限位件穿过密封筒121后与保护筒122对应的沉孔122c相嵌合,使保护筒122与搅拌轴本体110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这样保护筒122可以在搅拌轴本体110的直接帮助下应对前述密封力,从而避免了对密封筒121的伤害,延长连接套120的使用寿命。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件为多个,均布于所述连接位111的周向。更多的支撑点可以使受力更为均衡。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对限位件的形状做出选择,具体为: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凸起110a或限位条110b。

为适应粘稠性反应物的搅拌需求,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框式搅拌叶或锚式搅拌叶,但前述方式均只能产生切线流,无法产生轴向流,即同层液料可以得到搅拌,而无法影响到上下层的液料混合,因此提出一种具体方案:所述搅拌叶200包括锚式搅拌叶210和翼式搅拌叶220,所述翼式搅拌叶220与其旋转平面形成夹角。其中,锚式搅拌叶210可以替换为框式搅拌叶,均可以提供切线流,即实现对同层液料的搅拌。与此同时,翼式搅拌叶220与其旋转平面形成夹角,其在旋转过程中可以提供轴向流,即实现对上下液料的翻搅。在锚式搅拌叶210和翼式搅拌叶220共同的作用下,反应釜1内的液料可以得到充分的混合。另外,为了适应反应釜1内腔的形状,并提高搅拌器的影响区域,提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式搅拌叶210位于所述翼式搅拌叶220的下方。相对于翼式搅拌叶220,锚式搅拌叶210的形状更容易适应反应釜1的底部形状,如此布置可以更多地影响反应釜1底部的液料。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