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1213发布日期:2020-02-14 16:1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地产商不断对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绿色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的五大项之一。

建筑工地施工的过程中,用的水一般都是自来水或者是井水,由于工程的需要,建筑用水的需求量较大。建筑施工用水包括进出车辆的冲洗、现场临时道路降尘和现浇硅养护等,均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用水占据项目很大的施工成本,同时,由于施工工地的面积较大,对于下雨时的雨水都没有利用起来,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相应造成成本的增加。

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通常将雨水和废水汇聚在回收池内,进行回收处理,由于建筑工地较多建筑垃圾,建筑垃圾随着雨水一并流入回收池内,由于建筑垃圾自身较重,会在回收池的底部发生沉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建筑垃圾不断堆积在回收池的底部时,建筑垃圾会堵塞回收池的出水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系统,解决了建筑垃圾堵塞回收池的出水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排水沟相通的条形孔,还包括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排水沟的一端与第一过滤池的进水口相通,进水口位于第一过滤池的顶部,所述第一过滤池内位于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所述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之间存在间隙,其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过滤池上设置有驱动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电机,所述破碎装置的位置高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过滤池连接的端口,所述第一过滤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地面上且位于排水沟的上方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远离第一过滤池,所述清洗装置和第二过滤池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的端口高于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过滤池连接的端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工地的废水和雨水首先流入排水沟内,排水沟上连接的盖板会对废水和雨水内含有的建筑垃圾进行粗过滤的处理,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能通过条形孔流入第一过滤池内,第一过滤池内设置破碎装置,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的处理,能将建筑垃圾破碎成体积较小的东西,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会在第一过滤池内进行沉降的处理,沉降处理后的上层清液会通过第一连接管流到第二过滤池内,而沉降在第一过滤池底部的沉积物通过排泥管排出,沉积物是经过破碎装置破碎处理的,其体积较小,减少堵塞的现象,第二过滤池作为暂存池,当清洗装置需要水时,启动抽水泵,将第二过滤池内的水通过第二连接管抽取到清洗装置上,清洗装置常用于清洗运输混凝土的车辆,对水质的要求不高,该过程能对建筑工地上的雨水和废水进行利用,有助于节约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破碎辊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且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破碎辊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破碎辊连接,使第一破碎辊转动,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使第二破碎辊同步转动,该过程起到传输和破碎建筑垃圾的作用;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相互啮合,该传动方式较为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形状大小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大小形状相同,减少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受力不均发生形变的现象,有助于增长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使用寿命;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则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的速度相同,有助于提高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破碎建筑垃圾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破碎辊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滚齿,所述第二破碎辊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滚齿,所述第一滚齿和第二滚齿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滚齿和第二滚齿能增强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破碎强度,使建筑垃圾破碎的程度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沟的底面呈倾斜设置,其倾斜的方向由靠近清洗装置的一端朝靠近第一过滤池的一端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沟的底部呈倾斜设置,即雨水也废水能沿着底部倾斜的排水沟流入第一过滤池内,有助于加快水流的速率,减少雨水堵在排水沟内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池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倒梯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倒梯形设置的第一过滤池的顶部,该设置形成导流的效果,便于将雨水和废水导流到第一过滤池内;当破碎后的建筑垃圾和泥沙堆积在第一过滤池的底部时,呈倒梯形设置的第一过滤池的底部对堆积物起到导流的效果,便于堆积物流至排泥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喷头,朝向地面的所述喷头与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喷头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装置主要是对运输混凝土的车进行清洗,车辆行驶到喷头的下方,打开第二阀门使水从喷头喷出,该过程对废水和雨水进行二次利用,由于清洗装置位于排水沟的上方,对车辆进行清洗后的水重新流至排水沟内,进行回收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和两个竖杆,两所述竖杆通过横杆连接,两所述竖杆的底部位于排水沟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互连接的横杆和两竖杆组成支撑架,两竖杆位于排水沟的两侧,当对车辆进行清洗后,清洗后的水便于流到排水沟内,对废水进行回收的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破碎装置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的处理,能将建筑垃圾破碎成体积较小的东西,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会在第一过滤池内进行沉降的处理,而沉降在第一过滤池底部的沉积物通过排泥管排出,沉积物是经过破碎装置破碎处理的,其体积较小,减少堵塞的现象;

2.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大小形状相同,减少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受力不均发生形变的现象,有助于增长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使用寿命,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则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的速度相同,有助于提高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破碎建筑垃圾的稳定性;

3.清洗装置主要是对运输混凝土的车进行清洗,该过程对废水和雨水进行二次利用,由于清洗装置位于排水沟的上方,对车辆进行清洗后的水重新流至排水沟内,进行回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地面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过滤池和第二过滤池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过滤池的剖视图。

图中,1、排水沟;11、盖板;12、条形孔;2、第一过滤池;21、排泥管;22、第一阀门;3、第二过滤池;4、第一连接管;5、破碎装置;51、第一破碎辊;52、第二破碎辊;53、电机;54、主动齿轮;55、从动齿轮;56、承接台;57、第一滚齿;58、第二滚齿;6、清洗装置;61、支撑架;611、横杆;612、竖杆;62、喷头;63、第二阀门;7、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和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排水沟1。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沟1的顶部连接有盖板11,盖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与排水沟1相通的条形孔12,盖板11上的条形孔12对建筑工地上的废水和雨水进行粗过滤的过程,将体积较大的建筑垃圾阻隔在盖板11上,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通过条形孔12流到排水沟1内;由于排水沟1长期通水的情况下会有大量的污垢和堆积的泥巴,盖板11和排水沟1的顶部为可拆卸配合,便于将盖板11从排水沟1的顶部掀起;为了加快雨水和废水的流动速率,排水沟1的底面呈倾斜设置,水从高处往低处流。

参照图2和图5,还包括第一过滤池2,排水沟1的一端与第一过滤池2的进水口相通。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沟1底面的最低处与进水口对应,进水口位于第一过滤池2的顶部,第一过滤池2的顶部呈倒梯形的设置,排水沟1的一端伸入第一过滤池2内,便于雨水和废水流入第一过滤池2内;第一过滤池2内位于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破碎装置5,建筑垃圾经过破碎装置5会进行破碎的处理,使建筑垃圾的体积变小,由于重力的远离,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会堆积在第一过滤池2的底部,第一过滤池2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21,排泥管2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22,当第一过滤池2内进行沉降处理后,通过打开第一阀门22,使沉积物通过排泥管21排出;为了便于排放沉积物,第一过滤池2的底部呈倒梯形,其对沉积物起到导向的效果。

破碎装置5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破碎辊51和第二破碎辊52,第一过滤池2上设置有驱动第一破碎辊51和第二破碎辊52的电机53。在本实施例中,排水沟1伸入第一过滤池2的一端位于第一破碎辊51和第二破碎辊52之间的上方(参照图7),第一破碎辊51和第二破碎辊52通过转轴连接在第一过滤池2上,第一过滤池2的外壁上设置有承接台56,电机53位于承接台56上,第一破碎辊5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滚齿57,第二破碎辊5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滚齿58,第一滚齿57和第二滚齿58交错设置,第一破碎辊51和第二破碎辊52之间存在间隙,其转动方向相反,第一破碎辊51一端连接有主动齿轮54且与电机53连接,第二破碎辊52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55,主动齿轮54和从动齿轮55相互啮合,主动齿轮54和从动齿轮55位于第一过滤池2外侧,驱动电机53,电机53的输出轴与第一破碎辊51的一端连接,使第一破碎辊51转动,通过主动齿轮54和从动齿轮55的相互啮合,使第二破碎辊52同步转动,起到传输和破碎建筑垃圾的作用;为了使传动更平稳,主动齿轮54和从动齿轮55的形状大小相同;为了使第一破碎辊51和第二破碎辊52的受力更均匀,第一破碎辊51和第二破碎辊52的大小形状相同。

参照图6,还包括第二过滤池3,第一过滤池2和第二过滤池3通过第一连接管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破碎装置5的位置高于第一连接管4与第一过滤池2连接的端口,在第一过滤池2内经过沉降处理的上层清液通过第一连接管4流到第二过滤池3内,第二过滤池3对水起到暂存的处理。

参照图1、图2和图4,地面上且位于排水沟1的上方设置有清洗装置6,清洗装置6和第二过滤池3通过第二连接管7连通,第二连接管7上设置有抽水泵。在本实施例中,清洗装置6远离第一过滤池2,清洗装置6位于排水沟1倾斜的底面的最高处的上方,第一连接管4与第二过滤池3连接的端口高于第二连接管7与第二过滤池3连接的端口,第一连接管4与第二过滤池3连接的端口、第二连接管7与第二过滤池3连接的端口相对设置,则清洗装置6清洗后的废水能重新流入排水沟1内,进行回收处理。

清洗装置6包括支撑架61和连接在支撑架61上的喷头62。在本实施例中,喷头62的出水口朝向地面设置,喷头62与第二连接管7连通,第二连接管7与喷头6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阀门63,支撑架61包括横杆611和两个竖杆612,两竖杆612通过横杆611固定连接,两竖杆612的底部位于排水沟1的两侧,喷头62连接在横杆611上,当需要进行喷水时,打开第二阀门63,启动抽水泵,使第二过滤池3内的水通过第二连接管7然后从喷头62喷出,第二连接管7嵌设在竖杆612和横杆611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建筑工地的废水和雨水首先流入排水沟1内,排水沟1上连接的盖板11会对废水和雨水内含有的建筑垃圾进行粗过滤的处理,体积较小的建筑垃圾能通过条形孔12流入第一过滤池2内,第一过滤池2内设置破碎装置5,破碎装置5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的处理,能将建筑垃圾破碎成体积较小的东西,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会在第一过滤池2内进行沉降的处理,沉降处理后的上层清液会通过第一连接管4流到第二过滤池3内,而沉降在第一过滤池2底部的沉积物通过排泥管21排出,沉积物是经过破碎装置5破碎处理的,其体积较小,减少堵塞的现象,第二过滤池3作为暂存池,当清洗装置6需要水时,启动抽水泵,将第二过滤池3内的水通过第二连接管7抽取到清洗装置6上,清洗装置6常用于清洗运输混凝土的车辆,对水质的要求不高,该过程能对建筑工地上的雨水和废水进行利用,有助于节约水资源,清洗装置6位于排水沟1的上方,清洗后的水会流至排水沟1内,重复上述回收处理的过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